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1005)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震宇杨柏柳郭淑丽梁晓宁许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妇科
  • 2篇妇科手术
  • 2篇妇科外科手术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治疗
  • 1篇预防下肢深静...
  • 1篇预防性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手术患者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震宇
  • 2篇郭淑丽
  • 2篇杨柏柳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有高危因素的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性血栓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血栓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5年9月1日~2006年2月28日问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143例有高危因素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问歇性气囊加压(IPC)组(47例)、低分子肝素(LMWH)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无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LDVT预防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IPC组患者LDVT的患肢发生率为6%(6/94),LMWH组为1%(1/96),对照组为18%(17/96),IPC组和LMWH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PC组与LMWH组比较,差异则尢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现LDVT的时间以术后3~4d时最多,为12条下肢;ICP组以术后5d时最多,为4条下肢;LMWH组仅1条下肢发生LDVT,于术后5d时发现。IPC组术后3~4d时LDVT的发生率为1/6,LMWH组为0,对照组为71%(12/17),IPC和LMWH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PC组患者预防性血栓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LMWH纽仅1例术后阴道残端出现少量出血,尤手术切口出血及出血倾向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开腹手术及恶性肿瘤为影响LDVT预防效果的相关困素(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对有高危冈素的患者予预防性血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并延迟其术后LDVT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高龄、开腹手术及恶性肿瘤为影响LDVT预防效果的相关因素。
杨柏柳张震宇郭淑丽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妇科外科手术
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研究采取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与低分子肝素(LMWH)等预防措施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妇科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IPC与LMWH预防后,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应用IPC与LMWH预防后,抗凝血酶-III(AT-II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LMWH使术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IPC与LMWH可以改善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杨柏柳张震宇郭淑丽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