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011)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丽君赵伶俐陈本友汪宏孙青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福州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变化觉察——注意范围的作用
- 2013年
- 探测外界事物的变化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变化觉察的因素众多,对于情绪因素的探索也只是局限在对于恐惧症患者对特定恐惧物的觉察方面。以大学及硕士生为被试,采用情绪图片来诱发不同的情绪状态,考察情绪类型、专业训练及年龄对变化觉察的影响。结果发现:1)三种情绪条件下,大注意范围内搜查变化的信息比小注意范围更快。情绪与注意范围对变化觉察反应时没有交互作用;2)在大注意范围内,专业组的觉察速度显著快于普通被试,而在小注意范围内两组之间并未有显著差异,专业训练与注意范围对变化有交互作用,专业训练通过注意范围对变化觉察起作用;3)对变化的觉察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与注意范围对变化觉察同样存在交互作用,人们的注意范围随着年龄变窄,从而影响了对变化的探测。
- 陈丽君赵伶俐丁月华
- 关键词:正性情绪负性情绪
- 美感体验与积极情绪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根据美感体验和情绪的理论假设,采用国际情绪图片库和中国情绪图片库对美感体验和积极情绪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探索.实验1考察了情绪图片的美感效应,表明情绪图片确实能够诱发被试不同风格的美感体验,而经过分类的美感风格图片(优美、喜剧、壮美、悲剧)也能引发被试相应的美感体验;实验2考察了不同美感体验类型在情绪各维度上的特征,结果发现:4种美感体验在情绪维度上各有自己的特征,在效价维度上优美、喜剧、壮美都属于积极情绪类型,悲剧不等同于消极情绪,它与积极情绪更接近.研究表明,美感体验虽然更接近积极情绪,但并不等同于积极情绪;美感体验中也包含非愉悦的因素,但又不等同于消极情绪.
- 陈丽君赵伶俐汪宏陈本友
- 关键词:积极情绪美感体验消极情绪情绪图片
- 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调研
- 2012年
- 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是指军人以自我为审美对象进行自我审美的现象与过程。采用自制的词汇表对488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军人对自我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较高,其中对崇高品质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2)军人对自我现实形象的审美认同较低,其中对崇高体验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3)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在崇高体验美与崇高品质美上差距较大;(4)参战经历对军人自我理想与现实形象审美认同的影响显著,而类别的影响不显著。本项研究表明,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存在差异,参战经历是影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人自我形象锻造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 黎洪银赵伶俐陈本友罗艳
- 关键词:军人自我形象
- 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审美认知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当代信息科学、认知心理学与美学的交融,催生了"审美认知"这一崭新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对于审美认知的研究集中在审美认知的加工机制、神经机制研究,及从专家(审美)与生手对审美对象的不同表现来推论大脑有关于审美信息加工特点,审美认知影响因素等方面。然而,国外虽已构建了一些模型,并探测到一些不同加工阶段及其对应的脑区,却未把伴随审美认知必然产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价值判断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有关的审美材料也还限于图片视觉、简单的听觉和乐音刺激。
- 陈丽君赵伶俐
- 关键词:审美认知生理机制神经机制
- 不同类型美感体验的自主反应特点被引量:3
- 2013年
- 不同美感体验类型有何特异的生理反应?以音乐和图片为刺激,以心率、皮肤电为生理反应指标,测量了不同审美状态下的自主生理反应情况。结果发现:视听通道中,优美、壮美、悲剧、喜剧4种审美风格的刺激都使被试心率和皮肤电下降;不同的美感形态所引起的反应不同,喜剧和壮美风格刺激诱发的自主生理反应变化相对于其他两种风格显得更明显;四种美感体验类型的生理反应都不同于消极情绪,而类似积极情绪。
- 陈丽君赵伶俐王雪梅孙青青
- 关键词:积极情绪美感体验
- 近三十年我国审美心理研究趋势被引量:2
- 2012年
- 从"文献类型"、"源期刊类别"、"年龄段"、"国际审美心理研究学科领域"几个方面来分析近三十年来的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找出目前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的侧重点和薄弱点。从期刊类别的分析来看,心理学领域对审美心理的研究不重视;与国际研究相比较,研究者们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有所突破;从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来看,国内研究侧重于青少年和小学儿童阶段,幼儿阶段研究较少。计量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我国审美心理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学科性质和体系,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与研究方法,并呼吁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加入审美心理研究队伍。
- 陈丽君李雪垠
- 关键词:审美心理审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