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1011)

作品数:3 被引量:5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兴旺陈志海王凌航卢联合徐艳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病毒
  • 2篇肠道
  • 2篇肠道病毒
  • 2篇肠道病毒71...
  • 1篇皮疹
  • 1篇染病
  • 1篇脑脊髓
  • 1篇脑脊髓炎
  • 1篇急性
  • 1篇急性弛缓性瘫...
  • 1篇脊髓灰质炎
  • 1篇脊髓炎
  • 1篇发热
  • 1篇非脊髓灰质炎
  • 1篇非脊髓灰质炎...
  • 1篇病毒所
  • 1篇弛缓

机构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作者

  • 3篇陈志海
  • 3篇李兴旺
  • 2篇徐艳利
  • 2篇王凌航
  • 2篇卢联合
  • 1篇张璐
  • 1篇任娜
  • 1篇蒋荣猛
  • 1篇冯亮
  • 1篇王玉光
  • 1篇庞琳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收治的15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脊液、磁共振影像(MRI)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4周的随访。结果本组病例的年龄为5-72(22.47±20.68)个月,患儿在发热后的(3.47±1.68)d出现急性弛缓性瘫痪表现,在1~2d内发展至高峰。所有患儿均出现类脊髓灰质炎表现。15例患儿中,10例为单下肢瘫痪,2例为双下肢瘫痪,1例为单上肢,2例四肢瘫痪。肌力从0~4级不等,6例患儿肢体肌力降至0级。13/15例有脑炎、脑膜炎、共济失调等表现。3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尿潴留。8例患儿行脑脊髓MRI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儿脊髓前角出现T2WI高信号改变,上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颈2~7(C2~C7),下肢瘫痪者病变在脊髓胸12~腰1(T12-L1),均表现为患侧脊髓前角长T1长T2信号。其中4例合并脑炎表现患者,MRI检查见中脑、桥脑或延髓长T1长T2信号。11例下肢瘫痪患儿在AFP发生的第4~8天开始恢复,其他4例在第2~3周开始恢复。瘫痪恢复顺序为由远端向近端恢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AFP多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瘫痪发生在手足口病初期,1~2d发展至高峰。多数患儿以单侧下肢瘫痪轻瘫为主,恢复较快,四肢瘫痪及单上肢瘫痪者恢复缓慢。MRI检查灵敏、准确,对确诊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王玉光张璐卢联合冯亮王凌航徐艳利任娜庞琳李兴旺陈志海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瘫痪手足口病脑脊髓炎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差异研究——附37例分析被引量:42
2009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virus 71,EV71)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3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筛查结果分为EV71感染组(28例)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9例),比较2组的发热情况、出疹情况、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均有发热,EV71感染组的热程较长,体温峰值较高(P<0.05)。EV71感染组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23例(82%)、以细小粟粒疹为主22例(7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则分别为3例(3/9)、3例(3/9);EV71感染组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及以细小栗粒疹为主的患儿所占比例均比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高(均为P<0.05)。2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CK-MB、乳酸脱氢酶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相当。结论: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比较,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热程更长,体温峰值更高,多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且皮疹以细小粟粒疹为主,这些临床特点差异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进行病原学鉴别。
王凌航陈志海李兴旺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发热皮疹
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临床应答模式研究
2010年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通过集合传染病、呼吸、急诊、医疗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探讨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结果共发放问卷85份,收回问卷85份,有效问卷79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门急诊应将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病人直接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是最佳方式;在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应作为首选;为提高医生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最有效的培训办法是将相关医生派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结论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当发现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医生会诊、不能排除时转至传染病医院作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临床应答模式较为妥当。
蒋荣猛陈志海徐艳利卢联合肖锋李兴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