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X066)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卞桂平罗春洪蒲丽娟余绪鹏李水弟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道德
  • 4篇伦理
  • 3篇党员
  • 3篇社会
  • 2篇党员干部
  • 2篇哲学
  • 2篇政治
  • 2篇权利
  • 2篇主义
  • 2篇公共道德
  • 2篇公共精神
  • 2篇干部
  • 1篇大学生
  • 1篇大众化
  • 1篇道德共识
  • 1篇道德困境
  • 1篇道德评价
  • 1篇道德情感
  • 1篇道德认知
  • 1篇道德行为

机构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作者

  • 6篇卞桂平
  • 5篇罗春洪
  • 2篇余绪鹏
  • 2篇蒲丽娟
  • 1篇李水弟
  • 1篇汪荣有
  • 1篇亓娇
  • 1篇杨艳春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求实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桂海论丛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唯实
  • 1篇理论探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党史文苑(下...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民意识生长:现实制约及其未来路径——传统政治文化的视角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相比于经济的快速改革,文化转型却显得缓慢而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依旧带有浓厚的封建传统。作为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生长深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王权观念压制民主思想,臣民文化阻碍权利意识,人治思想排斥法治精神。构建现代公民意识任重而道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在基础结构上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主动扬弃传统政治文化,弘扬民主精神,养成权利意识,培育法治理性,也是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路径。
余绪鹏
关键词:公民意识传统政治文化民主权利法治
道德困境:公共生活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6
2013年
作为人们在公共领域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公共生活的健康、理性发展不仅离不开交往主体的道德素养的生成和提升,而且应以社会正义的彰显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正义应主要涉及物质资源和道德资源的两个层面,当今中国社会正义危机的主要表征更多为道德资源的匮乏和道德分配的不正义,公共道德的异化、私人道德的膨胀和道德共识的破碎,使得当今社会公共生活合法性裂变、正当性脱嵌和有效性阙如。
李水弟
关键词:公共生活公共道德道德共识
社会道德之基:社会诚信治理模式及其构建被引量:3
2013年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规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普世的行为准则。构建以政府诚信为主导、个人诚信为基础、企业诚信为引擎的社会诚信系统是社会良序发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立足之基。夯实社会道德生存基础,应悟鉴中外社会诚信运作模式,健全教育机制,强化思想引导;完善评价体系,严格诚信记载;落实监督程序,严肃失信惩戒,构建一个长效的运作机制。
罗春洪汪荣有
关键词:社会道德社会诚信
党员干部应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2014年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在时代发展中具有崭新品格的道德类型,是推动当代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价值基础,是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践履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员干部保持纯洁性,营建优良党风、政风的重要之途。
罗春洪
关键词:党员干部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
公共精神的“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现实意蕴被引量:5
2012年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和"道德"形态实质上是两种"异质同构"的存在。"伦理"形态是客观的存在,"道德"形态是主观存在,二者统一于人伦规范和人德规范。因此,公共精神的普遍构建不仅要求内在德性的造就,也要依赖外在刚性要求的型塑,在"外—内"的生态中造就公共精神。当代公共精神的构建应包含如下举措:加强公德教育,培育现代人的公共感;完善奖惩机制,形成"德—得"生态互动;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遵道贵德的风尚。
卞桂平
关键词:公共精神伦理道德
迪尔凯姆的道德整合社会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2
2016年
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和治理,关键是把握道德与社会秩序、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迪尔凯姆认为,一致性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的团结与秩序在于道德的整合,道德精神维系社会整合,社会整合的基础是促进道德的社会化。迪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思想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社会治理需要发挥道德社会整合的功能,凝聚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培植社会团结的集体力量,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夯实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罗春洪
关键词:迪尔凯姆道德整合社会团结社会治理
“中国式过马路”的伦理之殇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式过马路"反映出当下部分中国人守矩美德的缺失、生命敬畏的缺少、义务道德的缺乏等道德问题;"重私德,轻公德"思维惯性的影响、效率"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焦虑是"中国式过马路"伦理之殇的诱因;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法律呵护道德、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重视道德教育与践行,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德行,是"中国式过马路"道德治理的现实路径。
王伟蒲丽娟
关键词:伦理道德治理
传统资源融合医药院校德育实践的三维向度
2016年
医药领域维系着人们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医药人员在履职工作中所遵守的道德标准、价值指向直接关涉到其行为导向。利用传统医药道德资源,深入融合医药院校德育实践,在立人、履职、处世之维上,培育仁善立业、赤诚济世,一视同仁、同心赴救,尊重同道、谦和互勉之心和品性归宿,对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未来社会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春洪
关键词:传统医药道德资源医药院校德育实践
人的品质与行为刍议被引量:1
2013年
人的品质是指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带有稳定性倾向的个性特征,个人在其行为整体中所展示的素质、人品和价值意义。实践活动中人的品质呈现社会性、稳定性、实践性以及价值性特质。人的行为是指人自觉地、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过程中人的行为呈现目的性、社会性、矛盾性以及相对性特质。人的品质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确证并生成人的品质,二者呈现辩证的结构生态。
卞桂平
试析道德评价的现实问题及其疏解
道德评价具有两种基本方式:道德自我评价与道德社会评价,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道德评价标准的媚俗化与评价功能的弱化已构成当前中国社会的时代难题,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中'德—得'生态链的断裂。当前,唯有修复'德—得'生态、更新道...
卞桂平
关键词:道德评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