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

作品数:580 被引量:5,276H指数:36
相关作者:陈存及何保昌陈法林李嵩陈山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1篇医药卫生
  • 233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22篇理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8篇细胞
  • 31篇肿瘤
  • 29篇蛋白
  • 23篇基因
  • 21篇口腔
  • 18篇免疫
  • 17篇血管
  • 16篇栽培
  • 15篇细胞癌
  • 13篇鳞状
  • 13篇鳞状细胞
  • 13篇鳞状细胞癌
  • 12篇杉木
  • 12篇种源
  • 10篇肝癌
  • 9篇血压
  • 9篇胰岛
  • 9篇生物量
  • 7篇种群
  • 6篇血清

机构

  • 15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9篇福建农林大学
  • 55篇福建省农业科...
  • 33篇福州大学
  • 28篇福建省林业科...
  • 2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7篇福建省立医院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0篇福建省林业厅
  • 8篇福建省肿瘤医...
  • 8篇厦门大学
  • 7篇福建省气象局
  • 7篇集美大学
  • 6篇莆田学院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福建省人民医...
  • 5篇福建省水产研...
  • 5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9篇陈存及
  • 19篇何保昌
  • 15篇林李嵩
  • 15篇陈法
  • 13篇陈山虎
  • 12篇邱宇
  • 12篇卢友光
  • 12篇林建新
  • 12篇卢和顶
  • 11篇童川拉
  • 11篇蔡琳
  • 11篇刘芳萍
  • 11篇黄江峰
  • 10篇高凌云
  • 8篇郑蓉
  • 8篇洪伟
  • 7篇林其昌
  • 7篇陈公平
  • 6篇曲军英
  • 6篇江忠清

传媒

  • 78篇福建医科大学...
  • 44篇福建林学院学...
  • 28篇福建农业学报
  • 19篇福建林业科技
  • 18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植物资源与环...
  • 7篇福建农业科技
  • 7篇海峡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福建茶叶
  • 5篇应用化工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林业科技开发
  • 4篇福州大学学报...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29篇2006
  • 107篇2005
  • 79篇2004
  • 98篇2003
5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市5岁儿童乳龋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乳牙龋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 848名福州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对影响乳牙龋发生的社会和行为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乳牙龋与多种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母亲妊娠和分娩情况、婴幼儿期患病和服药情况、喂养情况、口腔卫生情况、就医行为及母亲的口腔健康知识情况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高、足月生产、母亲自然分娩、母亲分娩年龄较大、每天吃零食次数少和经常检查牙齿是儿童乳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应作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冯岩李威卢友光
关键词:龋齿儿童
几种鲍壳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本研究对九孔鲍和皱纹盘鲍鲍壳的几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 ,对这两种鲍不同鲍龄鲍壳的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这两种鲍鲍壳在总氮和磷含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磷、铁。
邱澄宇
关键词:贝壳化学组成
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从茶秆竹竹鞭垂直分布、不同年龄竹鞭芽变化及竹鞭年活动周期探讨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 ,结果表明 :茶秆竹竹鞭总体分布较浅 ,2 - 3龄鞭萌动芽、笋芽量最多 ;竹鞭年生长活动周期为 4~ 11月份。
陈达苏金德林丽娜郑蓉郑维鹏
关键词:茶秆竹竹鞭
环境因素对闽南山地栽培橄榄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赖银华
关键词:山地栽培橄榄建园
p16、p53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 p16、p5 3和癌基因 c- erb B- 2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16、p5 3和 c- erb B- 2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结果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呈下降趋势 ,异型增生和胃癌中 p1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 (P<0 .0 5 ) ,p16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5 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异型增生 (P<0 .0 5 ) ,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c- erb B- 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结论 p16、p5 3和 c- erb B- 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协同促进的作用。检测 p5 3和 c- erb B-
黄扬陈丽英高美钦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减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总结 13例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后的近期处理经验 ,着重探讨肺减容术后近期并发症中肺漏气和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共施行了 13例电视胸腔镜 (8例附加胸壁小切口 )肺减容术 ,其中单侧 9例 ,双侧 4例。术中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一侧肺容积的 2 0 %~ 30 %。结果  13例病人均于术后 15~ 41d康复出院。病人的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中 3例术后出现肺漏气 ,3例出现肺部感染 ,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术中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技巧 ,术后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 ,能使病人早日康复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涂远荣林敏陈益光林建东李旭
关键词:肺减容术胸腔镜小切口手术肺漏气肺部感染
被动吸烟与福建地区舌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福建地区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和同期社区对照人群686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18岁前及18岁后被...
鄢灵君何保昌陈法黄江峰刘芳萍胡志坚林李嵩何斐蔡琳
关键词:舌癌被动吸烟
文献传递
被动吸烟与舌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a: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I.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9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鄢灵君何保昌陈法黄江峰刘芳萍刘凤琼邱宇林李嵩蔡琳
关键词:舌肿瘤烟草烟污染病例对照研究
福建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通过对永安和龙海绿竹不同种源含水率与持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呈正相关。林冠层持水量随生物量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地下部分持水量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居二者之间。永安试验点各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与持水量高于龙海试验点,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也高于龙海,但持水量低于后者。永安试验点的①、⑤、②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③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较大,持水量较高,永安试验点的⑧号种源,龙海试验点的④号种源2个指标均较小,林下植被与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与持水量则较高。
郑维鹏方镇坤陈良喜郑蓉郑品光
关键词:绿竹种源含水率持水量生物量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组颅神经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外照射技术治疗鼻咽癌时后组颅神经的最大剂量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以指导鼻咽癌放疗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1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上分别设计3种常规外照射计划(A计划:先用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36Gy,再用面颈联合野缩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14Gy;B计划:先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36Gy,再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照射14Gy;C计划:应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照射50Gy。3种计划最后都用耳前野加量照射至鼻咽72Gy),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颈动脉鞘的最大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的区别。根据颈动脉鞘的NTCP来估计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RILCN)的发生概率。结果由TPS发现耳前野与全颈切线野在颌下重叠,形成高剂量区。A、B、C3种放疗计划颈动脉鞘最大剂量的均数向量分别为xA=(77.72,76.85)′、xB=(83.89,83.78)′和xC=(105.97,106.1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5.003,P<0.01);3种计划NTCP的均数向量分别为xA=(36.4,35.0)′、xB=(52.2,49.6)′和xC=(94.8,95.0)′,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F=36.901,P<0.01);而且3种计划的最大剂量和NTCP两两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应用A计划时颈动脉鞘的最大剂量和NTCP最低,C计划的最高。结论使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时,在颌下区的重叠会增加颈动脉鞘的最大照射剂量和NTCP,有可能增加鼻咽癌放疗后RILCN的发生概率。建议停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的照射方式。
潘建基洪金省张瑜
关键词:鼻咽肿瘤颅神经放射治疗剂量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