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8)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2
相关作者:缪秉魁杨晶王桂琴吴福元郑永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陨石
  • 3篇天体
  • 3篇天体化学
  • 2篇星云
  • 2篇行星
  • 2篇岩石
  • 2篇陨石学
  • 2篇太阳星云
  • 2篇小行星
  • 2篇小行星撞击
  • 1篇地幔
  • 1篇玄武岩
  • 1篇岩浆
  • 1篇岩石矿物
  • 1篇岩石矿物学
  • 1篇岩石矿物学特...
  • 1篇岩石圈
  • 1篇岩石圈地幔
  • 1篇月球
  • 1篇石矿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缪秉魁
  • 3篇林杨挺
  • 2篇王桂琴
  • 2篇徐琳
  • 2篇杨晶
  • 1篇胡森
  • 1篇郑永飞
  • 1篇吴福元
  • 1篇冯璐
  • 1篇王道德
  • 1篇赵旭晁
  • 1篇江小英

传媒

  • 2篇极地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陨石学与天体化学(2001~2010)研究进展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发展...
林杨挺缪秉魁徐琳胡森冯璐赵旭晁杨晶
关键词:陨石太阳星云小行星撞击
文献传递
克拉通岩石圈的生长和再造被引量:46
2009年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研究已经成为近一个时期中国乃至世界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讨论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的基础上,概括了岩石圈地幔形成机制,提出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主要以两种方式发生在大陆岩石圈地幔下部,一种是俯冲侵蚀(例如华北),另一种是俯冲侵蚀与底垫消融相结合(例如扬子).
郑永飞吴福元
关键词: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大陆地壳
陨石Cr同位素组成测试技术及其在天体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Cr同位素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手段,在天体化学领域中主要应用于追溯太阳系早期历史演化和定年。Cr同位素组成测定的主要技术是二次离子探针、热电离质谱和多接收等离子质谱,本文对这些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发展作了论述。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目前对ε(53Cr)和ε(54Cr)测定精度分别达到6 ppm和12 ppm(2σ)。高精度Cr同位素比值测定可以对陨石物质中更微细的Cr同位素变化进行测定,近几年的高精度Cr同位素测定数据,对53Cr和54Cr在太阳系中的分布是否均一及它们所指示的成因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高精度Cr同位素组成测定和研究将为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发现和突破,去重新认识和评价Cr同位素在太阳系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模式。
王桂琴王道德杨晶
关键词:同位素异常陨石天体化学
陨石学与天体化学(2001~2010)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挑战;高精度原位微区分析平台建设的完成,则为地外物质样品的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南极陨石的分类工作,培养和锻炼了陨石学研究的青年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化学群陨石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包括陨石中前太阳颗粒的发现和研究、陨石中的灭绝核素、太阳星云在不同条件下的凝聚过程、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的岩石学成因与同位素定年、陨石的冲击变质与高压矿物、以及中国第一个陨石坑的证实等。
林杨挺缪秉魁徐琳胡森冯璐赵旭晁杨晶
关键词:陨石太阳星云小行星撞击
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我国正开展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其成果将加深认识月球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和演化,同时揭示地球的早期历史。通过对月球研究成果的总结,就月球形成和演化关键科学问题的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为我国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
林杨挺
关键词:月球斜长岩玄武岩
文献传递
南极GRV 024237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GRV024237是第19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一号冰碛上发现的。主要由粗粒状橄榄石(60vol%)、易变辉石(30vol%)和不透明矿物(10vol%)组成,粗粒橄榄石辉石、颗粒边界呈120°接触角,无球粒,粗粒橄榄石具有明显的反环带结构,这些特征符合典型的橄辉无球粒陨石结构。薄片中橄榄石颗粒的边部到核部化学组成变化显著,边部富镁,Fa6.2—Fa17.5;易变辉石组成比较均一,Fs14.0—Fs15.5;基质不透明矿物富含碳质,充填于大颗粒的间隙及裂隙。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组成两方面都表明GRV024237是一块橄辉无球粒陨石,且属于I型单矿角砾岩,中等FeO/MgO比值,冲击程度较弱,经历了部分熔融。
江小英王桂琴缪秉魁
关键词:南极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