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作品数:36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秦嘉海王爱勤赵芸晨肖占文程红玉更多>>
相关机构:河西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玉米
  • 11篇制种
  • 9篇石羊河下游
  • 8篇制种玉米
  • 8篇荒漠
  • 7篇荒漠区
  • 7篇干旱荒漠
  • 7篇干旱荒漠区
  • 6篇土壤
  • 6篇理化性
  • 6篇理化性质
  • 4篇性状
  • 4篇玉米田
  • 4篇造林
  • 4篇经济性状
  • 3篇植被
  • 3篇中北部
  • 3篇施用
  • 3篇施用量
  • 3篇水土

机构

  • 16篇河西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德农种业...
  • 1篇武威市石羊河...
  • 1篇甘肃省敦煌种...

作者

  • 16篇秦嘉海
  • 13篇王爱勤
  • 11篇肖占文
  • 11篇赵芸晨
  • 5篇程红玉
  • 5篇张春梅
  • 4篇景凌云
  • 3篇张红菊
  • 2篇闫治斌
  • 2篇裴晖平
  • 2篇吕彪
  • 2篇闫芳
  • 1篇张新民
  • 1篇赵静
  • 1篇王美琳
  • 1篇邢贵
  • 1篇马世军
  • 1篇毛小远
  • 1篇帖丹丹
  • 1篇郭雅琴

传媒

  • 8篇甘肃科技
  • 4篇种子科技
  • 4篇甘肃林业科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模数、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
2013年
以甘肃省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区内的孙家岔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以典型流域孙家岔为样地,分析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数年份,坡耕地平均面蚀模数接近或小于荒坡地,多年平均面蚀模数小于荒坡地,孙家岔流域及部分同类地区小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在3 000~8 000 t/km2。从地貌上看,面蚀主要发生在梁峁及坡面上,并且从上到下逐渐由弱变强,孙家岔流域发生水力侵蚀的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3.26%,其中面蚀62.21%,分布范围广,是面蚀的突出特征之一。孙家岔流域发生重力侵蚀的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9.96%。切沟和早期还在下切的冲沟对土地破坏严重,对土壤侵蚀模数的急剧增加乃至对流域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景凌云费喜亮吴玉锋张新民孙浩峰金毅刘敏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模数
多功能专用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制种玉米增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Zea mays)田内,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筛选了多功能专用肥配方,评价了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增产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功能专用肥最佳组合比例为聚乙烯醇30kg、保水剂30kg、(NH4)2HPO4420kg、ZnSO4.7H2O 52kg、CO(NH2)2 736kg和糠醛渣225kg。多功能专用肥与传统化肥功效比较,土壤总孔隙度、团聚体、自然含水量、蓄水量、有机质分别增加了1.50%、1.29%、1.02%、16.60m3.hm-2和0.44g.kg-1,土壤容重、pH值分别降低了0.04g.cm-3和0.06;制种玉米幼苗生长速度、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增加了0.73mm.d-1和0.80g.株-1,穗粒数、穗粒质量、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了12.68粒、33.96g、0.20g和311.63kg.hm-2;增产值、施肥利润分别增加了1 558和517元.hm-2。本研究表明,多功能专用肥的施用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玉米的产量。
张春梅秦嘉海王爱勤闫治斌肖占文赵芸晨程红玉毛小远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增产效果
钾肥对加工型马铃薯增产效果和适宜用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马铃薯属喜高钾作物之一。为了确定钾肥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中施用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用量范围,以‘大西洋’为试验品种,研究了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以及不同施用量硫酸钾对‘大西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以期指导马铃薯钾肥的施用。结果表明,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N+P+K配合施用增产效果>N+P施用增产效果>不施肥;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各不相同,钾肥施肥量为255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好。
闫芳张春梅秦嘉海王爱勤
关键词:钾肥马铃薯增产效应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退化植被修复重建方式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石羊河下游是西北荒漠区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分析了导致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频度过高是该地区荒漠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角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多年从事荒漠化治理与荒漠植被恢复重建实践研究和数据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下游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和植被修复重建方式。
李进军高承兵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荒漠植被
抗旱造林技术在民勤干旱沙区造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讨抗旱造林粉、BGA激活剂、ABT生根粉和浸根造林等抗旱技术对梭梭造林的影响,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抗旱造林技术处理对造林林分保水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BGA土壤激活剂使梭梭造林林分(100 cm)土壤含水率提高53.24%;(2)抗旱造林技术对梭梭的生长差异显著,BGA土壤激活剂处理的梭梭植株高相对对照处理增长5.32 cm,枝长增长2.81 cm;(3)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梭梭造林成活率有促进作用。ABT生根粉、抗旱造林粉2种处理对于对照处理成活率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黄朝珺聂雪花李永兵高承兵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梭梭造林民勤沙区
改土型专用肥对玉米田物理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内陆灌区连作8a的制种玉米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改土型专用肥与制种玉米田物理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依次是:CO(NH2)2>(NH4)2HPO4>PVA和ZnSO4.7H2O;因素间最佳组合是:PVA 30kg/hm2,CO(NH2)2 736kg/hm2,(NH4)2HPO4420kg/hm2,ZnSO4.7H2O 52kg/hm2。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田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在增大,而容重在降低。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增加后,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在增加,但单位(1kg)改土型专用肥的增产量则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出现报酬递减律。随着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改土型专用肥施用量在1 350kg/hm2的基础上,再增加337.50kg/hm2,收益出现负值。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1 350.01kg/hm2,玉米理论产量为6 700.99kg/hm2。
闫治斌秦嘉海王爱勤肖占文赵芸晨赵静
关键词:物理性质玉米经济性状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降雨量等指标因子变化动态趋势对群落演替过程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群落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Ⅳ>典型群落Ⅰ;(2)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Ⅰ>典型群落Ⅳ,整体表现为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生态优势度较高;(3)2014年的降雨量高于2013年,降雨量分别为142.9、108.7 mm,2014年除12月外,每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雨。可得出结论:物种多样性指数受降水的影响,相应出现增加或减少趋势,但降水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群落演替进化过程中种群将保持合适大小,群落表现出最大的适应能力,保持种群避免灭绝。
王景瑞闫好原高承兵宁宝山杨巨海杨晓宝
关键词:植物群落土壤水分物种多样性
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其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效益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多功能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因素依次是:磷酸氢二铵>尿素>糠醛渣>聚乙烯醇、硫酸锌>5406菌剂;因素间最佳组合是:聚乙烯醇133.20 mg、5406菌剂300 mg、磷酸氢二铵2499.99 mg、硫酸锌200 mg、尿素4906.50 mg、糠醛渣19999.88 mg。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与玉米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呈正相关,与单位肥料增产量呈负相关。随着多功能专用肥施用量梯度的增加,玉米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多功能专用肥亩施用量在125 kg的基础上再增加施用量,收益出现负值。多功能专用肥与玉米产量间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043.18+1.0109x-0.0002088x2,经济效益最佳亩施用量(x0)为124.99 kg,玉米预测亩产量(y)为378.16 kg,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处理6相吻合。
王叁俊秦嘉海王爱勤肖占文赵芸晨程红玉
关键词:专用肥玉米经济性状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是西北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项目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等多元化因素影响下造林成活、保存、生长等综合情况的对比研究,以期探索出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旱荒漠区不同立地类型中最适宜的造林树种与造林模式,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促进治理进程的研究目的。
高承兵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模式
固体活性有机肥对河西内陆灌区玉米田理化性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连作8 a的玉米制种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固体活性有机肥施用量与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固体活性有机肥最佳组合是:糠醛渣45 t/hm2、牛粪67.50 t/hm2、生物菌肥0.06 t/hm2、聚乙烯醇0.03 t/hm2、保水剂0.06 t/hm2;固体活性有机肥施用量与玉米制种田孔隙度、团粒结构、蓄水量、有机质、速效氮磷钾、EC呈正相关,与容重、pH呈负相关;随着固体活性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产量在增加,但单位质量固体活性有机肥的增产量则随着固体活性有机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出现报酬递减律;固体活性有机肥施用量在112 t/hm2的基础上,再增加28.00 t/hm2,边际利润出现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固体活性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111.40 t/hm2时,制种玉米的理论产量为7.28 t/hm2。
秦嘉海王爱勤闫治斌肖占文赵芸晨张红菊张春梅程红玉帖丹丹
关键词: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玉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