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X051)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姚卫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古印
  • 6篇古印度
  • 5篇哲学
  • 4篇印度哲学
  • 3篇东方哲学
  • 3篇婆罗门教
  • 3篇宗教
  • 3篇佛教
  • 3篇奥义书
  • 2篇印度宗教
  • 2篇宗教哲学
  • 1篇东方文化
  • 1篇要素论
  • 1篇印度文化
  • 1篇哲学体系
  • 1篇真谛
  • 1篇善恶
  • 1篇神观
  • 1篇神观念
  • 1篇世间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姚卫群

传媒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佛学研究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宗教与哲学
  • 1篇哲学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几部重要佛典中的“二谛”观念被引量:2
2012年
"二谛"观念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念最初的较清晰表述是在部派佛教的一些文献中。中观派是对这一观念极为重视的佛教派别。《中论》等文献中的有关内容是佛教"二谛"观念的代表性表述。小乘部派佛教中的《俱舍论》和《成实论》也提出了有特色的"二谛"理论。佛教不同文献中的"二谛"观念出现差别与有关佛典所属流派的基本理论倾向不同直接相关。"二谛"观念对佛教体系在总体上保持和谐及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姚卫群
关键词:二谛真谛俗谛世间涅槃
吠陀奥义书中的神观念及其对印度后世宗教哲学的影响
2015年
吠陀和奥义书是现存研究印度宗教哲学的最早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中的神崇拜形态有多种多样,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佛教中提及的许多神与吠陀奥义书中展示的神有种种关联,但佛教的主流理论是缘起观和性空说。这种理论的主要性质就决定了神在此教中不可能有多少地位,因而吠陀奥义书中的神观念对佛教的影响十分有限。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的主流神崇拜形态受吠陀奥义书的神观念影响较大。这种崇拜把先前的一些神改造成了具有哲学本体意义的神,或把当时哲人们重视的哲学本体赋予了神的身份或功能。这对于促成印度思想史上宗教与哲学的紧密联系起了极大作用。
姚卫群
关键词:奥义书神观念印度宗教东方哲学
古印度哲学中的“真假”与“善恶”观念
2015年
“真假”与“善恶”观念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从印度远古圣典吠陀奥义书开始,哲人们就常把这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在发展中都很重视这两组概念,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梳理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对于我们探索宗教哲学的基本特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姚卫群
关键词:善恶宗教哲学印度文化东方哲学
古印度的“禁欲”与“享乐”观念
2015年
如何对待人的欲望和享乐是古印度哲人讨论的重要问题。多数思想流派由于持轮回与解脱的理论,因而为了消除人的业力,并达到解脱,都主张控制人的欲望。印度历史上主张人应无所顾忌地在世上尽情享乐的派别是少数,只有顺世论一派持此主张。在耆那教、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哲学派别中,禁欲或限制人的享乐的主张主要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达到永久的摆脱痛苦和达到至善至乐的境界。
姚卫群
关键词:禁欲享乐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
古印度奥义书中的事物生成理论及其影响
2014年
奥义书在印度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后世的许多哲学思想体系与奥义书的理论有密切关系。金卵论、要素论、梵我论是奥义书哲人在分析事物的起源或生成时提出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对印度历史上一些影响较大的哲学或宗教流派基本思想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奥义书的金卵论对胜论派和佛教都有影响,要素论对顺世论、胜论派、正理派和耆那教等都有很大影响,梵我论对印度思想史上的主流哲学流派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奥义书有关事物生成的理论思想对印度后世主要哲学流派的基本思想体系的建构起了极大作用。
姚卫群
关键词:奥义书要素论印度哲学
古印度哲学考略被引量:2
2014年
古印度哲学包括大量丰富多彩的思想,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婆罗门教哲学、佛教哲学、耆那教哲学、顺世论哲学等是这一哲学体系中的主要理论形态。这些哲学理论在古代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思想融合,加快了东方特色的哲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姚卫群
关键词:印度哲学佛教哲学中印文化
古印度思想史上对神造世理论的批判
2016年
古印度思想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世间事物是如何形成的。不少宗教派别认为世间各种事物或世界自身是神或某种超自然的存在者创造的。但古印度思想流派中的弥曼差派、佛教以及顺世论对于神造世理论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而且这三派对神造世理论批判的角度和理论的出发点不尽相同。梳理有关文献中对这方面内容的记述,对于我们了解印度思想史上重要派别的基本主张,把握印度文化的显著特点,有着积极意义。
姚卫群
关键词:印度宗教东方哲学
全文增补中
部派佛教的“法”与“我”的实有与空无观念
2013年
部派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诸部派关注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法"与"我"的实有与空无问题的讨论最为突出。各派这方面的理论实际涉及的是世间事物和人生现象的本质问题。这些理论体现了有关部派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部派佛教就这类问题的探讨对推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
姚卫群
关键词:部派佛教空无
《摄一切见论》中记述的顺世论思想
顺世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派别,但由于其独特的理论倾向而受到历史上许多派别的排斥和打压。这也导致其本派的系统文献没有流传下来。《摄一切见论》则是印度历史上记述顺世论思想较多的文献。这一文献对顺世论的事物本原理论、认识论观念...
姚卫群
关键词:印度哲学外道
古印度两大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念之异同
2018年
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哲学是古印度哲学中内容最为丰富和影响最大的理论体系。这两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探讨这种关联,分析二者中的核心理念的主要内容,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点与共同点,对于认识印度哲学的精髓,了解东方文化的特色有着积极的意义。
姚卫群
关键词:东方文化印度哲学婆罗门教奥义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