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407)

作品数:136 被引量:6,041H指数:47
相关作者:周广胜王玉辉杨允菲郭建平高素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5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土壤
  • 33篇羊草
  • 29篇水分
  • 26篇植物
  • 18篇胁迫
  • 18篇干旱
  • 18篇草原
  • 17篇气候
  • 17篇群落
  • 12篇样带
  • 12篇中国东北样带
  • 12篇气候变化
  • 11篇生物量
  • 11篇松嫩平原
  • 11篇土壤水
  • 11篇土壤水分
  • 11篇物量
  • 10篇生态系统
  • 10篇土壤干旱
  • 9篇土壤呼吸

机构

  • 88篇中国科学院植...
  • 27篇东北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气象科学...
  • 14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莱阳农学院
  • 4篇中国气象局沈...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吉林长白山国...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岐阜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

  • 68篇周广胜
  • 26篇王玉辉
  • 22篇杨允菲
  • 16篇高素华
  • 16篇许振柱
  • 16篇郭建平
  • 12篇李建东
  • 12篇杨利民
  • 9篇肖春旺
  • 8篇蒋延玲
  • 8篇韩梅
  • 7篇李镇清
  • 7篇王淼
  • 7篇代力民
  • 5篇吕银燕
  • 5篇白永飞
  • 5篇葛体达
  • 5篇李凌浩
  • 5篇白莉萍
  • 5篇贾丙瑞

传媒

  • 27篇植物生态学报
  • 27篇应用生态学报
  • 12篇草业学报
  • 10篇生态学报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草地学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气象学报
  • 3篇中国植物学会...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8篇2005
  • 38篇2004
  • 33篇2003
  • 21篇2002
  • 15篇2001
  • 13篇2000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对羊草光合产物分配及其气体交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6
2004年
通过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种羊草 (Leymuschinensis)的盆栽实验 ,模拟 5个土壤水分梯度 (分别为土壤持水量的 75 %~ 80 % (对照 )、6 0 %~ 6 5 %、5 0 %~ 5 5 %、35 %~ 4 0 %和 2 5 %~ 30 % )对羊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光合产物分配和种群CO2 交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 ,羊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增加而后下降的单峰型变化 ,且在 5 0 %~ 5 5 %处理下达到最大 ;叶片光合速率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减小 ,且 75 %~80 %、6 0 %~ 6 5 %、5 0 %~ 5 5 %的水分处理与 35 %~ 4 0 %、2 5 %~ 30 %的水分处理的叶片光合速度日动态规律不同。羊草总生物量及根、鞘、叶生物量均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干旱促进早期羊草根的分配和根冠比增加 ,但到后期却使它们降低 ,表明羊草在受到较长期的持续干旱后通过增加根部的比重来提高抗旱性的能力逐渐降低。羊草根茎的生物量和分配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均呈现出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 ,羊草根茎的生物量在 5 0 %~ 5 5 %处理下达最大 (1.2 8g·株 -1) ,而羊草根茎的分配在 35 %~ 4 0 %处理下达最大 (48.5 % )。羊草种群CO2 的净交换速率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减小 ,其日交换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加而增加 ,且在 6 0 %~ 6 5 %处理?
王云龙许振柱周广胜
关键词:水分胁迫羊草光合产物分配气体交换光合速率
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4年
从CO2 浓度升高、CO2 浓度与温度升高以及CO2 浓度与水分变化的协同作用、CO2 浓度升高与环境盐胁迫的协同作用和作物产量预测模拟及其适应对策 4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业生产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进展 ,指出目前人类关于农业生产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机理的理解与预测很有限 ,提出中国未来需要拟加强的研究领域 .参
白莉萍周广胜
关键词:农作物全球环境变化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被引量:129
2000年
测定了中国东北森林 -草原样带草原区 15个常见植物种叶片的 δ1 3 C值 ,并以此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值 ,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年均降水量、年均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植物种的 δ1 3 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如羊草 (L 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家榆 (Ulmuspumila L.)、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L am.)、直立黄芪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和菊叶委陵菜 (Potentila tanacetifolia Willd.ex Schlecht.)等 ) ,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如扁蓿豆 (Melissitus ruthenicus(L.) Peschkova)、羊草、家榆、小叶锦鸡儿、直立黄芪、地榆等 ) ;而少数几个种 (如达乌里胡枝子 (L espedeza davurica(L axm.)Schindl.) ,麻花头 (Serratula centauroides L.)等 )则与大多数种的情况截然相反 ,另外部分植物种则随环境因子变化不大 (达乌里黄芪 (Astragalus dahuricus(Pall.) DC.)、中间锦鸡儿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和狭叶锦鸡儿 (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 ,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Willd.)、糙叶黄芪
苏波韩兴国李凌浩黄建辉白永飞渠春梅
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Δ^13C水分利用效率草原区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植物的生态及分布区型结构分析被引量:77
2002年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穿越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约 12 9万 hm2的范围 ,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兴安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 4个植物区系相汇集的区域 ,在全区所设的 36个调查样地中 ,共有 16 2种植物 ,隶属于 36个科 ,6个株生长型 ,5个根生长型 ,6个生活型 ,5个水分生态类型 ,15个分布区型和 6个经济价值类型。其中 ,菊科种类最多 ,占 2 4 .1% ,豆科和禾本科分别占 11.1%和 10 .5 % ;株生长型结构以分枝型种类最多 ,占 31% ,直立型和丛生型分别为 2 2 %和 2 0 % ;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 ,占 5 4 % ,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分别为 2 3%和 19% ;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 ,占 4 2 % ,地下芽植物次之 ,占 2 6 % ,地面 -地下芽植物占 9% ;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 ,占 5 8% ,中旱生型次之 ,占 2 5 % ;分布区型结构以蒙古 -东北 -兴安 -华北分布区型的种类最多 ,占 2 6 % ,东北 -华北分布区型次之 ,占 17% ;经济价值类型结构以中、低等质量的种类最多 ,所占比重高达 5 0 % ,而优、良牧草种类只占 2 2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具有温带草本群落的植株和根系的特点 ,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 ,中生生境条件 ,复杂的分布区型结构和多样的经济价值类型。
李建东杨允菲
关键词:松嫩平原分布区型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49
2003年
芦苇是世界广布植物。在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草甸、沙地和碱斑生境,芦苇光合"午休"现象是气孔限制因素所致,低洼生境则由叶肉光合能力下降所致。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碱斑生境最高,以长期受到林荫影响的沙地生境最低。4个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响应曲线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变化,均可用二次方程定量刻画。芦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与生境土壤条件无关,只与光照条件有关。在长期林荫影响下的沙地生境,芦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
郭晓云杨允菲李建东
关键词:芦苇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不同浇水量对毛乌素沙地沙柳幼苗气体交换过程及其光化学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3
2001年
利用毛乌素沙地优势灌木沙柳 (Salix psammophila)幼苗 ,研究气体交换及其 PS 的光化学效率对 4种浇水量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浇水量明显影响沙柳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和叶片温度日变化动态 ;除幼苗叶片温度随着浇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外 ,其它以上因素均随浇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浇水量少时 ,幼苗净光合速率明显有“午睡”现象 ,而充足浇水能有效消除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午睡”现象 ;浇水量增加降低了沙柳幼苗光补偿点 ,提高了饱和光强和表观量子效率 ;浇水量显著影响幼苗的 PS 光化学效率 ,随着浇水量减少 ,幼苗的最大荧光、可变荧光、最大荧光比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逐渐减小。相关分析反映了在不同施水量处理下 ,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饱和水汽压差及其生理变量气孔导度、叶片温度、胞间 CO2 浓度均显著影响幼苗净光合速率。
肖春旺周广胜
关键词:浇水量毛乌素沙地沙柳气体交换光化学效率树苗
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植物功能型划分被引量:72
2005年
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作为沟通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生态系统属性的桥梁,随着全球变 化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而受到广泛重视。植物功能型的划分依赖于研究的背景、尺度和要解决的问题。为了 区域尺度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植物关键特征的植物功能型划分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了6 项植物特征,包括3项冠层特征:木本-草本、常绿-落叶和针叶-阔叶,以及3项生理特征:光合途径(C3/C4)、植物的 水分需求和热量需求,作为划分植物功能型的关键特征;然后,先根据植物冠层特征划分得到5个基本类型,再根 据水分和热量条件进行详细划分,得到29种备选类型;需要时,再根据研究目的从这29种备选类型中选择所需类 型。根据这个方法,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季风气候条件下特有的水热配置和高海拔环境对植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影 响的基础上,从备选类型中选择了一套适合中国气候和植被特征的植物功能型体系。这套体系包括18类植物功 能型,其中含7类'树'功能型、6类'灌木'功能型和5类'草'功能型,另根据需要设置2类'裸地'功能型。并且根 据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和中国植被的地理分布确定了用于限制植物功能型分布的气候因子,这些气候因子包括绝 对最低温度、最暖月平均温度、有效积温。
翁恩生周广胜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植物功能型植物特征
施水量变化对毛乌素沙地4种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以毛乌素沙地 4种优势植物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为对象 ,人工控制 4种施水量来模拟叶绿素荧光对全球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施水量对这 4种优势植物的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 PSII光化学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而且 4种植物的这些参数对不同施水量的响应差异明显。在 15 7.5 mm施水量时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以及 6 30 .0 mm施水量时柠条都受到明显的水分胁迫 。
肖春旺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水分胁迫光抑制
不同土壤水分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6
2005年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少,引起果穗性状恶化,导致经济产量大幅下降。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的减少和百粒重的下降。严重水分胁迫可使收获期玉米籽粒、苞叶、穗轴、花丝含水量较充分供水约高20%~60%,从而导致玉米成熟期推迟。
葛体达隋方功白莉萍吕银燕周广胜
关键词:光合特性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性状每穗粒数充分供水穗轴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 Ⅲ.物种分布格局被引量:17
2002年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2 2个种中有 16个为聚集分布 ,4个为均匀分布 ,2个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 ,其格局尺度多小于 0 0 4m2 。认为物种聚集分布可能在维持多样性中起重要作用 ,并在群落物种花期分布、物种实现生态位、种间关联与种间协变研究的基础上 。
杨利民韩梅周广胜王玉辉
关键词: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