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975)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2
相关作者:曹冬焱俞梅成宁海杨佳欣孙正怡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癌
  • 3篇内膜
  • 3篇内膜癌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宫内膜癌
  • 2篇孕激素
  • 2篇孕激素类
  • 2篇增生
  • 2篇生育
  • 2篇子宫内膜增生
  • 2篇激素
  • 2篇激素类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镜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曹冬焱
  • 2篇杨佳欣
  • 2篇成宁海
  • 2篇俞梅
  • 1篇何方方
  • 1篇邓成艳
  • 1篇黄惠芳
  • 1篇沈铿
  • 1篇肖雨
  • 1篇郁琦
  • 1篇彭澎
  • 1篇孙正怡
  • 1篇周慧梅
  • 1篇张颖
  • 1篇钟森
  • 1篇王瑾晖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4
2013年
目的 了解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 1996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38例)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13例)共51例,采用连续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诊刮了解子宫内膜变化情况,病理检查证实完全缓解后给予个体化的后续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结果 5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9岁.有45例(88%,45/51)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迫切要求生育且随诊满3个月者有34例.共有16例患者成功妊娠22次,妊娠率为47%(16/34);12例获得活产儿,生育率为35%(12/34).年龄>35岁和≤35岁者妊娠率分别为0/2和50%(16/32),治疗前有和无不孕症病史者妊娠率分别为40% (8/20)和8/14,子宫内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妊娠率分别为40%(10/25)和6/9;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口服促排卵药物及未助孕治疗期待自然妊娠者妊娠率分别为7/7、6/16和3/11,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连续口服孕激素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辅助生殖技术可显著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曹冬焱俞梅杨佳欣沈铿黄惠芳成宁海孙正怡邓成艳郁琦何方方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类生育力
GnRH-a联合治疗用于口服孕激素治疗失败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探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口服孕激素治疗失败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及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疗效、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口服孕激素治疗失败后要求再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经评估仍符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指征的患者共40例,其中AEH 7例、EC 33例,对其进行以GnRH-a为基础联合方案的再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具体方案包括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GLI)方案(28例)和GnRH-a联合来曲唑(GAI)方案(12例),分析其疗效、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40例AEH或EC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1岁(22~40岁),中位体质指数为24.7 kg/m2(18.9~39.5 kg/m2)。(2)再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40例AEH或EC患者中,37例(92%,37/40)达完全缓解(CR),其中AEH 6例(6/7)、EC 31例(94%,31/33);使用GLI和GAI方案患者的CR率分别为93%(26/28)和11/12;达CR的中位时间为5个月(3~12个月);1个疗程治疗后AEH、EC的CR率分别为5/7、42%(14/33),2个疗程后分别为6/7、82%(27/33)。(3)复发:37例获CR的患者均规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0~75个月);随访期内8例(22%,8/37)患者出现复发,包括AEH 1例(1/6)、EC 7例(23%,7/31),中位复发时间为18个月(9~26个月)。8例复发患者中,2例已完成生育者直接行子宫切除术;6例接受第3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其中5例(5/6)再次达CR。随访期内无死亡患者。(4)妊娠:37例获CR的患者中,33例近期有生育意愿,其中期待自然妊娠10例、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23例;共妊娠14例(42%,14/33),其中足月分娩9例(27%,9/33)、早期妊娠胚胎停止发育3例(9%,3/33)、中期妊娠流产2例(6%,2/33)。结论对于口服孕激素治疗失败的AEH或EC患者,给予以GnRH-a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仍有较好的疗效及妊娠结局,可以作为口服孕激素治疗的替
陈君宇曹冬焱周慧梅俞梅杨佳欣王瑾晖张颖成宁海彭澎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保留生育能力孕激素类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老年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下活检准确性调查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阴道镜活检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老年患者(大于等于50岁)11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绝经情况、宫颈鳞柱交界及HPV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妇女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者46例(41.8%),不符合者64例(58.2%)。在不符合者中,阴道镜活检病理低于锥切病理的37例(33.6%),高于锥切病理的27例(24.6%)。其中,绝经后妇女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率下降,宫颈鳞柱交界未见者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率降低,HPV检测值高者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率较低。结论老年女性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性下降,与绝经、HPV值及宫颈鳞柱交界未见因素相关。
钟森肖雨曹冬焱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下活检宫颈锥切人乳头瘤病毒
代谢组学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其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异常代谢相关的疾病。代谢组学是研究在生理、病理或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生物体内所有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的变化,反映生物体应对刺激的瞬时状态的学科,目前已经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研究中应用广泛。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在EC的筛查诊断、干预治疗、预后判断和监测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代谢组学在E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陈君宇曹冬焱
关键词:代谢组学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代谢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