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2-40)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生荣周强任勇陶军杜小英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3篇性状
  • 2篇性状分析
  • 2篇选育
  • 2篇矮秆
  • 1篇锈病
  • 1篇圆锥小麦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小麦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四倍体
  • 1篇四倍体小麦
  • 1篇四川小麦
  • 1篇条锈病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品质性状
  • 1篇品质性状分析

机构

  • 8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国家小麦改良...
  • 1篇四川国豪种业...

作者

  • 5篇李生荣
  • 4篇任勇
  • 4篇周强
  • 3篇杜小英
  • 3篇陶军
  • 2篇袁中伟
  • 2篇刘登才
  • 2篇雷加容
  • 2篇欧俊梅
  • 1篇余敖
  • 1篇张连全
  • 1篇甯顺腙
  • 1篇何员江
  • 1篇李太军

传媒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麦新品种绵麦228和绵麦1618的选育被引量:1
2015年
绵麦228和绵麦1618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介绍了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李生荣杜小英任勇
关键词:小麦选育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示范推广,绵麦367被农业部推荐为2013-2014年度全国小麦主导品种。重点阐述了绵麦367和绵麦51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雷加容李太军何员江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四川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鉴定被引量:8
2015年
为系统研究四川小麦品种主要矮秆基因的组成,应用Rht-B1b和Rht-D1b基因的STS标记及Rht8基因的连锁SSR标记,对26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具有Rht8基因连锁标记的频率为54.6%,Rht-D1b基因的频率为37.4%,Rht-B1b基因的频率为15.3%。与前人的研究比较发现,四川小麦Rht8连锁标记的频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Rht-B1b和Rht-D1b的频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这3种矮秆基因一共构成了8种组合类型。为分析不同基因组合对株高的影响,对连续种植3年的125份材料进行了测定。这些材料中,不含3种基因的类型占12.8%,仅含有Rht8的类型最多(33.6%),其次为仅含有Rht-D1b基因的类型(20%);同时含有Rht8基因和Rht-D1b基因的类型占17.6%;含有Rht-B1b基因的组合类型所占比例较少(都低于10%)。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现为:Rht-D1b>Rht-B1b>Rht8。同时具有3种矮秆基因的材料,其降秆强度最大,其次为含有2种矮秆基因的组合类型。
周强袁中伟欧俊梅任勇杜小英陶军李生荣刘登才
关键词: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
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矮蓝麦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四倍体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ssp.turgidum)地方品种矮蓝麦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矮秆基因资源,经鉴定其矮秆特性对外源赤霉酸敏感。2012年配制矮蓝麦与2个高秆圆锥小麦的正反交组合,2012—2013年在四川绵阳分别种植F1、F2代和F2:3家系,对株高的遗传分析表明,矮蓝麦的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BSA法构建高秆和矮秆池筛选多态性SSR标记,并对矮蓝麦/青稞麦F2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将目标基因定位于7AS染色体上,与标记GWM471的遗传距离为2.5 c M。矮蓝麦与矮秆番麦正反交的F1和F2群体表现非常相似的株高变异特征,初步推测矮蓝麦的矮秆基因是Rht22;进一步用高通量SNP和DAr T标记对两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现二者的遗传相似性高达98.7%-99.3%。因此认为,历史上矮蓝麦和矮秆番麦可能是同一品种,是通过人为交流而传播到不同地方。矮蓝麦携带的矮秆基因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遗传背景中降低株高能力中等或较弱,在育种中需要聚合其他矮秆基因而被利用。
周强袁中伟张连全甯顺腙任勇陶军李生荣刘登才
关键词:圆锥小麦
四川北部地区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2013年
对近几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审定及区试中表现优异的品种(系)在四川北部地区的中江、什邡、三台、江油、苍溪等县及绵阳市农科院连续两年同时进行产量、抗性及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鉴定,以当前四川省区试对照绵麦37为对照种,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病新品种。
杜小英李生荣任勇周强陶军雷加容欧俊梅李太军
关键词:小麦
白皮大粒丰产小麦新品种—国豪麦15被引量:1
2013年
国豪麦1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用自育的中间材料绵阳96—5(株高75cm左右,穗方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高感条锈病)作母本,以贵州农业大学选育的贵19—4(株高95cm左右,红粒,高抗条锈病)作父本配制单交组合,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任勇欧俊梅陶军雷加容
关键词:丰产大粒白皮抗条锈病
小麦新品种绵麦367的选育被引量:3
2012年
绵麦36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并推广。该品种产量高,两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6.9 kg,比对照增产13.95%,高产试点亩产达594.7 kg,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李生荣杜小英任勇李太军李茂有
关键词:小麦选育
四川省区试对照品种绵麦37的农艺性状分析
2014年
为了更好地利用四川省区试对照品种绵麦37,对绵麦37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麦37的产量变幅为4513.35~5652.75kg/hm2,有效穗变幅为291.75万~342.75万/hm2,最高苗变幅为460.35万~634.65万/hm2,基本苗变幅为191.55万~221.55万/hm2,穗粒数变幅为37.33~48.91粒,千粒重变幅为38.63~47.7g,株高变幅为73.67~93.2cm,成穗率变幅为37.47%~68.56%,生育期变幅为175~188d。除成穗率外,其余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相关分析表明,有19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17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9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绵麦37的4个主成分的累计百分率达91.34%,其中产量因子的百分率最高(48.61%)。与产量关联系数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数和成穗率,它们对绵麦37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在育种中,绵麦37可以从千粒重和穗粒数方面加以利用。
雷加容余敖李敏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欧俊梅陶军何员江
关键词:农艺性状
两系杂交小麦绵杂麦168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对绵杂麦168进行更好地推广和产后加工的应用,该文对大田生产的绵杂麦168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杂麦168只有绵阳和德阳的全粉灰分与广元之间、绵阳与德阳面团的稳定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品质指标在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其蛋白质与湿面筋和吸水率、形成时间与降落值、软化度与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软化度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大田生产上,只有绵杂麦168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绵阳生产的绵杂麦168的容重和湿面筋指标达到中筋小麦标准,其余指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地产后加工绵杂麦168,必须加强对绵杂麦168的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推广。
雷加容余敖李生荣陶军任勇周强欧俊梅杜小英
关键词:两系杂交小麦品质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