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6C12008)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方伟林新春魏建芬应叶青娄永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理特性
  • 2篇SRAP分析
  • 2篇AFLP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园林
  • 1篇园林应用
  • 1篇森林生物
  • 1篇森林生物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笋期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竹类
  • 1篇竹类植物
  • 1篇竹子
  • 1篇自然低温
  • 1篇胁迫
  • 1篇酶活
  • 1篇酶活性

机构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作者

  • 4篇方伟
  • 3篇应叶青
  • 3篇魏建芬
  • 3篇林新春
  • 2篇娄永峰
  • 2篇路英
  • 1篇李晓芬
  • 1篇郭璟
  • 1篇何奇江
  • 1篇高培军
  • 1篇刘倩倩
  • 1篇晏金凤
  • 1篇申亚梅
  • 1篇杨海芸
  • 1篇郭小勤
  • 1篇黄丽春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皱竹出笋成竹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浙江临安引种的皱竹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皱竹出笋时间约始于5月12日,历时32d左右。退笋主要集中在初期和末期,其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皱竹高生长遵循"慢-快-慢"的规律,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内出现2次生长高峰。
刘倩倩张有珍何钧潮林新春方伟
关键词:出笋期高生长
红秆寒竹的园林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红秆寒竹为珍稀观赏竹种,为实现其商业化开发,研究了红秆寒竹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其美学的特征分析,探索红秆寒竹园林应用策略。研究发现红秆寒竹个体纤秀,秆红叶绿,抗性强,耐修剪,适合盆栽,制作盆景,也可孤植,对植于庭院及建筑入口;红秆寒竹可与观赏花卉或地被植物组合,与山石、建筑配置,创造优美景致。
魏建芬申亚梅路英应叶青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应用
哺鸡竹亲缘关系的AFLP和SRAP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本研究采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哺鸡竹类竹种(含2个变型)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359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9.7%,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779~0.978之间;24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58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721~0.958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AFLP和SRAP标记均将哺鸡竹分成2大类:第Ⅰ类为富阳乌哺鸡竹、花哺鸡竹、黄纹竹、黄秆乌哺鸡竹、毛壳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第Ⅱ类为云和乌哺鸡竹、红哺鸡竹。对这两种标记相似性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AFLP与SRAP的结果呈极显著相关(r=0.934),但SRAP标记比AFLP标记可在竹类及其种下等级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
娄永峰林新春何奇江郭小勤黄丽春方伟
关键词:AFLPSRAP亲缘关系
自然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红秆寒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园林应用的重要因子。为掌握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marmorea f.varie gata的抗旱能力及其抗旱机制,于温室内测定了其自然干旱及复水后的叶绿素(Chl)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质量分数从4.470mg·g-1降到1.807mg·g-1,干旱处理30d后一直比较稳定。随着干旱胁迫加强,CAT和SOD活性、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增加的趋势,在处理30d后。CAT和SOD活性均维持在较高且稳定的水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在40d时达到最高水平。复水5d后,叶绿素质量分数和CAT活性基本不变,SOD活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则有所下降。红秆寒竹叶片细胞膜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
应叶青郭璟魏建芬晏金凤路英方伟
关键词:森林生物学干旱胁迫保护酶活性叶绿素
部分竹类植物遗传变异的AFLP,ISSR和SRAP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采用AFL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簕竹属4个竹种的12个变异类型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用12对AFLP引物和10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501、171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6%(367)、78.8%(137)。2种标记均揭示簕竹属4个竹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但同一竹种不同变异类型间的遗传差异极小。利用AFLP,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刚竹属和矢竹属4个竹种的12个变异变型的遗传变异,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娄永峰杨海芸张有珍李晓芬林新春方伟
关键词:竹子分子标记
自然低温对红杆寒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通过自然降温下红秆寒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研究红秆寒竹抗寒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越冬期间,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红秆寒竹叶绿素总含量变化曲线呈"W"状;SOD活性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MDA含量呈抛物状的变化规律,而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倒抛物线。环境显著地影响了红秆寒竹抗寒能力,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红秆寒竹抗寒能力关系密切。
应叶青魏建芬郭璟高培军
关键词:自然低温生理特性抗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