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2004217)

作品数:25 被引量:259H指数:9
相关作者:朱义年纪锐琳佟小薇梁美娜张学洪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9篇竹炭
  • 5篇尿素
  • 5篇包膜尿素
  • 4篇蔗渣
  • 4篇糖蜜酒精
  • 4篇糖蜜酒精废水
  • 4篇酒精废水
  • 4篇废水
  • 4篇甘蔗渣
  • 4篇氨氮
  • 4篇氨挥发
  • 3篇土壤
  • 3篇吸附剂
  • 3篇活性炭
  • 3篇
  • 3篇
  • 2篇氮肥
  • 2篇氮素
  • 2篇等温线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9篇桂林工学院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环境工程...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3篇朱义年
  • 10篇纪锐琳
  • 8篇张学洪
  • 8篇佟小薇
  • 8篇梁美娜
  • 7篇刘辉利
  • 6篇梁延鹏
  • 5篇王敦球
  • 5篇张爱莉
  • 4篇张志柏
  • 3篇曾鸿鹄
  • 2篇成官文
  • 2篇宫宇周
  • 2篇游少鸿
  • 2篇刘杰
  • 2篇覃鸿东
  • 2篇张华
  • 2篇王晓明
  • 2篇王双飞
  • 1篇王成贤

传媒

  • 8篇桂林工学院学...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应用化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环保科技
  • 1篇Agricu...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进行研究,寻找高效、廉价、生产工艺简单的包膜氮肥。[方法]以竹炭和高分子聚合物为包膜材料,制得2种不同包膜厚度的竹炭包膜尿素(BCCU);通过玉米的土壤淋溶试验、土壤氨挥发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自制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结果]竹炭包膜尿素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其氮素的29d累积淋出率比普通尿素低9.93%~16.27%;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氨挥发量显著低于普通尿素,降幅为16.66%~31.8%;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玉米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12.8%~24.1%和10.50%~16.99%。[结论]竹炭对尿素中氮素不仅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减少氮素的淋失和挥发,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纪锐琳朱义年张爱莉张学洪
关键词:竹炭包膜尿素利用率淋溶损失氨挥发
土壤固氮吸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究不同吸附剂对土壤的固氮吸附作用。[方法]通过室内和实地的吸附试验,研究不同吸附剂对土壤中氮素的固定作用。[结果]室内试验的3种吸附剂中,竹炭对氮的吸附能力最强,泥炭次之,沸石最低;吸附的氮素中,铵态氮所占的比例较大,硝态氮所占的比例较小。蔬菜地试验的4种吸附剂中,活性污泥对氮的吸附能力最强,泥炭和炭质页岩次之,竹炭最低。吸附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氮素的流失,对农业生产和水环境保护产生良好的效益。[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中氮吸附剂的选择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辉利佟小薇朱义年张学洪纪锐琳林炳营
关键词:固氮吸附剂土壤
二氧化锰对水中As(Ⅴ)的吸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初始砷浓度和pH值对二氧化锰吸附As(V)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锰对砷的吸附与pH有关,pH=2~6的弱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吸附砷的能力较强。当pH=2~4时,砷的吸附效率随pH的增加而减小,pH=4~6,吸附效率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在低初砷浓度(0.01~1mmoL/L)和相同pH条件下,吸附效率随砷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pH=3、pH=7和pH=12时,吸附等温线都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来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0.96。
梁美娜朱义年牛凤奇
关键词:二氧化锰吸附等温线
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7
2010年
通过实验研究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随着天然沸石粒径与投加量的减小,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在pH值中性时,去除效果最好;温度升高有利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
游少鸿佟小薇朱义年
关键词:沸石氨氮影响因素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被引量:20
2009年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活化剂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190g/L、活化时间60m in。所得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得率为30.3%,碘吸附值为1 070m g/g,亚甲基蓝吸附值(以0.1g吸附剂吸附的亚甲基蓝体积计)为15.0mL,达到了GB/T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碘吸附值1 000m g/g,亚甲基蓝吸附值9mL)。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活化剂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190g/L、活化时间60min。所得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得率为30.3%,碘吸附值为1 07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以0.1g吸附剂吸附的亚甲基蓝体积计)为15.0mL,达到了GB/T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碘吸附值1 0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9mL)。
张志柏朱义年刘辉利王敦球梁美娜梁延鹏
关键词: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氯化锌综合利用
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研究(英文)
2007年
[Objective] The study about the nitrogen releasing law of bamboo-charcoal coated urea and the biologic utilization effect was to find the coated urea with high efficiency,low price and simple production technology.[Method]Two kinds of bamboo-charcoal coated urea(BCCU)with different coating thickness were made by using bamboo-charcoal and macromolecule polymer as coating material.The experiments of soil eluviate,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corn field and potted plant of corn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nitrogen releasing law and the biologic utilization effect of self-made BCCU.[Result]The BCCU showed some slow-release capability and their accumulated nitrogen releasing rates in 29 d were 9.93%-16.27%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urea.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urea,the volatilization rate of ammonia in BCCU reduced to 16.66%-31.8%,the biomass of corn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rate increased by 12.8%-24.1% and 10.5%-16.99%,respectively.[Conclusion]Bamboo-charcoal in coated urea not only had some slow-release capability,but also had some adsorbability,which would reduce the eluviation and volatilization of nitrogen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from N pollution.
纪锐琳朱义年张爱莉张学洪
竹炭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包膜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竹炭和聚丙烯树脂为包膜材料,制得不同粘结剂、不同包膜厚度和不同竹炭含量的18种竹炭包膜尿素。通过溶解试验、溶出试验与氨挥发试验,研究了所制备的包膜尿素在水中溶解特征。结果表明,包膜效果最好的2种竹炭包膜尿素BCCU1(AbX)和BCCU2(AbY)的含氮量分别为42.3%和43.5%,包膜率分别为8.04%和5.43%。尿素经过竹炭包膜后,其氮素初期溶出率和氮素累积溶出率明显下降,竹炭包膜尿素BCCU1和BCCU2的氮素累积溶出率分别比尿素降低16.27%和9.93%。氨挥发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公斤土壤中施氮600mg和1000mg水平下,竹炭包膜尿素BCCU1和BCCU2的氨挥发损失量分别比尿素减少31.8%和19.3%,21.82%和16.66%;在2种施肥水平下,BCCU1的挥发量分别比BCCU2减少15.49%和6.19%。
曾鸿鹄纪锐琳王双飞朱义年张学洪王敦球
关键词:包膜尿素竹炭氨挥发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砷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4
2007年
用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相转移法和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铁,研究了制备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铁,颗粒均在100-300nm之间。用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的样品C和样品D具备典型α型Fe2O3的物相特征。吸附实验表明,合成的纳米氧化铁对砷(V)均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初始砷质量浓度为2mg/L,pH值在4.0-6.0的范围内,能使溶液中的砷含量降到0.01mg/L以下,且吸附速度快,平衡时间短。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在pH值为3.0、7.0和10.0时的最大砷吸附容量分别为30.96、30.58和17.06mg/g,与其他纳米氧化物相比,用此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对As(v)有较大的吸附能力,较普通块体氧化铁的吸附除砷性能更优。其吸附等温线能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确定系数R^2〉0.95。
梁美娜刘海玲刘树深朱义年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砷(V)
泥炭对磷吸附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吸附时间、磷初始浓度、pH值、温度、吸附剂量和盐度等因素对磷在泥炭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在泥炭上的吸附量在反应的初始阶段(0~2h)增加很快,此后趋于平缓;泥炭对磷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上升而吸附率下降;泥炭对磷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分配系数&和吸附量均降低;泥炭对磷的最大吸附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由Langmuir等温方程计算出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2380.95mg/kg(25℃)〉2008.03mg/kg(35℃)〉1848.42mg/kg(45℃);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加,吸附量下降而吸附率上升;盐度对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曾鸿鹄张爱莉佟小薇纪锐琳王双飞朱义年李峰玉正红
关键词:泥炭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氨氮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从炭化蔗渣的炭化温度和用量,吸附动力学、吸附温度,溶液的酸度、组成,吸附等温线及氨氮的存在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实验制备的炭化蔗渣吸附去除溶液中氨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接炭化法蔗渣吸附剂制备的最佳炭化温度为400℃;在初始氨氮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炭化蔗渣对氨氮的吸附量减少;炭化蔗渣吸附氨氮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常数K2=3.59g(/mg/min);当pH=9.20时炭化蔗渣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为10g/kg;在实验的pH范围内,pH=10时炭化蔗渣对氨氮的吸附去除最好;直接炭化法蔗渣吸附剂对氨氮吸附去除的最佳温度是40℃;pH为3.98~9.20时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
梁美娜朱义年刘辉利曾鸿鹄张志柏梁延鹏
关键词:甘蔗渣吸附剂氨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