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WW003)

作品数:15 被引量:168H指数:7
相关作者:熊沐清蒋勇军万姗刘霞敏张俊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诗学
  • 13篇认知诗学
  • 8篇文学
  • 4篇文学研究
  • 3篇文学批评
  • 2篇心智
  • 2篇涵义
  • 2篇分析方法
  • 1篇多模态
  • 1篇多维性
  • 1篇修辞
  • 1篇修辞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意义
  • 1篇言不尽意
  • 1篇言说
  • 1篇语篇
  • 1篇语言

机构

  • 13篇四川外国语大...
  • 4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10篇熊沐清
  • 3篇蒋勇军
  • 1篇蒋勇军
  • 1篇张俊凌
  • 1篇杨玉兰
  • 1篇刘霞敏
  • 1篇唐淑华
  • 1篇万姗
  • 1篇李佳
  • 1篇肖谊

传媒

  • 7篇外国语文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安徽商贸职业...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英语研究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知与发现”——认知诗学视野下的《屋顶丽人》
2017年
利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屋顶丽人》里的丽人及青年汤姆进行认知解读。在对丽人图形的分析过程中,去感知阅读的动态认知过程;伴随着阅读的动态认知过程,从汤姆图形那里发现作者是如何突显这一图形的。通过挖掘该小说中的认知理据,使其得以更充分的解读。
李佳
关键词:《屋顶丽人》
认知诗学的拓展与深化——《文本与心智:认知诗学和认知修辞学文集》述评
斯托克威尔提出的认知诗学基于人的涉身认知,通过解读阅读的认知过程来阐释文本意义,这种研究范式具有运用认知语言学或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即:把相关理论与方法用以解读文本,其主要路径是文体学研究取向。2012...
蒋勇军刘敏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认知修辞学文本阐释文本意义
认知诗学的“可能世界理论”与《慈悲》的多重主题被引量:36
2011年
认知诗学的"可能世界理论"有助于描述虚构世界的内在结构,分析文本的多重叙述层和叙述视点,发掘文本的多重主题、意蕴和审美价值。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莫里森的新作《慈悲》可以发现:作者以17世纪末殖民初期的北美为背景,探讨这一特定背景下由蓄奴制引发和激化的人性问题,但并没有依循传统的"主人—奴隶"叙事模式,也没有把叙述者或主人翁固定于某一特定个人,除奇数章外,所有偶数章的主角是不同的人物,各章自成一个可能世界,服务于不同的主题和叙事目的,讨论了蓄奴制、宗教、两性关系、姐妹情谊等多重主题,并通过"行走"和"设问"两个功能推进命题实现可能世界之间的连接与通达,使这部小说既具有史诗般的宏大和丰富思想蕴涵,又显著体现了审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熊沐清
关键词:认知诗学《慈悲》多重主题
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以《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段台词为例
认知诗学的母体学科是新兴的、庞大的认知科学,而不仅仅是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这种多学科性使它具有方法上的多维性。另一方面,认知诗学又沿袭了以往文学批评和文体学等学科中重视语言与细读的传统,兼收并蓄,因而它具有阐释优势,...
熊沐清
关键词:认知诗学夏洛克台词
认知文学批评的生成与发展——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二被引量:11
2016年
认知文学研究的生成期主要体现在认知诗学的成形和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机制两个方面,而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以探讨研究范式为主体。认知文学批评经历了其自身生成与发展的阶段后已经实现了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一方面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同时也为文学批评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熊沐清
关键词:认知诗学认知叙事学
文学批评的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一被引量:17
2015年
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它包括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文化研究等范式或流派。经过长期的孕育、发轫、生成和发展,现已衍生出认知生态批评、认知后殖民研究、认知酷儿理论、神经认知诗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文学达尔文主义等范式或方法,并已开始在一些国家进入学术体制,成为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或领域。
熊沐清
关键词:认知诗学
从人物的图形—背景分析再探《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小说的主题不在于爱情,而在于表现女性自我认知的过程以及抨击当时金钱至上的婚姻观。
刘霞敏万姗
关键词:《诺桑觉寺》主题意义
界面研究的涵义、学科意义及认知诗学的界面性质被引量:16
2013年
我们把界面研究视为多种跨学科研究的总称。界面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行型、衍生型、交织型。界面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有助于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化,还能够催生出新的边缘学科。认知诗学是具有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的交叉学科,这使它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熊沐清
关键词:涵义认知诗学
文学批评作为认知
文学批评本身具有认知的性质并且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认知形式。本文从文学批发展史的视角,结合相关经典文学理论与文本实例,对文学批评的认知属性进行阐释,探求认知文学批评的传统,并进一步结合认知诗学与认知文学发展史,分析当代文学...
肖谊
关键词:文学批评认知诗学
认知历史主义视阈下庞德的英美批评
2019年
庞德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一位领军人物,也是英美批评界颇具争议的一位诗人。文章从认知历史主义视阈分析庞德在英美的批评史,概述英美文学界对庞德的诗歌、诗歌理论、诗歌翻译等的批评,并阐释庞德及批评者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主体的具身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认知共性及其认知差异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避免因"晕轮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
蒋勇军
关键词:晕轮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