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102013)

作品数:68 被引量:1,946H指数:24
相关作者:董锁成陈兴鹏吴殿廷王传胜薛东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5篇生态
  • 11篇生态环境
  • 10篇生态经济
  • 10篇旅游
  • 9篇可持续发展
  • 9篇城市
  • 5篇经济发展
  • 5篇黄土高原
  • 4篇城市化
  • 3篇地理
  • 3篇地理学
  • 3篇生态脆弱
  • 3篇生态环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农业
  • 3篇贫困
  • 3篇小城
  • 3篇小城镇
  • 3篇协调发展
  • 3篇理学

机构

  • 3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兰州大学
  • 3篇国家发展和改...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人民教育出版...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农垦经济...
  • 1篇国家环保局

作者

  • 26篇董锁成
  • 15篇陈兴鹏
  • 14篇吴殿廷
  • 8篇薛东前
  • 8篇李宇
  • 8篇王传胜
  • 7篇王海英
  • 4篇范振军
  • 4篇刘睿文
  • 4篇吴巧新
  • 4篇尤飞
  • 3篇于兴丽
  • 3篇王欣
  • 3篇贾若祥
  • 2篇庞丽
  • 2篇侯晓丽
  • 2篇赵延德
  • 2篇邵波
  • 2篇夏永久
  • 2篇姜晔

传媒

  • 6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人文地理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系统工程理论...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开发研究
  • 2篇旅游学刊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20篇2005
  • 9篇2004
  • 13篇2003
  • 9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经济研究中加权建模的初步研究
2008年
提高建模精度,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努力挖掘先验知识的价值,对社会科学研究非常必要,加权建模是其重要途径.给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模型的加权建模计算方法,讨论了典型情况下权重系数的确定原则,结合我国各地区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知识化及经济发展的情况,验证了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回归选优模型加权建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应提倡加权建模,但在权重系数选择上则要慎重,努力避免人为偏见.
吴殿廷周伟姜晔
关键词:先验知识社会科学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1
2002年
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危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所处的生态环境地位,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制定高水平的科学规划;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置核心区的移民;③建立科学研究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加强鼠害治理,促进草场生态系统的恢复;⑥建立上、中、下游利益补偿机制,促进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事业的良性发展。
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建设生态恶化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土地扩展规律和约束机制——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52
2002年
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扩散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内在动力,外部推力是交通联系,中间力量是管理规划。从全国范围考察,西安市城市土地扩展速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其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郊区化、产业结构演进引起的功能替代和人口空间结构分异产生的用地调整。在城市土地扩展基本理论模式基础上,提出西安市以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并重的基本理念,即今后相当时期,城市扩展在挖潜的前提下,应以圈层扩展和飞地式扩张并重,近期以前者为主,远期考虑以后者为主。指出西安市土地扩展的要素特征(包括要素建设、要素转移、功能形成、结构变化)和阶段划分。
薛东前
关键词:土地利用
水资源条件约束下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策被引量:11
2003年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特点和本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认为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化趋势将长期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城镇化进程缓慢是制约本区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水资源严重缺乏条件下西北农村地区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小城镇社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建立农村地区新型生态能源结构,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李宇董锁成
关键词:水资源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被引量:25
2010年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从宁蒙陕甘沿黄地区区情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提出了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及相应保障措施。其中,生态产业带建设是关键,重点从培育国家级生态能源基地、高效生态农牧基地和西北生态旅游胜地等角度构建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董锁成李雪石广义金贤锋李泽红王丽丽
关键词: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带
Reflections on the Connotations of Ecotourism
2009年
As the most desirable op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ecotourism still suffers from lack of a clear-cut and widely accepted definition, posing many risks and threats in its practices. Based on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various concepts and explanations of ecotouris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current connotations of ecotourism in terms of four aspects, namely, objects of ecotourism, ecotourists, nature of ecotouris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ourism and communities. In-depth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an effort to revise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ecotourism and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ecotourism initiativ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nd frui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e: 1) The objects of ecotourism should go beyond natural, pristine, or even only primitive natural areas to including cultural resources together with their natural context which also deserve preservation. 2) Tourism operators, compared to tourists, have more leverage and hence should shoulder more responsibilities for conservation. 3) Ecotourism should serve as a principle to guide tourism initiativ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rather than merely a special tour package. 4)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was laid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Zhang MengYuan JunWu Zhengzheng
关键词:社区参与文化资源可持续性旅游商品
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被引量:72
2005年
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陈兴鹏薛冰拓学森
关键词:循环经济能值分析经济研究人文
定西市小城镇发展的约束因素及对策被引量:1
2005年
分析了制约定西市小城镇发展的自然资源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认为水资源的匮乏、人口的压力和科技力量薄弱是制约定西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积极发展加工业、依托兰州市,多渠道解决人才问题的发展模式。
刘平周陈兴鹏张艳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资源节约型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约定
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以西北6省为例被引量:44
2005年
汇集西北6省区近300个气象站点的多年气象数据,400多个县市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提取降水、气温、湿度、土地利用类型、人口、GDP、矿产资源、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等要素,设计了水热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程度等指标,借助GIS工具,通过要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构筑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域尺度为最小空间单元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根据西北地区县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状况,将西北划分为3级27个生态经济区。
王传胜范振军董锁成薛东前李泽辉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划
陇南边缘地区区域过程耦合机理分析——以甘肃省宕昌县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边缘地区"、"区域过程"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以典型边缘地区宕昌县作为案例,简要分析其区域过程,并总结出类似边缘地区区域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因素作用的一般规律,为进一步探索边缘地区发展途径提供理论基础与前提,这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例证。
侯晓丽贾若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