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006)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朱大龙胡云沈山梅杨东辉童国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淀粉样蛋...
  • 2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胆固醇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血红蛋白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胆固醇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作者

  • 5篇朱大龙
  • 3篇杨东辉
  • 3篇沈山梅
  • 3篇胡云
  • 3篇童国玉
  • 2篇周士海
  • 2篇徐伟
  • 1篇李莉蓉
  • 1篇王静
  • 1篇潘佳佳
  • 1篇冯文焕
  • 1篇卢海
  • 1篇王维敏
  • 1篇毕艳
  • 1篇黄洪
  • 1篇胡丽敏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初诊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终点事件相关。试验拟验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初诊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06/2007-06本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男114例,女73例;平均年龄(51±1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7±4.7)kg/m2。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既往已存在心血管疾病者。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根据眼底照相检查结果,将所有受检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进行统计分析。②试验方法及评估:所有患者询问一般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显效因素。结论:单因素回归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他4项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这些因素未进入主效基因模型。
卢海王维敏胡云沈山梅周士海冯文焕朱大龙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IL-6、8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和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AA(1mg/L、10mg/L)、辛伐他汀(5μmol/L、10μmol/L)处理HUVEC 8h、24h后抽提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6、IL-8 mRNA的表达。结果A-SAA能显著促进HUVEC IL-6、IL-8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1)。辛伐他汀可降低A-SAA对HUVEC IL-6和IL-8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A-SAA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IL-6、IL-8的表达和分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辛伐他汀可减低A-SAA对内皮细胞IL-6和8的促分泌作用而发挥其抗炎、抗AS的作用。
徐伟童国玉周士海杨东辉朱大龙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辛伐他汀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糖化血红蛋白切点和糖调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HbAlc的可能切点和糖调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江苏地区既往无糖尿病、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而接受筛查的受检者397名,男217名,女180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l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以OGTT诊断糖尿病时HbAlc对应的可能切点。结果根据200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糖尿病233例,空腹血糖受损(IFG)24例,糖耐量受损(IGT)40例,糖调节异常(IGR)62例,糖耐量正常(NGT)38例。ROC曲线提示,以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为6.1%(敏感性80.25%,特异性71.30%);以FBG≥6.3mmol/L或HbAlc≥6.1%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85%和59.76%;以FBG≥6.3mmol/L且HbAlc≥6.1%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52%和89.63%。结论FBG≥6.3mmol/L或HbAlc≥6.1%者仍应行OGTF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胡丽敏毕艳李莉蓉胡云沈山梅杨东辉朱大龙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
PPARδ基因+294T/C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δ+294T/C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地区汉族人群346例(其中MS组118例,非MS组228例),应用Touch-down PCR检测PPARδ+294T/C基因变异,并检测入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MS组PPARδ+294CC型者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TT型者(P<0.05),并且携带C等位基因(TC+CC)者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低于TT型者(P<0.05);在非MS组中携带C等位基因(TC+CC)者LDL-C/HDL-C比值高于TT型者(P<0.05)。结论PPARδ基因+294T/C变异与MS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TG水平升高和非MS患者血脂谱紊乱有关。
王静阿孜古丽.买合买提童国玉沈山梅黄洪杨东辉朱大龙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37例)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12例)。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又分为治疗组(22例,辛伐他汀治疗12周)和未治疗组(15例)。于随访12周后空腹抽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炎症细胞因子。结果(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与SAA和白细胞介素(IL)6显著正相关(P<0.01)。SAA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比较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无显著相关性。SAA与TG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和载脂蛋白A-I(ApoA-I)显著负相关(P<0.01)。hsCRP、TNF-α和脂联素与血脂各成分之间没有相关性。(2)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TNF-α、SAA和IL-6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而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TG显著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hsCRP、TNF-α、SAA明显下降(P<0.01),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HDL-C上升(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AA明显升高。SAA与肥胖和HDL-C显著相关。
胡云徐伟潘佳佳童国玉朱大龙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