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5YFGDSF02300)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石学敏王舒赵晓峰温景荣樊小农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针刺
  • 4篇醒脑
  • 4篇醒脑开窍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开窍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醒脑开窍针刺
  • 3篇醒脑开窍针刺...
  • 3篇针刺法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头痛
  • 3篇皮质
  • 3篇偏头痛
  • 3篇脑皮质
  • 3篇白质
  • 3篇刺法
  • 3篇刺疗法

机构

  • 10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针灸研...

作者

  • 8篇石学敏
  • 8篇王舒
  • 5篇温景荣
  • 5篇赵晓峰
  • 4篇樊小农
  • 3篇陈祥芳
  • 2篇史慧妍
  • 2篇王光安
  • 1篇倪丽伟
  • 1篇于建春
  • 1篇郭琳
  • 1篇郭琳
  • 1篇刘健
  • 1篇陈付艳
  • 1篇李雅洁
  • 1篇成海燕
  • 1篇韩景献
  • 1篇马莎
  • 1篇丁晓蓉
  • 1篇付于

传媒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气调血、挟本培元"针法对SAMP10鼠痴呆状况和大脑总胆固醇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10痴呆状况与大脑总胆固醇异常的相关性,并探讨"益气调血、挟本培元"针法改善痴呆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老化鼠SAMR1对照组,SAMP10对照组、针刺组及非穴组,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Folch法和比色法测量大脑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与SAMR1对照组相比,SAMP10对照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其大脑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可降低大脑总胆固醇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与SAMP10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大脑胆固醇的稳态可能是"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改善SAMP10鼠痴呆状况的机制之一。
陈付艳聂坤于建春付于成海燕韩景献
关键词:痴呆
基于光镜观察的水沟穴治疗脑梗塞的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从病理形态学角度筛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穴之一“水沟”穴治疗脑梗塞的最佳参数(频率、时间)。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分别为正常纽、假手术组、模型未干预组及模型干预组(包括:参数1~参数9,共9组)。模型组均复制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分别以9种参数针刺模型干预组的“水沟”穴.2次/d.连续治疗3d后,取皮层、海马及纹状体3个区域的脑组织,光镜下分别计数神经细胞、微血管、炎性细胞、阳性细胞及噬神经现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从而筛选“水沟”穴治疗脑梗塞的最佳针刺参数。结果各针刺参数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参数6〉参数2〉参数5〉参数8〉参数9〉参数3〉参数4〉参数1〉参数7。结论病理形态学研究提示,参数6(即针刺频率:3)k/s;针刺时间:5s)为手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塞的最佳拳数。
李雅洁樊小农王舒石学敏
关键词:水沟穴脑梗塞参数优化
大鼠脑皮质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文章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大鼠脑皮质蛋白质的表达。提取大鼠脑皮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胰蛋白酶胶内酶解,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酶解后的肽段进行分析,根据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专业数据库(Swissprot),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鉴定出84个蛋白,分别属于代谢酶、细胞骨架蛋白、热休克蛋白、抗氧化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蛋白酶体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蛋白及神经胶质蛋白等。文章结果丰富了大鼠脑皮质蛋白质组数据库,为在大鼠模型上研究神经疾病奠定了基础。
赵晓峰温景荣王舒石学敏
关键词:双向凝胶电泳
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急性期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主穴率谷、头维、太阳、风池,并辨证选穴治疗偏头痛60例,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治疗后0.5、2、4、24、72h分别进行4分量表(4-point scale)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测评,以观察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患者偏头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时间段比治疗前4 pointscale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72h内症状明显缓解,近期疗效显著。
王舒陈祥芳郭琳樊小农丁晓蓉David Picard石学敏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疗法疗效
针刺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症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针刺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尤舒组,参照Cristina Tassorelli报道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针刺或药物处理,采用时间分段计数法观察造模后大鼠的行为症状变化。结果针刺和尤舒均能显著改善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且疗效相似。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
倪丽伟马莎陈祥芳樊小农王舒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动物行为学
针刺预防治疗偏头痛59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预防治疗疗效。[方法]演针刺主穴率谷、头维、太阳、风池,并辨证选穴治疗偏头痛60例,所有的观察对象均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分别进行偏头痛失能评价(MIDAS)测评,以观察治疗前后各时间段患者偏头痛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治疗前MIDAS评价均有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症状改善明显,6个月与3个月相比没有明显差别。针刺对偏头痛具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陈祥芳樊小农刘健郭琳郭丽石学敏David Picard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疗法疗效
“醒脑开窍”针刺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基底核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变化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基底核组织在蛋白质水平上发生的改变,以分析针刺对脑缺血后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7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完成。①选用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假手术组除不向颈内动脉内插线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针刺组:选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以醒脑开窍针法主穴内关、人中穴进行针刺;频率2Hz,电流3mA,持续10min/次。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合格后,即刻针刺一次,处死前10min再针刺一次。各组在术后6h快速处死,冰上剥离缺血侧基底核。②对4组蛋白质提取物行双向凝胶电泳,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凝胶图像和找出差异表达蛋白点。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肽质量指纹谱,检索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结果:Wistar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4组基底核组织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将其分离。并用考染方法显示了凝胶上蛋白质点的位置和丰度。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对Wistar大鼠基底核组织蛋白质达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经过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凝胶图像有以下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及质谱鉴定,找到质和/或量有明显改变的15个点。其中,在模型组表达上调,针刺组治疗后下调的2个点: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亚单位(分子量/等电点:29427/9.04),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5656/8.45);治疗后进一步上调有3个点:谷胱甘肽S-转移酶P(23293/7.3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前体(62862/8.55),抗氧化蛋白2(24439/5.8)。在�
王舒温景荣赵晓峰石学敏
关键词:蛋白质类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UCH-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皮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的表达以及"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醒脑开窍针刺组、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UCH-L1的表达。结果:6h时,醒脑开窍针刺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UCH-L1的表达都降低,醒脑开窍针刺组减低最明显;24h时,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仍有显著的降低。结论:UCH-L1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拮抗大鼠脑缺血后UCH-L1的高表达,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法。
史慧妍王光安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
关键词:脑缺血针刺疗法醒脑开窍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Peroxiredoxin Ⅵ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皮质抗氧化蛋白Ⅵ(peroxiredoxinⅥ)的表达以及"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醒脑开窍针刺组、对照组(传统针刺组)、模型组,假手术组PeroxiredoxinⅥ的表达。结果6h时,醒脑开窍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明显升高(P<0.05);24h时,醒脑开窍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结果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提高大鼠脑缺血后PeroxiredoxinⅥ的表达,在缺血早期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法,对提高大鼠脑缺血后的抗氧化能力有积极意义。
史慧妍王光安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
关键词:脑缺血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寻找与脑缺血相关及针刺起效的靶蛋白,从蛋白质组学层面探讨脑缺血的病理机制及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6h组,模型6h组和针刺6h组,采用改进的线栓法制备动物模型。在规定时间快速断头取脑,剥离缺血侧海马,提取脑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以Image Master 2DV3.01 Elite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选取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解,以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肽质量指纹图,检索Swiss-Port数据库,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0个差异蛋白质。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蛋白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点29个,其中在模型6h组新出现1个,在模型6h表达上调的11个,表达下调的17个;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鉴定出差异蛋白质点21个,其中在针刺组上调有16个,下调的有5个。[结论]以双向电泳联合质谱技术,初步发现与脑缺血相关以及针刺治疗脑缺血的部分靶蛋白质,有助于深入研究脑缺血性损伤病理机制及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
关键词:脑缺血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