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61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马创冯瑜杜芳娟朱竑薛熙明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散居族群婚姻圈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形成机制--贵州坡帽仡佬族案例被引量:3
- 2013年
- 婚姻圈作为民族社会建构的重要机制,以及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对其现况及未来的研究关乎散居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大计。采用口述史、深度访谈法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贵州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经历了族内异地通婚——族内本地通婚与近邻异族通婚——族内本地、近邻异族与异地异族通婚并存等几个阶段的演化。在传统农业社会,散居族群经历了居住、社会和教育多重隔离,通婚受族群性影响,以异地族内通婚为主;而在长期散杂居过程中,族际之间的长期接触融合,其婚姻圈又产生空间近邻性效应,异族通婚开始出现;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一体化使散居族群的婚姻场域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远距离通婚,族群性与空间近邻性效应开始减弱。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演化反映了散居族群与主体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但散居族群尚无独立发展的力量。当随着族群内部原有稳定性的打破,族群语言、文化习俗如何保留,族群认同如何维系等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婚姻圈变化之研究视角,关注全球化影响下少数族群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问题,是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研究领域新的尝试。
- 杜芳娟朱竑
- 关键词:散居仡佬族婚姻圈空间结构
- 泰国北部华人穆斯林身份认同的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探讨了近现代以来泰国华人穆斯林的身份认同的变化,旨在阐明泰国华人穆斯林群体不能简单地被归为一个同质化的群体,对此类人群的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地方或国家的层面上,华人穆斯林在所处社会中的"同化"问题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 合富祥冯瑜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创造与保持——帕西傣春节习俗形成探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文化适应是移民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帕西傣在适应傣族文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汉族春节作为自己的节日,在节日中,通过宴请傣族朋友,偿还了傣历新年中傣族对他们的盛情款待;并且通过节日,加强了族群凝聚力,彰显了与傣族不同的族群身份。
- 马创
- 关键词:帕西傣春节文化适应文化创造
- 回族移民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机制研究——以滇西北龙村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对穆斯林移民的既有研究往往将移民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其与外部力量的空间关系,相对忽视了其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内部的差异性。通过对滇西北一个回族村落龙村的案例研究发现,该村的宗教社会空间经历了繁盛、消亡、多元融合、复兴和分裂的多个阶段,其空间演化机制表现为:因避乱迁移而致的空间分隔;因与多民族通婚混居而引起的空间融合;因族群认同、缅怀祖先和旅游发展需要而诱发的空间重构;因信仰认知不同而导致的空间分裂。
- 薛熙明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