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14ZZ015)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郑英杰刘海燕胡安群熊海燕汪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庆市立医院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隐匿性
  • 5篇孕妇
  • 5篇肝炎病毒
  • 5篇肝炎病毒感染
  • 5篇病毒
  • 5篇病毒感染
  • 4篇隐匿性乙型肝...
  • 4篇隐匿性乙型肝...
  • 4篇显性
  • 3篇乙肝
  • 3篇乙肝感染
  • 3篇妊娠
  • 2篇胆汁淤积
  • 2篇胆汁淤积症
  • 2篇隐匿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 8篇安庆市立医院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9篇郑英杰
  • 7篇胡安群
  • 7篇刘海燕
  • 6篇熊海燕
  • 5篇汪艳
  • 4篇韩文晖
  • 2篇孙晓冬
  • 2篇陆红梅
  • 2篇赵耐青
  • 2篇王海丽
  • 1篇马倩
  • 1篇陆一涵
  • 1篇黄玥
  • 1篇王岳
  • 1篇孔德川
  • 1篇胡红霞
  • 1篇江锡环

传媒

  • 4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肝母婴传播类型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持续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两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显性HBV感染)和阴性(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对显性感染的认识相对清楚,但对OBI的认识仍然有限。本文重点介绍OBI的危害及其流行情况,并分别阐述了母婴不同乙肝传播类型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HBV以母婴传播为主,两类HBV感染在母婴传播上表现为四种类型:(Ⅰ)母亲HBV显性-子代HBV显性;(Ⅱ)母亲HBV显性-子代OBI;(Ⅲ)母亲OBI-子代OBI;(Ⅳ)母亲OBI-子代HBV显性。HBV疫苗免疫后时代可能以Ⅱ型传播为主。应加强对OBI的研究,重新评估现有HBV免疫策略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蔡倩莹陆红梅孙晓冬郑英杰
关键词:母婴传播免疫策略
孕妇显性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指标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对孕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以活产分娩且肝功能检查资料完善的2 19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产前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s,HBs Ag)和HBV S/pre S/C片段,分析并比较显性HBV感染、OBI与非HBV感染孕妇的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显性HBV感染孕妇的ALT、TBAS水平显著高于非HBV感染孕妇,而TP和ALB则明显降低,GLB在3组孕妇中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P、GGT、TBIL、DBIL在3组孕妇中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性HBV感染的活产孕妇妊娠期间ALT、TBAS、TP、ALB指标值异于非HBV感染活产孕妇,未发现OBI活产孕妇肝功能指标与显性HBV、非HBV感染活产孕妇的差异。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显性HBV感染孕妇的肝功能监测,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罗业飞王海丽胡安群刘海燕熊海燕郑英杰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肝功能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ICP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758例孕妇ICP发生率为7.25%,早产发生率为16.28%。ICP增加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风险,分别为RR=2.33,95%CI:1.67~3.25和RR=8.46,95%CI:5.45~13.12,但对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无影响(RR=O.94,95%CI:0.57~1.54)。结论ICP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风险,与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热依汗古丽·买买提刘海燕韩文晖罗业飞胡安群汪艳王海丽熊海燕郑英杰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队列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松江区抽取2 2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检测。结果上海市松江区2 280名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87%,HBsAg、HBsAb、HBcAb、HBeAg和HBeAb阳性率分别为0.57%、26.67%、9.39%、0.22%和0.18%。不同特征中小学生比较,男生HBcAb阳性率(7.53%)低于女生(11.34%);年龄6~10岁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34.55%)均高于11~15岁学生(26.04%)和16~20岁学生(21.86%);小学生HBsAb阳性率(31.45%)均高于初中生(23.26%)和高中生(22.01%);高中生HBcAb阳性率(11.54%)均高于小学生(9.23%)和初中生(6.34%);本地户籍中小学生HBsAg、HBsAb和HBeAg阳性率(0.33%、19.89%和0)均低于外地户籍学生(1.03%、39.77%和0.64%),HBcAb阳性率(10.38%)高于外地户籍学生(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肝接种率较高,HBsAg阳性率已降至<1%。
王海丽陆红梅罗业飞热依汗古丽.买买提熊海燕郑东鸣孙晓冬郑英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检并经电化学发光法确证.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妊娠合并CHB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在1 159例孕产妇巾,单胎活产为1 028例,其中妊娠合并CHB组与非CHB组分别为72例和956例,两组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两组的体质指数、孕次、产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两组间在胎龄、孕周、新生儿身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及剖宫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妊娠合并CHB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孔德川刘海燕卜一畅汪艳胡安群韩文晖赵耐青陆一涵郑英杰
关键词:妊娠出生体重早产
孕妇显性和隐匿性乙肝感染分子进化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孕妇人群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HBV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2014年6月1日—31日,在知情同意下,连续招募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产科初次住院活胎孕妇156人,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血清;对所有血清平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应用实时PCR定量测定HBV DNA、应用巢式PCR进行HBV S片段扩增、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156名孕妇中,显性和隐匿性HBV感染率分别为10.3%(16/156)、8.6%(12/140);成功获得13株HBV S基因序列,其中显性7株,隐匿性6株;所有病毒株均为B基因型;仅1例隐匿性HBV株为ayw1血清型,其余12株均为adw2血清型。结论孕妇人群携带较高比例的显性和隐匿性HBV。
郑东鸣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分子进化
住院孕妇显性和隐匿性HBV感染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住院孕妇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及其病毒株S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招募2012年6月1日—2013年3月15日医院产科孕妇1 130人,收集人口学资料和血清,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 g)及巢式PCR进行HBV S片段的扩增并测序,分析并比较住院孕妇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OBI的人口学分布特征及S区序列变异。结果在1 130名孕妇中,HBV感染比例为16.55%,其中显性HBV感染和OBI的比例分别为8.4%和8.1%。共获得136株HBV S基因序列,其中基因C型17株,基因B型119株。与基因B型显性HBV株相比,OBI株出现更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替换率,8个核苷酸位点出现统计学显著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并导致HBV S基因和对应的HBV P基因出现非同义氨基酸替换,分别为5个(G44E、T126A、R129Q、W156L和Y200F)和4个(I438L、K478N/D、N481S/D和L511F)。此外,3例OBI出现W35终止码替换,1例OBI出现第123位和第124位点的插入替换。结论住院孕妇存在较高的HBV感染比例,OBI与显性HBV感染比例大致相当;B基因型OBI株出现统计显著的核苷酸和/或氨基酸位点替换,可能与OBI的发病机制有关。
刘海燕罗业飞胡安群江锡环胡红霞马倩熊海燕郑英杰
关键词:孕妇分子进化
孕妇HBsAg携带状态与产后首次喂养行为选择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郑东鸣罗业飞刘海燕熊海燕韩文晖汪艳胡安群王岳黄玥李意杰郑英杰
关键词:乙肝感染母乳喂养孕妇
4081例住院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及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调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描述I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为研究现场,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到安庆市立医院初次就诊并住院分娩的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组成队列,计算住院孕妇的ICP发病率;根据ICP的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分别进行分组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最终共有4 081例孕妇纳入研究,ICP发病率为8.55%。其分布特征表现为:入院孕周在34~37周、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携带HBV的孕妇ICP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40%、11.35%和12.80%;居住地在安徽省池州市的孕妇ICP发病率较高,为14.83%。结论妊娠晚期、受教育程度较低、携带HBV的孕妇发病率高,需引起注意,加强监测,并进行进一步探索。
李意杰刘海燕韩文晖胡安群汪艳熊海燕熊海燕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
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收集其血清并进行HBV表面抗原和HBV S基因片段的检测,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妊娠合并隐匿性和显性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1.00%(189/900);其中隐匿性HBV感染组、显性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孕妇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其早产发生率分别为20.51%(16/78)、20.00%(14/70)、21.14%(159/7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早产发生率与HBV感染相关,以非HBV感染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显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与早产间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isk ratio,RRa)分别为1.03(0.81,1.32)和0.99(0.78,1.25);以同样参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孕周与HBV感染状况的回归系数β为0.09(-0.14,0.31)。结论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HBV感染与早产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卜一畅刘海燕孔德川熊海燕汪艳胡安群赵耐青陆一涵郑英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