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

作品数:164 被引量:910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顺立郭文硕樊后保冯丽贞宋建英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3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9篇桉树
  • 12篇树枝
  • 12篇桉树枝瘿姬小...
  • 12篇小蜂
  • 12篇焦枯病
  • 9篇葡甘聚糖
  • 9篇人工林
  • 9篇毛竹
  • 9篇魔芋葡甘聚糖
  • 7篇植物
  • 7篇绿竹
  • 6篇幼虫
  • 6篇栽培
  • 5篇动物群落
  • 5篇养分
  • 5篇育苗
  • 5篇扦插
  • 5篇种源
  • 5篇响应面
  • 4篇秃杉

机构

  • 70篇福建农林大学
  • 13篇福建省林业科...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福建林业职业...
  • 8篇福建省林业科...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 7篇宁德师范学院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三明市农业科...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广州城市职业...
  • 2篇福建省建瓯市...
  • 2篇惠安县林业局
  • 1篇福建林学院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龙岩学院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陈顺立
  • 8篇郭文硕
  • 7篇冯丽贞
  • 7篇樊后保
  • 7篇宋建英
  • 6篇张华峰
  • 6篇林捷
  • 6篇袁颖红
  • 6篇乐通潮
  • 6篇黄荣珍
  • 6篇刘文飞
  • 6篇汤行昊
  • 6篇谭小丹
  • 5篇庞杰
  • 5篇谭芳林
  • 5篇陈涵
  • 5篇林巧佳
  • 5篇李燕燕
  • 5篇陈奶荣
  • 5篇罗彩莲

传媒

  • 13篇福建林学院学...
  • 13篇福建林业科技
  • 7篇防护林科技
  • 6篇中国林副特产
  • 6篇中国森林病虫
  • 6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林业科学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5篇湿地科学
  • 5篇生物灾害科学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4篇亚热带农业研...
  • 4篇森林与环境学...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绿色科技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17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17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魔芋葡甘聚糖辍合物荧光特性研究
本文借助分子模拟技术,以魔芋葡甘聚糖分子为基础结构,通过研究魔芋葡甘聚糖和酪胺、异硫氰酸荧光素分子间的变化,确定了魔芋葡甘聚糖荧光辍合物制备最优条件,得到了处于能量最低稳定状态下魔芋葡甘聚糖荧光辍合物。并通过对魔芋葡甘聚...
赵菲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荧光流变学
文献传递
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特征特性及培育技术被引量:3
2017年
为丰富福建省沿海防护林的树种和沿海园林绿化树种,漳浦县2004年从台湾引种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对水黄皮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进行观察;2008年从引种的水黄皮上采集种子进行育苗,然后分别在漳浦县的滩塗地带造林试验和陆地园林绿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结果认为水黄皮既可用于营造沿海防护林,又适用于沿海陆地的园林绿化。同时,总结出的半红树植物水黄皮的育苗及造林技术可供生产上参考。
陈文山
关键词:水黄皮
朱砂根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朱砂根近几年作为观果花卉连年设施栽培,导致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经过多年试验探讨,该文总结了朱砂根枯萎病发生的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这是中国南方对朱砂根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廖柏林陈玉森陶萌春
关键词:朱砂根枯萎病症状
大豆基胶黏剂流变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大豆基胶黏剂流变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大豆基胶黏剂的流变性能,应该结合大豆基胶黏剂的改性方法,对在不同改性条件下大豆基胶黏剂的流变性能进行多元分析,同时通过改进测量仪器,结合微观分析和仪器分析,表征大豆基胶黏剂的结构和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大豆基胶黏剂的改性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郑培涛陈奶荣魏起华林巧佳
关键词:改性方法流变性能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对闽南山区不同林龄(2、3、4、5、6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林木生物量采用标准木法,林下植被和地被物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分别为45.14、69.22、92.20、111.82、175.09t/hm2,其中树干占的比例最大(44.5%~60.4%),细根最小(0.2%~0.6%);各林龄尾巨桉生产力依次为22.86、26.07、32.63、32.70、46.69t/(hm2·a),叶的生产力随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5308.83、7201.62、5676.47、4033.42、9183.13kg/hm2,其中灌木生物量在3年生时最大,为2121.89kg/hm2,而草本生物量在6年生时最大,达到1062.19kg/hm2;不同年龄尾巨桉地被物现存量大小表现为6年生>3年生>5年生>2年生>4年生,2~5年生时未分解层现存量小于分解层,6年生时则是分解层现存量小于未分解层。
李燕燕樊后保刘文飞黄荣珍袁颖红苏兵强廖迎春
关键词:尾巨桉生态系统生物量林下植被地被物
桉树焦枯病发病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桉树焦枯病病原菌主要以子实体或菌丝在落叶和林下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主要从新叶背面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以自然孔口为主.病害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始发,高峰期一般出现在7和8月份,9月份病情逐渐和缓,进入11月后天气逐渐变冷,气温开始下降,降雨量减少,至11月中旬左右病害停止发展.该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病程度.
郑美珠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发病规律
福建省绿竹害虫记述被引量:3
2013年
以名录形式列出了福建省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害虫2纲6目23科38种的名称、危害、寄主及分布,为控制绿竹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基础资料。
詹祖仁魏开炬张龙华郑宏张春兰童文钢
关键词:绿竹害虫
“马可”百合组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以“马可”百合(Lilium bulbiferumcv.‘Marco Polo’)鳞片为起始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水平来诱导“马可”百合产生小鳞茎。结果表明:“马可”百合的诱导可由外植体直接产生小鳞茎而分化成苗。诱导“马可”产生小鳞茎的最佳外植体为鳞茎内部的鳞片,将其作为不切开处理,并以鳞片远轴面紧贴培养基的方式进行接种,在MS+6 BA(1.0 mg/L)+IBA(0.3 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其平均分化系数达2.52。“马可”百合最佳扩繁增殖培养基为MS+6 BA(0.3 mg/L)+IBA(0.3 mg/L),小鳞茎的增殖系数可达2.60。采用1/2 MS+6 BA(0.3 mg/L)+IBA(0.7 mg/L)的培养基对“马可”进行生根培养,根条数可达8.0,生根率为100%。“马可”生根苗应用质量分数为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移植于河泥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7∶3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
宋建英叶建仁
关键词:鳞片激素处理
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资料,比较和分析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5种管理措施下群落林下层和竹冠层的共有物种分布特征,以及害虫与天敌功能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撂荒林比较,其余管理措施因破坏了林下栖境而不同程度地减少了2个林层间的天敌共有物种,这些减少的共有物种多属于蜘蛛目和膜翅目天敌,从而削弱了林层间的天敌互补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是毛竹叶部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各项管理措施实施时,适度保留部分林下植被,有助于竹林的丰产培育和强化群落的自然控害潜能。
张飞萍尤民生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群
基质和生根剂浓度对树参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以当年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参木质化枝条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和植物生根剂浓度对树参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生根剂浓度和浸泡时间长短对树参扦插繁殖生根有显著影响,基质对树参扦插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生根剂的浸泡时间,生根剂的浓度影响最小。最佳组合为100%黄土、生根剂浓度为500mg/L和浸泡时间60min。
谢荣樟
关键词:扦插生根基质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