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234)
-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凤华胡笑羽叶红燕张玉婷刘书培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决策框架和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决策框架和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方法: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罐子任务的决策框架:积极框架,消极框架)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1促进定向者在积极框架及消极框架下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没有显著性差异;预防定向者亦如此。2在积极框架下,预防定向者比促进定向者更规避模糊;在消极框架下,两者都寻求模糊。结论:决策框架在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 张凤华方侠辉刘书培
- 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再探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系统的探讨人们在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选取经典的选择任务、出价任务(WTP和WTA)、交易任务(模糊交易风险和风险交易模糊),在得、失两个领域对人们的决策偏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选择任务中,在赢钱情境下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厌恶偏好,而在输钱情境下却没有这种明显的偏好;WTP和WTA任务中,输、赢情境下,被试对风险备择项和模糊备择项给出的价格都是WTA>WTP;交易任务中,输、赢不同的情境下被试的决策偏好不同。结论:任务类型会影响被试的决策偏好,损失的厌恶、预期的后悔、对概率信息的归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述结果。
- 张凤华
- 关键词:禀赋效应
- “洗”出来的效应: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作用方向不同的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身体清洁与道德洁净"的隐喻联系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基于清洁启动与道德判断的关联性研究,身体清洁与道德判断存在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即清洁启动之后是更为严苛还是更为宽松。文章从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作用方向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和分析了以下5个潜在的因素:清洁启动前的初始情绪状态、不同清洁操纵方式、道德事件行为主体、道德事件类型及中介(道德自我意象、政治立场等)或调节变量(强迫倾向、完美人格、思维类型等),认为未来研究不仅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也应该重视清洁启动操纵上的规范化,同时关注清洁启动对特殊群体的作用(如罪犯、法官等)及注重文化上的适用性。。
- 张凤华叶红燕
- 关键词:道德判断概念隐喻
- 基于努力决策任务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缺失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国外运用基于努力决策任务,与阴性症状量表和访谈相结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特别是动机缺失进行研究。本文从基于努力决策任务出发,重点介绍该任务范式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缺失评估中的最新研究,并从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脑神经科学三个维度,阐述动机缺失的认知神经机制,论文结尾讨论了该任务范式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其他患者动机缺失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李光涛张凤华李纾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被引量:6
- 2015年
- 模糊决策是特殊、复杂的风险决策,还是一种独立的决策类型,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的f MRI研究分别得出了不同结论,但大多数证据支持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存在分离,模糊决策有其独特的决策机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基因技术,采用IGT和GDT任务范式,通过网络成瘾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对比研究,去探索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分离;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磁共振技术,采用IGT范式和选瓶任务范式,研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并从临床角度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该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拓广模糊决策的研究领域和视野,对理解人类在模糊情境下的决策机制以及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临床上成瘾人群、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以及现实中企业和个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张凤华张玉婷向玲胡竹菁
- 关键词:模糊决策认知神经科学
- 爱荷华博弈任务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爱荷华博弈任务作为一种经典的模糊决策范式,常被用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该任务范式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逐渐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爱荷华博弈任务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综合征、物质依赖、进食障碍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对其他临床领域有借鉴作用,并指出了该任务范式的局限及未来发展前景,使研究者对此予以积极关注。
- 张凤华李光涛李光涛胡笑羽
- 关键词:模糊决策
- 行为决策中承诺升级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承诺升级是指面对负反馈信息时,人们仍然坚持之前的错误行为。除了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自我辩解理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等早期理论外,最新又提出了查询理论和基于叙述的决策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同影响因素一样,它们都是从评估和目标(动力)两个角度对行为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注意理论、方法多元化发展,从评估和目标角度入手研究承诺升级的干预机制,也应重视制度因素对承诺升级的影响等。
- 张凤华刘书培胡笑羽
- 关键词:心理机制
- 不诚实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 2019年
- 说谎,作为人性的一方面,已经成为心理学、生物进化学、实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点。说谎会受到多种文化的谴责,说谎行为也是人们所不支持的。但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在普通人群中,不诚实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不诚实行为并没有影响被试诚实的自我概念。因此了解这种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人们认识和识别不诚实行为,提高人际互动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重点介绍了不诚实行为的研究范式、认知神经机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1)实验结果的解释水平低;(2)变量操纵不严谨;(3)研究方法局限;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 张凤华杨婷婷胡笑羽胡笑羽
- 关键词:说谎认知神经机制
-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被引量:29
- 2015年
-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 叶红燕张凤华
- 关键词:道德判断道德概念隐喻道德直觉
-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在不同视觉线索下的时距知觉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试图通过量化青少年的时间知觉,探讨不同视觉线索对网络游戏成瘾者时距知觉的影响。方法:采用2组别(成瘾组、对照组)*2线索类型(成瘾线索、中性线索)*3目标时距(12s、26s、48s)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线索类型和目标时距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时距估计值。结果:在游戏成瘾线索刺激条件下,成瘾组估计的时距显著短于非成瘾组,而在中性线索刺激条件下,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存在特殊的时距知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注意偏向理论。
- 张凤华张玉婷陈锦添
-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时间知觉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