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A018)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汤斌张庆庆陈阿娜翟光雯陈中碧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发酵
  • 4篇纤维素
  • 4篇纤维素酶
  • 3篇乙醇
  • 3篇诱变
  • 2篇诱变选育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质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休哈塔假丝酵...
  • 1篇选育
  • 1篇氧化钙
  • 1篇液态发酵
  • 1篇预处理
  • 1篇原生质体诱变
  • 1篇设计法
  • 1篇葡萄糖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钙

机构

  • 6篇安徽工程科技...
  • 2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8篇汤斌
  • 6篇张庆庆
  • 5篇陈阿娜
  • 3篇翟光雯
  • 2篇周逢云
  • 2篇陈中碧
  • 2篇刘标
  • 1篇丁丽霞
  • 1篇程旺开
  • 1篇潘海波
  • 1篇张海龙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纤维素科学与...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匍枝根霉TP-02液态发酵纤维素酶条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Plackett-Burman,PB),对影响根霉TP-02液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8个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主要因子为麸皮与稻草的比例、槐糖、Tween 80。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这3个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纤维素酶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到3个因子的最优用量:麸皮稻草比例为:3.7:1,槐糖量为:0.62%,Tween 80为0.68 g/L,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培养96 h,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可达到8.13 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8.97%。
汤斌潘海波张庆庆丁丽霞张海龙
关键词:响应面纤维素酶
麦秸秆的氢氧化钙预处理及酶解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氢氧化钙对麦秸秆进行预处理,以酶解还原糖得率为目的,分别优化预处理及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氢氧化钙预处理麦秸秆的最佳条件是:Ca(OH)2添加量为0.06g/g(对秸秆),固液比为1:10,在120℃下反应时间为2h;最佳酶解条件是:温度50℃,pH4.8,纤维素酶17FPU/g(对秸秆),木聚糖酶160IU/g,在添加0.15g/g(对秸秆)Tween80条件下,酶解液中还原糖质量浓度为62.32g/L,酶解还原糖得率达85.23%。
程旺开汤斌张庆庆翟光雯陈中碧
关键词:麦秸秆氢氧化钙酶解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10
2007年
筛选得到1株纤维素酶产生菌TC1,根据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鉴定为根霉属菌(Rhizopus sp.)。正交实验确定该菌株的优化培养条件为:稻草采用15%的醋酸预处理,稻草与麸皮比为3:7,固液比为1:3,接种量10%,温度28℃,稀释1倍的Mandels营养液作为培养基液体。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培养96h,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FPA、CMC酶活分别达到25.5、249.0 U/g(干物质),较优化前的17.8、187.0 U/g(干物质)分别提高了43%和33%。
汤斌陈阿娜张庆庆
关键词:根霉纤维素酶
C.shehatae TZ8耐乙醇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C.shehataeTZ8为出发菌株,利用1%溶壁酶和1%蜗牛酶酶解1.5h,制备成C.shehataeTZ8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以含不同浓度乙醇的木糖液体培养基培养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遗传性能稳定、耐乙醇能力达5.5%(v/v)的菌株C.shehataeTZ8-4,比初始菌株耐乙醇能力提高了2%。对突变株C.shehataeTZ8-4发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C.shehataeTZ8-4发酵糖能力从80g/L(葡糖糖和木糖比为2∶1)提高到120g/L,最大乙醇产量从27.41g/L提高到43.12g/L。
周逢云汤斌张庆庆翟光雯陈阿娜
关键词:原生质体诱变休哈塔假丝酵母乙醇发酵
Candida shehatae的纯化及其利用木糖和葡萄糖发酵的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对休哈塔假丝酵母TZ1分离纯化以获取高产乙醇菌株,并对木糖、葡萄糖以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糖发酵产乙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出的TZ8-13对木糖和葡萄糖都有良好的发酵性能,糖浓度为60g/L时的乙醇产量分别达到了21.6g/L和24.2g/L,糖利用率分别为97.81%(72h)和99.13%(36h),较初始菌株TZ1发酵木糖乙醇产量提高了55.38%、木糖利用率提高了19.54%;混合糖发酵存在糖的二次利用关系,TZ8-13首先利用葡萄糖。木糖和葡萄糖比为1:1时乙醇产量为22.8g/L。
汤斌周逢云张庆庆翟光雯陈阿娜
关键词:木糖葡萄糖乙醇
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被引量:1
2011年
纤维素酶产生菌Rhizopus sp.TC1经过N^+离子注入、紫外线、5-氟尿嘧啶(5-Fu)等诱变剂诱变,选育得到突变株Rhizopus sp.TC1653,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为22.6IU/g、224.7IU/g干物质,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76.7%和214.3%。突变株经传10代培养,任意2代间酶活力差值均在10%内,表明该菌株产酶性能稳定,可作为后继实验出发菌株。突变株在培养基上能够快速生长,发酵96h即达到酶活高峰期,较绿色木霉酶活高峰期提前48h,缩短了发酵周期。该实验结果表明,经N^+离子注入等方式诱变选育的突变株具有孢子萌发率高,同步性好,代谢速度快等优点。
陈阿娜汤斌刘标
关键词:纤维素酶N^+离子注入传代培养发酵周期
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2012年
对产纤维素酶菌株Rhizopus sp.TY1原生质体进行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3h;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为2.0×1015ions/cm2、最佳紫外照射时间为90s。实验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hizopus sp.TY1.2,液态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达到5.1、20.9U/mL,与出发菌株相比,FPA和CMC分别提高了75.9%和175.0%。传代实验结果显示Rhizopus sp.TY1.2产纤维素酶性能稳定,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所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陈阿娜汤斌刘标
关键词:纤维素酶原生质体紫外复合诱变
酒精糟发酵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酒精糟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以其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稀H2SO4在均相反应器中进行高温水解,获取可发酵性还原糖,供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乙醇发酵。结果表明,酒精糟经高温稀酸预处理后可被再次生物转化为酒精;以1.0%(w/w)的稀H2SO4,在130℃,保温2h的预处理条件下,水解还原糖浓度达70.7g/L,经酵母发酵最终得乙醇浓度为28.3g/L,转化率为1.0kg乙醇/5.0kg酒精糟。
汤斌陈中碧张庆庆张金星张庆龙
关键词:酒精糟预处理可发酵性糖乙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