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普项目(2008KP001)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钟世镇黄睿钟光明欧阳振波刘畅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工程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普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网
  • 3篇动脉血管
  • 3篇动脉血管网
  • 3篇血管铸型
  • 3篇铸型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系
  • 2篇生殖系统
  • 2篇数字人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动脉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生殖
  • 2篇泌尿生殖系
  • 2篇泌尿生殖系统
  • 2篇过氯乙烯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技术
  • 1篇离体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作者

  • 6篇钟世镇
  • 4篇陈春林
  • 4篇刘萍
  • 4篇李泽宇
  • 4篇唐雷
  • 4篇刘畅
  • 4篇欧阳振波
  • 4篇钟光明
  • 4篇黄睿
  • 3篇余艳红
  • 3篇洪辉文
  • 3篇胡杰威
  • 3篇吴坤成
  • 3篇李鉴轶
  • 1篇全显跃
  • 1篇梁波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0
2009年
“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涉及医学、信息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是数字技术与医学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前沿交叉学科。介绍了我国“数字人”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数字人研究与应用目的、作用及意义。描述数字医学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和发展前景。
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人数字技术
我国数字医学发展史概要被引量:8
2011年
简要论述了数字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要素与发展过程,从组织建设、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应用实践等方面系统回顾了我国数字医学诞生以来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与开展的重大活动情况,特别指出了加强人才建设、搞好学术交流、拓宽学术园地对于促进数字医学又快又好健康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人
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构建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为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2008年3月至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雌猪离体泌尿生殖系统标本(子宫、附件、阴道、膀胱及尿道)3套,配置20%、15%、10%的过氯乙烯作为填充剂,分别经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尿生殖动脉灌注,采用酸腐蚀法,观察不同浓度填充剂构建的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显示的效果。结果(1)用2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尿生殖动脉主干的走行、分布及各动脉之间的吻合支,但细小动脉分支难以显示。(2)用15%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进一步显示细小动脉的分支血管网。(3)用1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更清楚显示局部组织致密的血管网结构及交通支吻合情况。结论2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显示的血管网适合对模型进行计算机图像重建,采用15%过氯乙烯填充剂适于制作动脉血管网铸型标本,1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适于构建局部动脉血管网模型并进行特异性研究。
陈春林黄睿刘萍唐雷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光明胡杰威李鉴轶欧阳振波余艳红钟世镇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血管铸型过氯乙烯
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灌注液、不同灌注通道构建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方法,为数字化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20%、10%和8%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A组)和腹主动脉+股动脉(B组)进行灌注,制成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铸型标本后,观察评估其血管的表达。结果以不同浓度灌注液及灌注通道构建的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其动脉血管网的表现效果有明显差异:(1)高浓度(A、B)组显示的动脉分支有明显中断现象,填充剂分布不均匀,主要显示大的动脉主干,细小动脉分支难以显示;(2)中浓度(A、B)组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及分布,血管网较完整且显示清晰,分支无明显断裂现象,但B组血管网显示更饱满;(3)低浓度(A、B)组灌注后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但末梢动脉血管网显示过密,部分呈聚集现象,分层显示不够清晰。结论采用10%浓度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和股动脉同时灌注,能清晰显示完整饱满、分支无明显断裂的血管网。
陈春林黄睿李泽宇刘萍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光明胡杰威李鉴轶欧阳振波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雌兔泌尿生殖系统血管铸型过氯乙烯数字化
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2008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正常成年新鲜离体子宫、双附件及阴道一套,应用血管铸型技术构建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的形态及血供分布情况。结果(1)构建的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的走行,表现在:①子宫动脉自主干依次分出膀胱支、输尿管支、上行支和下行支等分支动脉。②子宫动脉上行支沿途向宫体分出数条弓状动脉,在宫底部分出卵巢支、输卵管支和宫底支,弓状动脉再发出若干螺旋动脉。(2)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发现:①子宫动脉存在明显的同侧供血倾向,双侧子宫动脉在子宫的中轴线处存在交通支,但较为细小。②子宫动脉上行支主要向宫体及双附件供血,而下行支主要向宫颈供血,较少向阴道供血。结论采用血管铸型技术可构建理想的离体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为系统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解剖形态及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陈春林黄睿刘萍欧阳振波唐雷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光明胡杰威李鉴轶余艳红钟世镇
关键词:子宫动脉灌注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研究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15%的过氯乙烯填充剂对一例宫颈癌离体子宫标本行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分色灌注并铸型。分别于灌注前后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行三维重建。结果:(1)铸型和CT三维重建的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均可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的血管供应及分布情况、子宫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以及与卵巢动脉的关系;(2)利用CT薄层扫描重建的可视化模型可以从多方面清楚的显示病灶的大小及浸润范围。结论:应用血管铸型和CT薄层扫描技术可成功构建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并可了解宫颈癌病灶的浸润范围及其血供特点等,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欧阳振波余艳红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关键词:宫颈癌血管铸型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