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00)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云兴福高晓敏李杰马立国秦立金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枯萎
  • 12篇枯萎病
  • 12篇黄瓜
  • 11篇黄瓜枯萎病
  • 7篇枯萎病菌
  • 7篇黄瓜枯萎病菌
  • 7篇病菌
  • 5篇弱毒
  • 5篇弱毒菌株
  • 5篇菌株
  • 3篇诱导抗性
  • 3篇土壤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3篇浸提液
  • 3篇抗性
  • 3篇间作
  • 2篇叶片
  • 2篇细胞壁
  • 2篇细胞壁降解

机构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赤峰学院
  • 2篇巴彦淖尔市农...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赤峰市农牧科...

作者

  • 13篇云兴福
  • 7篇高晓敏
  • 6篇李杰
  • 4篇马立国
  • 4篇钱程
  • 4篇秦立金
  • 3篇王勇
  • 2篇包妍妍
  • 2篇郝静
  • 2篇王琚钢
  • 2篇刘永胜
  • 1篇李蕾
  • 1篇张东东
  • 1篇王学敏
  • 1篇潘静

传媒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芹根物质四次酮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镰刀菌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探讨西芹根物质中化感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生理生化的作用,本研究对西芹根物质丙酮浸提液进行4次柱层析,每次层析后均进行化感效果测定,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每次层析最佳流分;然后将最佳流分和黄瓜枯萎病菌在液体培养基条件下进行共培养,144 h后测定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以及镰刀菌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西芹鲜根及根际土丙酮浸提液4次层析物每次层析获得的最佳流分均能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随层析次数的增加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且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较对照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层析物化感抑制效果与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镰刀菌酸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高晓敏马立国郝静潘静李杰云兴福
关键词:细胞壁降解酶镰刀菌酸黄瓜枯萎病菌
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田间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不同土壤浸提液培养黄瓜枯萎病菌和田间测定黄瓜生长与枯萎病病情指数的方法,探讨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和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与西芹间作促进了黄瓜营养生长,降低了第1雌花节位,增加了1~30节内雌花数;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培养的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直径最小,分别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达显著性差异(P<0.05);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均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一定化感作用,且表现为抑制作用,化感效果可达38.11%~75.90%;且乙醇浸提液培养的枯萎病菌菌落直径最小,与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达极显著差异(P<0.01)。采用上述3种土壤田间种植黄瓜,在黄瓜第1片真叶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对比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的抑病效果可达57.03%~72.15%。因此,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一定化感抑制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田间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为黄瓜土传病害的化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土壤浸提液
西芹腐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致弱机制
2014年
室内条件下用西芹腐根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连续5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测定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相关关系,以揭示西芹腐根浸提液连续多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机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致病力随接种代数的增加逐渐减小,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和果胶酶活性随培养代数的增加逐代减少,纤维素酶活性随培养代数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β-葡萄糖苷酶活性随培养代数的增加逐代升高,但均表现为处理低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致病力与菌体分泌的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和果胶酶活性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纤维素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与培养第3~5代β-葡萄糖苷酶活性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李杰云兴福高晓敏王勇钱程马立国
关键词:镰刀菌酸细胞壁降解酶
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和化感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4年
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在生产中的防控相当困难。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有关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和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尖孢镰刀菌通过分泌毒素和细胞壁降解酶共同致病,谱系特异性区域的存在是其致病性强和宿主范围广的主要原因;在尖孢镰刀菌各专化型中已分离出大量致病相关基因;其他植物和拮抗微生物(木霉菌、丛枝菌根真菌、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以及植物生长促生菌)可以分泌化感物质,作用于宿主植物和尖孢镰刀菌,直接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或激活宿主植物的防御反应。未来有关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研究应该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构建精细的遗传图谱;对化感作用的研究应当深入探讨分子机理,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在转录组或蛋白组水平上明确宿主植物抗枯萎病相关基因,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来筛选新的抗枯萎病品种。
高晓敏王琚钢马立国云兴福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枯萎病致病机理化感作用
西芹种子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了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浸提液处理后病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5代浸提液作用下,50mg.mL-1的西芹种子乙醇、丙酮浸提液处理与其对照相比,显著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50mg.mL-1的西芹种子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在1~3代培养过程中,显著抑制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而在4~5代培养过程中,与其对照相比,抑制菌落生长的差异不显著;用各代经西芹不同浸提液处理的黄瓜枯萎病菌接种到黄瓜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并于1周开始发病后调查病情,西芹种子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由第1代的26.7%、20.8%和22.5%降为第5代的17.5%、3.3%和18.3%;3种浸提液与其对照相比,其病情指数也表现降低,其中,乙醇浸提液处理与其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接种至第5代时,乙醇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为3.3%,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最强。综上所述,西芹种子浸提液不但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而且还能弱化病菌的毒力。实验通过浸提液的连续处理获得了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
钱程高晓敏包妍妍李杰云兴福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抑菌效果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土壤真菌ITS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索黄瓜与西芹间作后对黄瓜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规律的影响,本试验以黄瓜与西芹间作种植模式为处理,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种植模式为对照,进行不同处理土壤ITS真菌群落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降低, 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最低值,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共检测到5个菌门,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3个主要菌门;黄瓜与西芹间作处理前3个菌门所占比例最高,达95.50%。在属分类水上,共检测到329属,相对丰度比例为前12的菌属占所有检测出菌属的49.4%;黄瓜与西芹间作处理检测的菌属所占比例最高,达50.72%,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为50.47%和47.17%。因此,黄瓜与西芹间作处理改变了黄瓜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丰富了黄瓜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为以后设施黄瓜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改善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秦立金于田田王佳明高寅彪王守政李铮云兴福
关键词:土壤真菌真菌群落
西芹腐根二次酮层物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及其转录组学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是黄瓜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目前仍没有有效环保的防治方法。本试验利用西芹腐根丙酮两次层析物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通过化感作用效果筛选出4个最佳流分,将最佳流分作为诱导剂灌根诱导处理黄瓜幼苗,并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观测比较不同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之后选取最强诱导剂诱导处理后且未接病菌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4个最佳流分为RRA32、RRA38、RRA101和RRA102,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65.85%~78.95%、68.29%~81.58%、77.5%~86.84%和82.5%~89.47%,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比较确定RRA102为最强诱导剂。对流分RRA102诱导处理后的黄瓜幼苗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322个,其中上调表达152个,下调表达170个。差异基因中228个获得GO数据库功能注释,在Level 1水平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过氧化氢的反应和碳酸盐脱水酶活性条目上,在Level 2水平上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过程、抗氧化活性和电子载体活性等条目上;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发现,共103个基因被注释到63个通路中,显著富集在氮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中,以上通路均与植物抗病性有关,说明黄瓜幼苗在诱导处理后激发了自身的防御系统,进而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为进一步更绿色有效的防控黄瓜枯萎病,挖掘抗病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郭嘉华武兆昕李蕾云兴福
关键词:柱层析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转录组学
西芹腐根浸提液作用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被引量:2
2014年
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腐根乙醇、丙酮和蒸馏水浸提液,连续5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温室人工接种致病力变化情况,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结果表明,腐根乙醇浸提液处理的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直径每一代在培养144 h时的化感作用效果分别是55.5%、45.5%、49.8%、53.7%、44.0%,与对照差异极显著,黄瓜枯萎病病情指数由第1代的43.0%降至第5代4.2%。腐根丙酮浸提液处理菌落直径每一代在培养144 h时的化感作用效果分别是23.1%、28.2%、24.3%、23.3%、19.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病情指数由35.0%降至3.3%;腐根蒸馏水浸提液处理菌落直径每一代在培养144 h时的化感作用效果分别是9.7%、5.1%、7.4%、3.3%、2.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病情指数由57.0%降至19.2%。据此确定第5代的腐根乙醇和丙酮浸提液处理的黄瓜枯萎病菌为弱毒菌株,其致病力稳定性均表现为良好。
李杰王勇高晓敏钱程云兴福
关键词:弱毒菌株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本试验以黄瓜与西芹间作种植模式为处理,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种植模式为对照,利用Illumina公司Miseq平台对上述不同处理土壤进行16S rDNA细菌群落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分析和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探讨黄瓜与西芹间作模式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田间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细菌物种总数最多,群落多样性水平最高,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P<0.05);Beta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环境群落物种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有一定差异性。在门分类水平上,共检测到45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占明显优势,其次为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种类所占比例最高,达98.63%。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到428类菌属,GP6、GP16、GP4、芽单胞菌属、节细菌属5属的丰度值较大;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的节细菌属分布比例最高,红游动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球菌属丰度值较大,为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明显优势菌属。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3种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种植黄瓜,在黄瓜苗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黄瓜与西芹间作处理的黄瓜枯萎病的田间发病率较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分别降低57.03%~63.54%和66.95%~72.15%。因此,黄瓜与西芹间作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对后茬黄瓜土传病害防控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秦立金徐峰刘永胜王学敏李全云兴福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土壤细菌多样性田间发病率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诱导后叶片内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以黄瓜品种"津春四号"为试验材料,用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FOC-RA-5)对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浸种和灌根处理后测定同位叶片内单宁、阿魏酸、绿原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并与病情指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弱毒菌株处理后,这四种物质含量分别于不同时期高于对照。叶片内单宁含量呈现平缓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于接种后第11d出现峰值。阿魏酸、绿原酸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于接种后第7d、9d出现峰值。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趋势,于接种5d后、13d后呈现2个峰值。物质含量与病情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单宁、阿魏酸、绿原酸含量与植株抗病性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巨灵君刘永胜云兴福
关键词:黄瓜诱导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