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056)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德沛孙爱宁刘跃均马骁仇惠英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急性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粒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渗漏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亚临床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吴德沛
  • 5篇孙爱宁
  • 4篇马骁
  • 4篇仇惠英
  • 4篇刘跃均
  • 3篇傅琤琤
  • 3篇吴小津
  • 2篇唐晓文
  • 2篇李彩霞
  • 2篇金正明
  • 2篇韩悦
  • 1篇周海侠
  • 1篇陈卫昌
  • 1篇薛胜利
  • 1篇谢颖
  • 1篇苗瞄
  • 1篇陈晓晨
  • 1篇何广胜
  • 1篇常惠荣
  • 1篇刘红

传媒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伊马替尼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转归。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的初诊Ph^+-ALL患者30例。诱导化疗均采用CDOLP方案,其中16例化疗不敏感者联合伊马替尼治疗。11例进行allo—HSCT,19例采用大剂量的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巩固治疗。维持化疗采用VP方案联合伊马替尼。结果30例患者中17例WBC〉30×10^9/L;29例细胞免疫学标记为B系表达;1例为T系表达;24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诱导化疗总完全缓解(CR)率96.7%,中位CR时间9(2~20)个月。1年和3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64.7±9.8)%和(30.0±12.4)%;1年和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28.8±9.5)%和(19.2±10.1)%。30例中13例bcr—abl融合基因持续转阴,持续bcr—abl阴性者较持续阳性及复发者OS率高(70.7%对61.3%,P=0.267)、EFS率高(61.7%对17.3%,P=0.01)。移植与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5~36)个月和14(4~22)个月;移植组比化疗组OS率高(71.6%对58.8%,P=0.189)、EFS率高(36.4%对21.8%,P=0.045)。高白细胞组患者和非高白细胞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4~18)个月和29(5~36)个月。高白细胞组比非高白细胞组OS率低(46.9%对83.1%,P=0.003)、EFS率低(15.5%对50.8%,P=0.009)。结论伊马替尼能够显著提高Ph^+-ALL患者的CR率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转阴率,延长非移植患者的缓解期。伊马替尼联合allo—HSCT有望提高Ph^+-ALL患者的治愈率。
李彩霞吴德沛刘红刘跃均马骁吴小津陈晓晨孙道萍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伊马替尼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异常、药物毒性、脑血管事件、EB病毒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GVHD国内很少报道。
刘跃均吴德沛马骁金正明孙爱宁仇惠英
关键词: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磁共振成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IA相合同胞间移植(sib-HSCT)19例,HLA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移植(URD-HSCT)18例,单倍型移植(Hi-HSCT)10例。预处理方案:42例采用改良TBI+CY方案,5例采用改良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Hi-HSCT和URD-HSCT加用霉酚酸酯(MMF)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变(MRD),明确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趋势的患者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黏膜炎;2例患者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癫痫。移植后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7例;慢性GVHD22例;致命性肺部感染9例(包括间质性肺炎3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有13例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17天。术后有19例接受DLI,6例疾病未再进展。中位随访期43(10~77)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49.65%,无病存活率为46.55%。结论allo-HSCT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LL,改善其预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复发,其次为致命性肺部感染和重度急性GVHD。DLI可能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
马骁吴德沛孙爱宁傅琤琤唐晓文吴小津刘跃均仇惠英苗瞄韩悦金正明赵晔薛胜利王荧陈苏宁何广胜周海侠常惠荣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二例
2008年
例1,女,58岁,因头昏、乏力1个月伴皮肤瘀斑于2006年9月2613入院。血常规:WBC104.3×10^9/L,Hb91g/L,BPC24×10^9/L。骨髓象:早幼粒细胞占0.93,POX染色强阳性100%,染色体检查:46,XY,t(15,17)(q22;q12),融合基因PML/RARα(S)阳性,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后予三氧化二砷10mg/d诱导治疗。9月28日突然出现四肢凹陷性水肿,伴咳嗽、呼吸急促。
谢颖韩悦孙爱宁仇惠英傅琤琤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PML/RARΑ并发凹陷性水肿皮肤瘀斑
成人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预处理(RIC)的成人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治疗血液病的效果及相关毒性。方法观察并分析28例RIC的成人双份CB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及无病存活率。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氟达拉宾+2 Gy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霉酚酸酯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回输的双份脐血所含有核细胞总数均≥3.5×10^7/kg。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多例次出现了轻、中度治疗相关的器官功能损伤。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42 d,1例植入失败。重度(Ⅲ~Ⅳ)急性GVHD发生率为12%。中位随访期21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56%,无病存活率为48%。结论RIC的双份CBT治疗成人血液病是安全、有效的。致命性感染和血液病复发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马骁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傅琤琤唐晓文刘跃均吴小津陈卫昌阮长耿
关键词: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及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机体的一种感染状态,临床表现包括三个类型: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即侵袭性真菌病(IFD)。IFD是IFI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近20余年来,随着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IF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恶性血液病患者常因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高危因素,更成为罹患IFI最主要的人群。现就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现状和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吴德沛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恶性血液病患者诊治中性粒细胞缺乏亚临床感染
血液病化疗后致败血症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败血症的特点、原因、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化疗后发生败血症的血液病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感染部位、发病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化疗后败血症患者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6.5%),铜绿假单胞菌(17.6%),肺炎克雷伯菌(10.3%)。革蓝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丁胺卡那最敏感,革蓝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最敏感。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天的患者败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葡萄球菌为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败血症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粒缺维持时间相关。需重视对患者的早期防治,强力抗感染治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可减少重症感染发生。
叶璐李彩霞吴德沛孙爱宁
关键词:血液病化学治疗败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