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AbJG305)

作品数:7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段永亮郎丽华张连城廖明球赵家章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节能
  • 2篇节能环保产业
  • 2篇环保
  • 2篇环保产业
  • 2篇城市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拖累
  • 1篇周期
  • 1篇满意度
  • 1篇满意度提高
  • 1篇贸易利益
  • 1篇贸易模式
  • 1篇节能环保
  • 1篇节能减排
  • 1篇经济周期
  • 1篇经济周期规律
  • 1篇活质量
  • 1篇福利
  • 1篇本轮

机构

  • 6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张连城
  • 2篇段永亮
  • 2篇郎丽华
  • 1篇张自然
  • 1篇袁富华
  • 1篇廖明球
  • 1篇赵家章
  • 1篇赵家章

传媒

  • 4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生活成本拖累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12)被引量:16
2012年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于2011年首次发布了中国30个城市生活质量指数。2012年研究中心对城市生活质量继续进行调查。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得出了35个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客观指数以及各项细分指数。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总体水平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两个"反差"依然存在;高生活成本拖累了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房价上涨预期成为城市生活成本继续上升的隐忧;城市规模过大可能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总体上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有效遏制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稳定房价和物价水平,管理好通胀预期,控制过大的城市规模,这些都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张连城赵家章张自然
关键词:城市生活质量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从研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出发,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的目标、内容和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机制、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3个方面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进行了创新设计。
段永亮
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
基于“节能减排”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是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已有投入产出模型是将节能和减排分别研究的,研究节能编制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减排编制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本文试图将节能和减排同时纳入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研制基于"节能减排"的投入产出模型,即设计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和模型体系。主要工作是将原有的经济投入产出表的中间投入分成三部分,即其他投入、能源投入、环境投入,再将未达标排放的虚拟费用从增加值中扣除放入环境投入中。这样,原有投入产出表的第Ⅰ、Ⅱ象限均分成其他产品、能源产品、环境产品三部分,第Ⅲ象限为调整增加值。该模型可从调整产业结构的层面研究节能减排问题。
廖明球
关键词:节能减排
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节能环保产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恶化之间矛盾的关键。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目前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发展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段永亮
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SWOT分析法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反差--中国30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被引量:19
2011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课题组。基于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体系设计,运用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和统计方法,课题组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生活质量指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城市生活质量总指数和各个分项指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反差。我们认为,在未来继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张自然张自然赵家章
关键词:城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本轮经济周期的波长和政策冲击被引量:5
2012年
2010年,中国经济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均呈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步入经济扩张期;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美国经济的回调,世界经济呈现复苏乏力态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出现了回落。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回落到8.1%,第二季度进一步下降到7.6%。我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二次回落?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政府应该做出怎样的政策选择?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影响中国本轮经济周期波长的政策因素,探讨中国未来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政府的政策取向。
郎丽华张连城
关键词:经济周期规律
现阶段粗放型贸易模式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现阶段的贸易模式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即以增加要素投入并带动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和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这种粗放型特征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中国现有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因此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必然性,在现阶段对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贸易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尽管我国当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转变贸易模式的条件,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和贸易模式转变的政策加以引导。因此,转变贸易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
郎丽华张连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