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804036)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姜文龙丁桂英欧阳新华曾和平汪津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主题

  • 19篇发光
  • 17篇电致发光
  • 17篇有机电致发光
  • 17篇发光器件
  • 16篇电致发光器件
  • 16篇有机电致发光...
  • 10篇OLED
  • 5篇亮度
  • 4篇配合物
  • 4篇金属
  • 4篇金属配合物
  • 4篇空穴
  • 4篇黄色
  • 4篇白光
  • 3篇机电
  • 3篇
  • 2篇电子注入
  • 2篇阻挡层
  • 2篇咔唑
  • 2篇敏化

机构

  • 24篇吉林师范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琼台师范学院

作者

  • 23篇姜文龙
  • 13篇丁桂英
  • 8篇曾和平
  • 8篇欧阳新华
  • 8篇汪津
  • 8篇高永慧
  • 7篇韩强
  • 5篇常喜
  • 5篇王广德
  • 5篇黄涛
  • 5篇张刚
  • 4篇丛林
  • 4篇王立忠
  • 4篇孟昭晖
  • 3篇孙继芳
  • 3篇孟凡超
  • 3篇王艳玲
  • 3篇路莹
  • 3篇刘淑杰
  • 3篇赵雷

传媒

  • 7篇光电子.激光
  • 4篇半导体光电
  • 3篇液晶与显示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固体电子学研...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磷光敏化和空穴阻挡层提高白光OLED性能
2010年
利用磷光敏化和BCP的空穴阻挡作用,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15nm)/NPBX(20nm)/rubrene(0.2nm)/NPBX(5nm)/CBP∶6%Ir(ppy)3∶15%ADN(30nm)/BCP(10nm)/Alq3(25nm)/LiF(0.5nm)/Al的有机白光器件。器件在电压为7V的情况下,最大发光效率达到5.80cd/A,在12V的电压下最大亮度达12395cd/m2,色坐标为(0.30,0.30),接近白光等能点(0.33,0.33),比非敏化器件最大发光效率3.10cd/A(7V)和最大亮度10390cd/m2(12V)及非敏化不加空穴阻挡层BCP的器件最大发光效率2.13cd/A(8V)和最大亮度8852cd/m2(12V)的性能提高很多。
丁桂英姜文龙韩强张刚黄涛高永慧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敏化空穴阻挡层
基于Firpic发光的高效率蓝色有机发光器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充分利用发光层中主客体间的能量转移和空穴阻挡层(HBL)的空穴阻挡作用,制作了结构为ITO/m-MTDATA(25 nm)/NPB(15 nm)/Ir(ppz)3(10 nm)/Simcp:Firpic(30 nm,6%)/HBL(35 nm)/LiF(1 nm)/Al(200 nm)的高效率蓝光器件,研究了3种类型的HBL对蓝光器件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OMO能级较低的BCP是性能最好的空穴阻挡材料,以其为HBL,当厚度为35 nm时,8 V电压下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4.57 cd/A。
王广德刘铁功张刚赵雷姜文龙李同张天瑜谢文法
关键词:电流效率
通过改变电子传输层TPBi的厚度获得高效率的有机电致蓝色磷光发射
2015年
文章讨论了通过改变电子传输层TPBi的厚度,使结构为ITO/Mo O3/NPB/MCP:Firpic/TPBi/Li F/Al的有机电致蓝光器件的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实验过程中,使Mo O3、NPB、MCP:Firpic层的厚度分别固定在10、40、30 nm不变,改变TPBi的厚度,使TPBi的厚度分别取35、40、45、50、55 nm.研究发现,当TPBi厚度为45 nm时,在不同电流密度的情况下,器件的电流效率均较大,在电流密度较低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6.9 cd/A.这一结果表明了载流子的注入平衡仍是提高器件发光效率的有效手段.
姜文龙刘秭君田小翠高红岩康志杰刘楷鹏
关键词:电子传输层
选择不同主体材料改善有机电致红光器件性能
2011年
文章讨论了分别利用(4,4,-bis-triphenylsilanyl-biphenyl)BSB;(1,4-bis(triphenyllsily)benzene)UGH2;(1,3-bis(9H-carbazol-9-yl)benzene)MCP三种不同的主体材料制备有机电致红光器件.所用的器件结构为:ITO\Meo-TPD(30 nm)\NPB(20 nm)\MCP:Ir(piq)3(5%:20 nm)\BCP(5 nm)\TPBi(40 nm)\LiF(1 nm)\Al,主体材料为MCP时,主客体之间的LUMO能级之差较小,该组器件的亮度最大,当外加电压达到16 V时,器件的发光亮度为4514cd/m2.当以BSB为主体材料时,主客体之间的的HOMO能级之差ΔH较大,器件的漏电流较小,相应的发光效率较高,当电压为7 V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3.30 cd/A.
刘淑杰高永慧王艳玲姜文龙
关键词:能级
物联网智能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被引量:22
2018年
在物联网环境下进行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采集,提高数据检测和诊断分析能力,提出基于动态增益控制和DSP高速信号处理的物联网智能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微机总线技术进行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主要包括DSP处理器和PCI总线两大功能模块设计,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基阵由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无线监测节点组成,设计收发转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实现采集数据的信号放大和数/模转换。采用动态增益控制方法实现采集数据的放大和滤波处理,基于DSP信号处理器进行自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物联网智能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采集,能实现持续的大于15 MB/s的实时数据采集和记录,总线持续数据传输速率超过20 MB/s,峰值传输速率也可超过33 MB/s,满足实时记录无线节点自动监控数据的需求。
蔡泽利谭振江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节点监控数据DSP数模转换
基于MCzHQZn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010年
通过结构为ITO/2T-NATA(20nm/NPBx(2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20nm)/LiF(0.5nm)/Al、ITO/2T-NATA(3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30nm)/LiF(0.5nm)/Al和ITO/2T-NATA(20nm/MCzHQZn(30nm)/NPBx(16nm)/BCP(10nm)/Alq3(25nm)/LiF(0.5nm)/Al的3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证明了MCzHQZn既具有空穴传输特性,又具有较好的发光特性。MCzHQZn在器件1中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16V时达到3692cd/m2,电压13V时的最大效率为0.90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564nm;MCzHQZn在器件2中既作发光层又作空穴传输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3V时达到1929cd/m2,电压12V时的最大效率为0.57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也为564nm;MCzHQZn在器件3中作空穴传输层,由NPBx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4V时达到3556cd/m2,电压9V时的最大效率为1.08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444nm。
王广德姜文龙丁桂英黄涛高永慧欧阳新华曾和平
基于FHQZn发光的新结构有机黄光器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一种新型材料(E)-2-(2-(9H-fluoren-2-yl)vinyl)quinolato-Zinc(FHQZn)制备了一种新结构的黄光OLED,器件的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4,4′,4″-{N,-(2-naphth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2T-NATA)(15nm)/FHQZn(xnm)/4,4′-bis(2,2′-diphenylvinyl)-1,1′-biphenyl(DPVBi)(20nm)/2,2′,2″-(1,3,5-phenylene)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e-(TPBi):6%fac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Ir(ppy)3)(45nm)/LiF(0.5nm)/Al,FHQZn作空穴传输层和黄色发光层,DPVBi作空穴阻挡层,TPBi中掺杂Ir(ppy)3作电子传输层;研究了发光层FHQZn的厚度对该器件的发光性能的影响。当FHQZn厚度x=25时,得到了效率和亮度最大的黄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1.31cd/A(at13V),最大亮度为5705cd/m2(at14V),此时色坐标为(0.4,0.5516)。
丁桂英姜文龙黄涛高永慧孟昭辉欧阳新华曾和平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MgF_2缓冲层对蓝光OLED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提高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性能,将MgF2缓冲层插入ITO阳极与空穴传输层NPB之间,通过优化MgF2的厚度,制备了结构为ITO/MgF2(x nm)/NPB(50nm)/DPVBi:DSA-ph(30nm)/Alq3(30nm)/LiF(0.6nm)/Al(100nm)的高性能蓝光器件。实验结果表明,MgF2厚为1.0nm时,器件性能最佳,对应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5.51cd/A,最大亮度为23 290cd/m2(10.5V),与没有MgF2缓冲层的标准器件相比,分别提高47.3%和25.2%。对ITO表面的功函数测量结果表明,MgF2缓冲层可以有效修饰ITO表面,降低ITO与NPB之间的势垒高度差,改善空穴的注入效率,从而导致电子和空穴的注入更加平衡,激发机制更高效,实现了高性能的蓝光发射,为实现高效而稳定的全彩显示和白光照明奠定了基础。
刘春玲侯雪怡孙继芳路莹姜文龙
关键词:发光效率蓝光
室温下磁场对基于Alq_3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制备了ITO/NPB/LiF/Alq3/LiF/Al的器件,测量了该组器件效率和亮度的磁效应.结果表明,在50mT磁场中,当LiF缓冲层厚度为0.8nm时,器件的效率最大增加了12.4%,磁致亮度最大变化率17%.同时,制备的磷光器件ITO/NPB/LiF/CBP:6wt%Ir(ppy)3/BCP/Alq3/LiF/Al,在50mT磁场作用下,当LiF缓冲层的厚度为0.8nm时,器件的效率最大增加12.1%.在Alq3的荧光器件中,由于发光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了塞曼效应,超精细耦合作用减弱,单重态的极化子对向三重态的极化子对的转移受到了抑制,从而使单重态激子的数量增加,发光增强;与荧光器件类似,在Ir(ppy)3的磷光器件中,效率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荧光主体材料CBP在磁场的作用下单重态激子数量增加,而间接的导致了磷光材料系间窜越现象的加剧所引起的.
姜文龙丛林孟昭晖汪津韩强孟凡超王立忠丁桂英张刚
关键词:有机发光磁场
加CdS薄层的有机电致磷光白光器件性能的优化
2014年
采用CBP和MCP做主体,分别掺杂磷光铱配合物Ir(piq)2(acac)和FIrpic作为红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研究了红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的位置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得出结构为ITO/2T/NPB/MCP∶Firpic/CBP/CBP∶Ir(piq)2(acac)/Bphen/CdS/LiF/Al的器件性能较好。当CdS的厚度为0.1nm,电流密度为161mA/cm2时,器件的最大效率比不加CdS的器件的最大效率提高了1.42倍。亮度也有较大提高。在电流密度为225mA/cm2(电压为17.5V)时,最大亮度为20 890cd/m2,比不加CdS的器件的最大亮度16 610cd/m2高出4 280cd/m2。
姜文龙孙继芳路莹田小翠刘姊君张刚常喜汪津丁桂英
关键词:电子注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