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作品数:2,667 被引量:15,552H指数:37
相关作者:兰小鹏李文杨刘明华刘波刘远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39篇期刊文章
  • 135篇会议论文
  • 2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1篇农业科学
  • 476篇医药卫生
  • 299篇理学
  • 2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8篇生物学
  • 15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7篇化学工程
  • 146篇建筑科学
  • 116篇经济管理
  • 96篇轻工技术与工...
  • 79篇机械工程
  • 7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6篇电子电信
  • 60篇天文地球
  • 59篇电气工程
  • 5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文化科学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51篇基因
  • 129篇细胞
  • 68篇蛋白
  • 60篇土壤
  • 56篇病毒
  • 52篇水稻
  • 50篇纳米
  • 45篇克隆
  • 43篇网络
  • 41篇分子
  • 40篇植物
  • 35篇荧光
  • 33篇复合材料
  • 33篇复合材
  • 32篇活性
  • 30篇杂交
  • 28篇免疫
  • 25篇力学性能
  • 22篇陶瓷
  • 20篇电机

机构

  • 496篇福建省农业科...
  • 366篇福州大学
  • 291篇福建农林大学
  • 284篇厦门大学
  • 260篇华侨大学
  • 207篇集美大学
  • 170篇福建师范大学
  • 14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37篇南京军区福州...
  • 118篇福建工程学院
  • 54篇漳州师范学院
  • 52篇闽江学院
  • 46篇中国科学院
  • 40篇福建中医学院
  • 38篇福建省立医院
  • 37篇泉州师范学院
  • 31篇解放军第17...
  • 27篇浙江大学
  • 2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1篇福建省精密仪...

作者

  • 28篇兰小鹏
  • 27篇刘波
  • 23篇杨湘越
  • 23篇李文杨
  • 22篇高承芳
  • 22篇刘远
  • 22篇张晓佩
  • 21篇刘明华
  • 20篇温步瀛
  • 19篇王云超
  • 19篇王大镇
  • 19篇董晓宁
  • 18篇姚清华
  • 17篇江岳文
  • 17篇谢志忠
  • 17篇朱育菁
  • 17篇林向阳
  • 14篇潘洁茹
  • 13篇陈晓晖
  • 12篇黄天培

传媒

  • 129篇福建农业学报
  • 53篇华侨大学学报...
  • 51篇福州大学学报...
  • 50篇厦门大学学报...
  • 42篇福建农林大学...
  • 37篇中国农学通报
  • 37篇福建工程学院...
  • 29篇集美大学学报...
  • 2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0篇食品科学
  • 20篇福建农业科技
  • 19篇台湾农业探索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4篇功能材料
  • 14篇茶叶科学技术
  • 1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3篇分子植物育种
  • 11篇海洋科学
  • 11篇中国激光
  • 1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22篇2019
  • 36篇2018
  • 42篇2017
  • 41篇2016
  • 55篇2015
  • 64篇2014
  • 91篇2013
  • 163篇2012
  • 216篇2011
  • 271篇2010
  • 360篇2009
  • 390篇2008
  • 320篇2007
  • 238篇2006
  • 192篇2005
  • 157篇2004
2,6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基因组改组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该文论述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产生和原理、方法和特点,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其发展前景。基因组改组技术是首先对微生物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出正向突变的菌株,然后通过原生质体"递推式融合"使这些正向突变的若干个菌株进行基因组重组,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要求的重组子,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得到大幅度提高的菌株。
罗剑杨民和施巧琴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原生质体融合
基于身份的新型盲签名与代理签名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业务的迅速发展,盲签名与代理签名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现有的一些盲签名与代理签名方案大多建立在可信第三方TTP的基础之上,签名能否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TTP,如果TTP伪造签名或受到攻击,那么签名将失效。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理论,提出了一类新的基于身份无需可信第三方的盲签名与代理签名方案。在CDH问题是困难的假设下,新方案被证明是安全的。在计算量方面,盲签名方案和代理签名方案各仅需两次对运算,效率比目前最好的Zhang和Wang方案高一倍。
农强吴顺祥
关键词:可信第三方盲签名代理签名
台风“凤凰(Fung-wong)”对泉州湾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台风"凤凰(Fung-wong)"登陆后泉州湾6个13h连续站悬浮颗粒物及1个13h连续站(Q4站)表层沉积物的样品中Cr、Ni、Cu、Zn、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表层沉积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0.4、50.3、26.5、101.7、3.36、40.0和0.180μg/g;悬浮颗粒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在1.108~7.408、0.476~3.394、0.809~5.046、3.190~19.337、0.087~0.595、2.621~10.073μg/L和4.160~50.828ng/L之间,从内湾向外湾逐渐降低.与平静海况下相同站位和潮时中相同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风过境后在1个潮周期内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特征较正常海况下均有显著变化:Q4站表层沉积物中除Ni元素显著增加外,其他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类似,但变化幅度增加;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其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的有显著差异,因地理位置而异.台风期间的强动力过程导致的重金属"二次污染",以及伴随的强降雨增加了入海物质量及其扩散范围是影响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的直接原因.本研究结果将为泉州湾重金属污染的准确评价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为评估台风对重金属污染的综合影响提供直接佐证.
李云海陈坚陈建宁黄财宾王爱军李东义
关键词:重金属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
参与水稻光合作用的PsbR3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稻光合作用蛋白中各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RT-PCR和定量realtimePCR数据分析水稻不同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saK和PsbR3基因仅在茎、叶等绿色组织表达,而胚、胚乳部分均不表达.通过其启动子克隆、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以及农杆菌介导转化后,GUS组织染化分析和GUS荧光定量分析表明,两启动子均为组织特异性优势表达,PsbR3启动报告酶GUS在叶片中的表达活性为Actin启动子的3.29倍,而PsaK启动报告酶GUS在叶片中的表达活性低于Actin启动子的.这些初步结果提示,PsbR3启动子决定水稻绿色组织茎叶的优势表达,PsbR3基因可能参与水稻光合作用.
林智敏苏军陈在杰周淑芬王锋
关键词:光合作用启动子GUS基因
不同基质配比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本试验以生菜为试材,选用草炭、珍珠岩、椰糠为栽培基质,在温室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基质不同配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3种基质中,当草炭∶椰糠的体积比为1∶2时,生菜的株高、开展度、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产量都比其他配方高,因此在生菜无土栽培上,草炭∶珍珠岩∶椰糠=2∶1∶4的复合基质配方效果较佳。
王涛陈永快兰婕吴文斌林碧英
关键词:生菜基质配比无土栽培
安溪县山地茶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空间的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为布设更加适应茶园开发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福建省安溪县采取了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已治理茶园)与未采取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未治理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水平位置和高程下已治理茶园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含量,以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已治理茶园土壤中TP平均含量为0.63 g/kg,比未治理茶园土壤中的TP平均含量(0.44 g/kg)高43.2%;未治理茶园与已治理茶园土壤的TN含量均随高程降低呈减少的趋势,已治理茶园土壤TN含量在最大高程(600 m)处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低高程区域;未治理茶园土壤TP含量随高程降低呈减少趋势,而已治理茶园TP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在最低高程(300m)处出现最大值;在水平位置上,已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从支毛沟的上游到下游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则相反,呈显著增加趋势。
刘岑薇张燕辛思洁陈锦辉杨庆王义祥
关键词:山地茶园
醋酸酐对太平洋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英文)
2006年
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太平洋白对虾的食物消化吸收、蜕壳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海水里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将影响酶生理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虾的正常蜕壳,严重将导致对虾的死亡.醋酸酐是常用的有机溶剂,故本文应用动力学方法研究醋酸酐对太平洋白对虾β-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催化pNP-NAG水解时酶活力的变化规律.表明在醋酸酐浓度低于20.0mmol/L,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测得醋酸酐对酶抑制的IC50为9.0mmol/L.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醋酸酐与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的结合平衡常数.结果显示,醋酸酐是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观测在不同底物浓度下酶在0.0、3.0、6.0、9.0、12.0mmol/L的醋酸酐溶液中的失活过程,分别测定了酶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结果表明醋酸酐对酶的影响是快速结合再缓慢失活的过程.比较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及复活速度常数k-0,结果显示,在高浓度的醋酸酐溶液中,酶将完全失活.
谢晓兰黄乾生韩鹏石艳陈清西
关键词:动力学醋酸酐
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经营组织形式探讨被引量:24
2009年
结合组织理论和林业生产的特性,回顾了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林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变迁,从福建省林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弊端等方面着手,探讨了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后引入"公司+林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组织形式的意义和绩效。
洪燕真戴永务余建辉刘燕娜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合作组织
异种脱蛋白骨复合成骨细胞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异种脱蛋白骨(DPB)复合皮质骨来源成骨细胞修复兔桡骨临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建立1.5cm临界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植入:A组,异种脱蛋白骨与成骨细胞复合物;B组,自体髂骨;C组,异种脱蛋白骨。术后12周检测如下:X线观察、骨密度测量、标本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显示:A、B两组均可见植入体与桡骨融合,骨折线消失,C组成骨量少,骨折线仍存在。骨密度测量: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88,P〉0.05);A、C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69,P〈0.05)。标本大体观察:A、B两组骨折线消失;C组骨折线存在。生物力学测试: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3,P〉0.05);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5,P〈0.05)。组织学观察:A组大量新生骨,B组被周围骨爬行替代,C组少量骨形成。结论异种脱蛋白骨复合成骨细胞可以高效修复兔桡骨临界骨缺损。
陈长青程高建练克俭黄立羡丁真奇康两奇
关键词:成骨细胞脱蛋白骨骨缺损
N-苯甲酰基水杨酰肼合镍(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03年
合成了镍的两个 N-苯甲酰基水杨酰肼希夫碱的多核配合物 ,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氧化还原过程及其在不同的惰性溶剂中、不同的扫描速度下的电化学行为 .
杨明星林深陈丽娟黄凌燕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希夫碱镍配合物
共2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