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B35802009)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福君吴沛宏赵明黄金华范卫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转移淋巴结
  • 2篇疗法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近距
  • 2篇近距离放射疗...
  • 2篇放射疗法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同位素
  • 2篇CT导向
  • 1篇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肿瘤
  • 1篇隔区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范卫君
  • 2篇黄金华
  • 2篇赵明
  • 2篇吴沛宏
  • 2篇张福君
  • 1篇黄子林
  • 1篇姜勇
  • 1篇李传行
  • 1篇顾仰葵
  • 1篇李旺
  • 1篇高飞
  • 1篇张亮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区残留或复发转移淋巴结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纵隔转移淋巴结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5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16个,直径1.0~4.0cm;其中直径<2cm8个(50%),2~3cm6个(37.5%),>3,≤4cm2个(12.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2~3月复查CT。【结果】治疗前3例有疼痛症状患者中2例于术后5~14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66.7%。15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CR)13例(86.7%);部分缓解(PR)2例(13.3%);总有效率100%。并发症为少量出血3例(20%),少量气胸3例(20%)。【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淋巴结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姜勇赵明吴沛宏张福君黄金华范卫君
关键词:转移淋巴结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3
2008年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7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7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57枚,直径1.0~5.5cm;其中直径<2cm20枚(35.1%),≥2cm、<3cm21枚(36.8%),≥3cm、<4cm10枚(17.5%),≥4cm6枚(10.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或PET-CT。结果:治疗前17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13例于术后5~14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76.5%。4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38例(80.9%),部分缓解4例(8.5%),无变化3例(6.4%),进展2例(4.3%),总有效率89.4%。主要的并发症为少量出血7例(14.9%)。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姜勇黄子林吴沛宏张福君赵明黄金华范卫君李传行顾仰葵张亮高飞李旺
关键词:肿瘤转移淋巴结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