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4-34)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雷渊才王旭周光益廖宝文杨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红树
  • 4篇无瓣海桑
  • 4篇海桑
  • 4篇红树林
  • 3篇植物
  • 3篇热带
  • 3篇热带风暴
  • 2篇森林资源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林分
  • 2篇林分结构
  • 2篇红树林生态系...
  • 2篇红树植物
  • 2篇防风效能
  • 1篇胸径
  • 1篇序贯抽样
  • 1篇遥感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植物
  • 1篇植被

机构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海南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7篇雷渊才
  • 6篇周光益
  • 6篇王旭
  • 4篇廖宝文
  • 4篇杨怀
  • 3篇朱光玉
  • 3篇唐守正
  • 2篇李洪旺
  • 2篇史京京
  • 2篇赵天忠
  • 1篇陈仁利
  • 1篇余雪标
  • 1篇郭胜群
  • 1篇邱治军
  • 1篇邱志军
  • 1篇张永明
  • 1篇王佳燕
  • 1篇吕勇
  • 1篇楼坚
  • 1篇朱正

传媒

  • 5篇林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从3个方面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分析影响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初抽样方法的设计、网络的大小和数量、标准值的大小和邻域形式的设计;2)介绍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不同设计、试验模拟研究和估计方法;3)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稀疏群团分布的鱼类、鸟类和植被资源的调查应用研究。最后,指出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生态因子和资源调查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雷渊才唐守正
关键词:自助法
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植物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相邻网格法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六个不同红树林群落中共布设六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测得454株海莲、129株无瓣海桑、112株海桑、198株秋茄树高与胸径,利用SAS9.0研究了树高(y)与胸径(x1)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出了适用于海莲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1.40334+0.49758x1+0.00399x12,适用于无瓣海桑、海桑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1732+1.10089/x1、y/1=0.01664+1.24603/x1,适用于秋茄树高预测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1.8165 x1 0.5230和lny=0.54906+0.54559lnx1。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估计精度较高,均在93%以上,所建方程可用于计算各红树植物树高及其林分平均高。
王佳燕余雪标周光益雷渊才王旭李洪旺
关键词:红树植物树高胸径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的比较--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B.gymnorrhiza)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对象,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一种新的不等概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两种估计方法(HT、HH估计)在不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相比,适应性群团抽样方差一般更小。对于HT和HH估计,在相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一定条件下,估计值方差一般随标准值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条件下,HT、HH估计方差一般与样本单元面积成反比,样本单元面积较小时,与HH估计相比,HT估计方差较小;当样本单元面积增大时,二者方差趋于接近。
史京京雷渊才赵天忠
关键词:简单随机抽样
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方法]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典型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风效应进行定位观测。[结果]在5min尺度上,平均风速依次为:林后IH(H为平均树高)〈林后4H〈林前1H〈林前4H,林后风速大幅度削减,防风效果明显。旱季和雨季频率最高的风向分别是NNE、NE,林后1H对NNE、NE风的减弱程度较大,分别为34.70%、62.99%。林后1H处不同风速的减弱系数G雨季均远远大于旱季。旱季和雨季半小时平均风速进程均呈“单峰”变化,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远远大于夜晚,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变化急剧,夜晚变化缓慢。5rain风速尺度上,林前1H风速与林前4H风速相关性最好。林前1H处与林后1H处风速正常情况下消减幅度为65.35%~77.21%,而热带风暴期间消减幅度为33.29%~53.21%。[结论】为最合理的红树林造林结构和造林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楼坚王旭周光益廖宝文
关键词:红树林减弱系数防风效能热带风暴
不跨越边界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一种新的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给出其估计量公式,并证明其无偏性。将9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跨越边界基于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I、跨越边界基于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II、不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不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应用于中国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植被花棒密度调查,并对比9种抽样方法精度。结果表明: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效果最佳;分层的抽样方法比不分层的抽样方法效率要高。
朱光玉唐守正雷渊才
关键词:花棒
不同离岸距离海桑+无瓣海桑红树群落的林分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为红树林的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离岸距离潮滩上生长的11年生海桑+无瓣海桑红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林分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用海桑和无瓣海桑造林能有效地在天然红树林外缘促进以秋茄、桐花、白骨壤为主的乡土红树植物的生长;在不同离岸距离潮滩上生长的海桑+无瓣海桑人工林的林分结构有较大差异,近岸边区域,林内非先锋乡土树种的发育程度要比远离岸边的区域高,初步推断这可能与风浪大小有关。[结论]在进行红树林人工造林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海滩的风浪情况;可考虑以天然林的林缘潮位作基准以确定滩涂的相对潮位,以反映不同红树林生长区内红树植物适生的周期性淹浸深度。
王旭李洪旺邱志军杨怀周光益廖宝文
关键词:生态恢复林分结构
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浪效应被引量:15
2012年
对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为期1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的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红树林防浪效应的影响,通过波高、流速等数据的变化对红树林的消波效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0m宽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带平均消波系数为 0. 12,最大消波系数可以达到 0. 47;风暴潮期间平均消波系数为 0.18,最大消波系数为 0.33,消波效能提升了 38% ; 2)根据消波系数公式计算 30 m 宽红树林带的消波系数为 0. 58,远大于实测消波系数; 3)一般情况下,海桑 - 无瓣海桑红树林对于波浪的消减效能随着来波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海水将林木全部淹没时,林带基本失去消波能力,甚至发生林后波高大于林前波高的现象,这说明林分高度对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潮位起伏的海岸环境中,不同树种、林龄搭配的多层次结构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的综合消波防浪功能。
王旭杨怀郭胜群周光益廖宝文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在沙漠边缘植被调查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two-stageACS)是一种新兴自适应群团抽样(ACS)设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适应群团抽样最终样本量不确定的缺陷。概述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技术思路和原理。以实地调查的花棒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效果最佳。
朱光玉雷渊才
热带风暴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林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研究热带风暴对海南岛东寨港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红树林及角果木(Ceriops ta-ga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天然红树林群落结构的影响表明,热带风暴后海桑-无瓣海桑人工林树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平均值分别减少2.8%、14.3%、12.1%,枝下高增加60.0%;角果木-红海榄天然林的树高增加8.3%,东西冠幅、南北冠幅无变化,枝下高增加20.0%;热带风暴对人工林的影响比天然林大;热带风暴前后不同树种的树高增长顺序为角果木>红海榄>无瓣海桑>海桑;对冠幅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角果木<红海榄<海桑<无瓣海桑;对枝下高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角果木<红海榄<海桑<无瓣海桑;在热带风暴的影响下,海桑-无瓣海桑人工林凋落的生物量损失平均为0.22t/hm2,干生物量损失平均为0.13t/hm2;角果木-红海榄天然林生物量损失极小。总体而言,人工林中海桑的抗风性优于无瓣海桑,天然林中角果木的抗风性优于红海榄,天然林的抗风性优于人工林。
邱治军王旭杨怀张永明周光益周光益
关键词:热带风暴红树林
无瓣海桑-海桑红树林的防风效能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热带风暴(台风)期间红树林的防风功能,在2007年热带风暴"范斯高"影响期间(2007年9月24日0:00—15:00)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各位置风速平均值大小为林后1H(H为平均树高)<林前1H,林后风速大幅度消减;(2)热带风暴期间防风效能为28%~68%,小于非热带风暴情况下的65%~77%,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3)热带风暴期间,其主导风向的变化幅度为45°,当风向与红树林接近垂直时,风速消减值越大,防风效果越显著。综上,热带风暴期间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果显著。
杨怀陈仁利王旭朱正周光益廖宝文
关键词:红树林热带风暴风速防风效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