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3008)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苏忠民阚玉和廖奕杨国春吴水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密度泛函
  • 11篇泛函
  • 9篇密度泛函理论
  • 9篇泛函理论
  • 3篇光谱
  • 3篇X
  • 2篇电荷
  • 2篇电子结构
  • 2篇端基
  • 2篇衍生物
  • 2篇四硫富瓦烯
  • 2篇配合物
  • 2篇谱性质
  • 2篇重组能
  • 2篇子结构
  • 2篇自由基
  • 2篇噻吩
  • 2篇物理性质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机构

  • 14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淮阴师范学院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13篇苏忠民
  • 6篇阚玉和
  • 4篇廖奕
  • 3篇吴水星
  • 3篇杨国春
  • 2篇李春敏
  • 2篇段雨爱
  • 2篇方亮
  • 2篇颜力楷
  • 2篇耿允
  • 2篇闫文艳
  • 2篇关威
  • 1篇刘敏
  • 1篇杜艳青
  • 1篇许林
  • 1篇高洪泽
  • 1篇刘晓东
  • 1篇王荣顺
  • 1篇朱玉兰
  • 1篇常青

传媒

  • 10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Scienc...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度泛函研究双核Mn~Ⅱ取代的杂多酸[Mn_2~Ⅱ(X^(n+)Mo_9O_(33))_2]_2^((n-10)-)(X=P~Ⅴ,As~Ⅴ,Se~Ⅵ)的磁耦合交换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缺方法(DFT-BS)研究了双锰取代的三明治型多酸阴离子[Mn2II(Xn+Mo9O33)2]2(n-10)-(X=PV,AsV,SeVI)的磁交换作用.计算得到的磁交换耦合常数(J)为负值,表明在这类体系中存在反铁磁交换作用;进一步从几何,自旋密度分布和前线轨道组成方面分析了中心杂原子X对磁交换耦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随着中心杂原子X的改变(PV–AsV–SeV),影响到中心双核锰和桥氧构成的磁簇的结构,Mn1···Mn2距离有所增大,Ob···Ob距离有所缩短,从而减弱了超交换途径的有效性,反铁磁耦合常数J的数值依次减小.
方亮关威颜力楷杨国春苏忠民许林
关键词:磁性质
2-苯基吡啶铱(Ⅲ)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W91和UB3PW91方法,分别对4种Ir(Ⅲ)配合物(ppy)2Ir(acac)(1,ppy=2-苯基吡啶,acac=乙酰丙酮)、(npy)2Ir(acac)(2,npy=2-萘-1-基吡啶)、(pq)2Ir(acac)(3,pq=2-苯基喹啉)和(bzq)2Ir(acac)(4,bzq=苯并喹啉)进行了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优化,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吸收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ppy配体上并苯环位置的变化,参与最大吸收和发射的分子轨道能隙降低程度不同,从而使配合物2,3,4的最大吸收和发射光谱都比配合物1发生红移,其中在吡啶环上增加苯环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最大.这4个分子最大吸收波长的顺序为1<2<4<3,而最大发射波长顺序则是1<4<3<2.由于配合物2的两个苯环上H的强排斥作用降低了其共轭程度,使分子发生很大程度的扭曲,导致其斯托克位移最大.
吴清秀史丽丽赵姗姗吴水星廖奕苏忠民
关键词:2-苯基吡啶发射光谱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联吖叮氮氧自由基体系及其衍生物NLO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实验合成的联吖叮氮氧自由基分子为母体,设计了7个自由基分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6-31g(d,p)方法对这些自由基分子不同自旋态的稳定性和非线性光学(NLO)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联吖叮氮氧自由基分子及其衍生物三重态为稳定基态,符合自旋极化规则.引入给吸电子取代基使自由基体系的极化率αs与二阶超极化率γs值有所增大,且基团的给吸电子能力越强,αs和γs值增加越明显;对于一阶超极化率βtot,自由基体系处于单重态时,取代基的影响较大.所有自由基分子三重态的NLO系数都小于单重态,表明可以通过控制体系的自旋多重度来调节体系的NLO性质.
仇永清杜艳青刘晓东苏忠民王荣顺赵成大
Ce(H_2O)_n^(3+)(n=1~6)水合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12年
以TZ2P为基组,采用Becke-Perdew(BP)等10种密度泛函分别对Ce(H2O)n3+(n=1~6)体系进行几何优化.运用绝对平均误差分析得出在所计算的10种密度泛函中Becke-PBEc为最优泛函.振动光谱分析表明,Ce(H2O)n3+(n=1~6)体系随着n增大,即H2O配位数的增加,Ce和O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弱,O和H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振动吸收频率与键长的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电子结构分析表明,f轨道的孤对电子不参与Ce—O之间的成键.热力学分析表明,Ce3+不易形成低配位的水合离子,但是在适当温度压强以及动力学条件下铈的低配位水合离子有可能实现转变.
高小双贾冬镭施旖旎阚玉和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镧系元素
有机场效应材料氟化噻吩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电荷传输性质被引量:3
2010年
噻吩并四硫富瓦烯(TTF)衍生物在有机场效应材料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泛函在6-3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系列氟取代扩展噻吩并四硫富瓦烯衍生物(c2FT、t2FT及4FT)的轨道能级、电离能(IP)、电子亲和势(EA)和重组能(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二聚体的迁移率,评估了载流子传输能力,并讨论取代位置和堆积方式对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氟取代位置对二噻吩并四硫富瓦烯(DT-TTF)衍生物迁移率及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较小,却有效降低了给电子能力.计算结果对设计和合成高效稳定的光电功能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阚玉和吴凯朱玉兰侯丽梅苏忠民
关键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重组能迁移率
酚基嘧啶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Suzuki偶联方法合成了新型有机螯合配体酚基嘧啶(HPP),利用HPP进一步合成了酚基嘧啶铍配合物Be(PP)2.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和红外(IR)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紫外-可见(UV-Vis)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Be(PP)2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60 nm处有最大发射.以Be(PP)2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氧化铟锡(ITO)/N,N'-二(萘-2-基)-N,N'-二(苯基)联苯-4,4'-二胺(NPB)(45 nm)/Be(PP)2(60 nm)/Al(300 nm)的双层模型器件,获得了最大亮度为103 cd/m2的近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7,0.39),光功率效率为0.13 lm/W.
李鹏张恒军朱东霞单国刚廖奕苏忠民
关键词:有机发光材料
异双核X-M之间的磁耦合交换作用: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H_2O)XW_(11)O_(39)]^(7-)(X=Fe~Ⅲ,Co~Ⅲ;M=Co~Ⅱ)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DFT-BS方法研究异双核的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H2O)XW11O39]7-(Ⅰ:X=FeⅢ,M=CoⅡ;Ⅱ:X=CoⅢ,M=CoⅡ)的磁耦合作用,计算得到耦合常数(J)为负值,表明所研究体系具有反铁磁性;J值大小顺序为|J(Ⅰ)|<|J(Ⅱ)|,说明磁耦合作用增强;体系Ⅰ与Ⅱ相比,X由FeⅢ变成CoⅢ,M不变,桥氧原子Ob和Ob2(Ob′2)上的自旋密度增大,进一步从相关BS态的磁轨道比较得出,体系Ⅱ中轨道重叠程度大于体系Ⅰ,结果使X-M之间的反铁磁耦合作用加强.
方亮关威颜力楷苏忠民
关键词:磁交换作用
二邻苯二胺合镍(Ⅱ)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二邻苯二胺合镍(Ⅱ)(PHDANI)的基态和离子态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模拟其双自由基特性.运用势能面曲线法计算了PHDANI的空穴和电子重组能.从晶体结构中选出所有可能最近的载流子传输路径,计算相应的传输积分,结合Marcus电荷转移理论探讨PHDANI的载流子传输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单重态双自由基特性下,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率分别达到0.253和0.135cm2·V-1·s-1,空穴和电子传输迁移率都很高且能达到平衡,从理论层面上阐明了PHDANI可以作为很好的双极性传输材料.
汤肖丹高洪泽耿允廖奕苏忠民
关键词:双自由基密度泛函理论
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的质子转移异构化反应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探索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M1)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1+G(d, p)基组水平上, 对M1化合物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研究, 在探讨各种可能的反应途径中, 发现单体至少有8种异构体和10种过渡态. 结果表明: 2-(2-羟基苯亚甲基胺)-6-羟基-4(3H)嘧啶酮(M6)不论是单体、与水形成的配合物, 还是二聚体, 比其相对应的异构体能量低, 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是以M6形式稳定存在的; 在考察的可能反应途径中, 直接进行的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需要的活化自由能为143.8 kJ·mol-1, 水助催化时, 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为38.9 kJ·mol-1, 二聚体双质子转移的活化自由能为0.6 kJ·mol-1, 二聚体双质子转移所需活化自由能最低, 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 由此可见氢键在降低反应活化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周子彦刘敏苏忠民谢玉忠丁慎德王华静
关键词:互变异构质子转移
不同桥联二噻吩低带隙给受体共聚物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计算吸收光谱性质区分用于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两种不同桥联低带隙给受体共聚物PCPDTBT和PSBTBT激发态特征的差异,进而通过电荷转移态(CT)特征考察二者实现电荷分离的难易程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和CAM-B3LYP方法计算PSBTBT和PCPDTBT(n=1~4)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结果表明,PSBTBT与PCPDTBT的吸收光谱相似,与太阳光谱的匹配能力相当.而激子解离能表明二者的电荷转移态(CT)电荷分离的难易程度也相当.然而用Si原子取代C原子后,C—Si键长明显长于C—C键长,降低了噻吩环和烷基链间的空间位阻,从而可能有利于其结晶度的提高,更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因此从理论上说明PSBTBT也可能具备高效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潜质.
段雨爱耿允李海斌杨国春吴水星郝立柱廖奕苏忠民
关键词:光物理性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