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488)

作品数:41 被引量:370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红龙长权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儿童
  • 5篇幼儿
  • 4篇心理理论
  • 3篇心理
  • 3篇知识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相关电位
  • 3篇工作记忆
  • 2篇电生理
  • 2篇电位研究
  • 2篇多样性
  • 2篇婴儿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脑机制
  • 2篇COMPLE...
  • 1篇单调性
  • 1篇顶叶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心理模型
  • 1篇心理效应

机构

  • 25篇西南大学
  • 15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郑州电力高等...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39篇李红
  • 13篇龙长权
  • 12篇陈安涛
  • 11篇冯廷勇
  • 8篇李富洪
  • 6篇吴睿明
  • 4篇王乃弋
  • 4篇路晓英
  • 4篇魏勇刚
  • 3篇王秀芳
  • 3篇孙锋
  • 2篇邱江
  • 2篇张莉
  • 2篇高山
  • 2篇高雪梅
  • 2篇彭文会
  • 2篇贾谊峰
  • 2篇李小晶
  • 2篇张仲明
  • 2篇龚银清

传媒

  • 7篇心理学报
  • 7篇心理科学
  • 6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Scienc...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被引量:104
2004年
虽然对执行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出发的,但现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该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研究儿童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常用方法,包括搜寻任务、规则运用任务、优势规则抑制任务、矛盾冲突任务、问题解决任务、图片工作记忆任务、心理理论任务、延迟满足任务、儿童博弈任务和反向择物。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作者发现,执行功能的概念已逐步扩展到包容整个认知过程,而已有的关于执行功能的观点都只强调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还没有一种观点能够将上述方法所研究的执行功能概括完整。执行功能的本质还远远不能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李红高山王乃弋
关键词:研究方法工作记忆
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及其机制探索被引量:24
2006年
归纳推理结论范围大于前提范围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归纳结论的不确定性,寻求前提的多样化是增强结论可靠度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通过寻找证据、力度判断、特征扩展与归宿选择等研究方法发现前提类别覆盖范围、前提概率原则可以较好地解释多样性的内在机制。事实上,多样性效应的实质是大数原则在归纳推理中的运用,其产生的心理过程包括差异识别、大数信息抽取与大数信息运用三个步骤。
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龙长权
关键词:多样性
评执行功能的问题解决理论被引量:23
2004年
对执行功能的定义存在着多种理论观点,但由于执行功能的含义广泛,该领域仍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鉴于已有的各种理论的不足,该文着重介绍了Zelazo等人提出的研究执行功能的新思路:根据问题解决的理论框架来构建执行功能的概念,从而把执行功能的不同方面就其功能暂时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根据这个问题解决的框架,执行功能是一个由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组成的宏观概念:问题表征、计划、执行、评价。这种观点承认执行功能内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并引导我们深入地研究各亚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将该领域内各种不同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但这种理论本身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毫无批判地接受。
王乃弋李红高山
分类活动中的认知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探索了分类过程中认知控制的神经机制.以几何图形为刺激材料设置两类任务:包含冲突抑制的分类任务和不包含冲突抑制的分类任务.将两类任务诱发的脑电分别进行叠加和平均,并将两者相减得到差异波.在200到500 ms范围包含冲突抑制的分类任务比不包含冲突抑制的分类任务诱发的ERP波形表现出更为负向的偏移.差异波波峰潜伏期约为340 ms(N340).地形图显示N340在右侧额中央区活动最强(FCz点).偶极子源定位分析结果显示,N340可能起源于扣带前回.由于两类任务中相同的是分类任务的吻合提取加工,所以两类任务的差异波反映的是除吻合提取之外的加工,即抑制控制加工,因此N340可能反映了高级认知活动(如分类)中认知控制.
陈安涛张庆林王乃弋邱江李红王秀芳李小晶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偶极子定位
物体颜色与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设计了3个实验任务,探讨物体颜色相似度与质地相似度对140名4~6岁幼儿和40名成年人的归纳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任务1中,当靶物体质地保持不变时,幼儿和成年人在归纳推理中倾向于选择与靶物体在颜色上更相似的物体;在任务2中,当靶物体颜色不变时,幼儿和成年人倾向于选择与靶物体在质地上更相似的物体;在任务3中,当测试物体在颜色相似度和质地相似度上发生相反变化时,4岁幼儿显著地依赖于质地相似度进行归纳,颜色相似度在5~6岁时的重要性明显提高,但仍略低于质地相似性,差异不显著,这表明颜色相似度和质地相似度在幼儿的归纳推理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对成年人而言,颜色相似度虽然看起来比质地相似度相对更重要,但差异不显著.
李富洪李红陈安涛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龙长权
关键词:相似度
视觉归纳概括的加工机制与策略
2008年
给22名被试呈现若干组在外形与纹路上变化的电池图片,要求指出何种类型的电池有电。结果发现,被试会快速觉察电池的共享特征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如若电池间无共享特征,被试则需较长时间才给出"无法概括"的反应。共享纹路时,被试在"共享-无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明显快于"共享-有干扰"条件下的反应,体现出假设形成与验证的过程。共享特征为外形的反应时短于共享特征为纹路的反应时,这说明被试在任务中采用的是整体优先的加工策略。
李富洪李红曹碧华陈安涛龙长权
抑制控制对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把抑制控制分为三个不同的难度水平.采用心理理论任务的三个变式和执行功能任务的三个变式分别与之相对应,探讨了不同抑制控制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抑制控制难度较大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在3~6岁之间不明显;抑制控制难度适中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迅速发展;抑制控制难度较低的心理理论的迅速发展时期在4岁左右和5岁左右。(2)抑制控制难度较大的执行功能的迅速发展时期在4岁左右;抑制控制难度适中的执行功能的迅速发展时期在4岁左右和5岁左右;抑制控制难度较低的执行功能的迅速发展的时间在3岁以前。
魏勇刚李红
关键词:幼儿心理理论
分段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被引量:18
2005年
提出了复杂认知分段设计(SMCC)的研究思路,在技术上实现了对前提多样性的量化处理和系统变化.复杂认知分段设计将先前的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任务区分为3个子步骤,力图更细致地区分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中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实验一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任务相比,复杂认知分段设计的多样性量化处理和系统变化没有改变任务的性质,依然是归纳推理力度判断的良好度量,具有合理性.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被试在复杂认知分段设计三步任务上的反应规律符合实验预期,并且在第2步上测量到了被试在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中对看似更不可能成立的前提居然也成立而产生的“惊奇感”(FOS),该成分可能是多样性效应的关键成分.“惊奇感”反映了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对于Lo等人提出的纯粹理性假设的前提概率原则是一个有力的修正,“惊奇感”在多样性效应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本研究结果,最后讨论了前提概率原则将后验概率当成先验概率的错误.
陈安涛李红冯廷勇高雪梅张仲明李富洪杨东
关键词:多样性心理过程先验概率后验概率
因果关系对类别特征推理及典型性判断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采用学习-测试二阶段实验范式探讨了因果关系对类别特征推理任务及典型性判断任务的影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因果关系组及控制组,因果关系组被试学习的类别的各典型特征间具有因果关系,而控制组被试学习的类别的各典型特征间无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因果关系确实会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及典型性判断任务。因果关系之所以会影响这两类任务,根本原因在于因果关系的存在导致处于类别因果关系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特征维度具有的地位不同。
刘凤英姚志刚李红
关键词:因果关系
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类别学习包含类别归纳、分类和认知控制3个子过程的假设,设计了人工类别学习的新任务,利用高密度ERP技术并结合偶极子源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了人工类别学习的神经基础与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类别学习涉及前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和内侧颞叶等关键脑区,并在时间序列上显示了这些脑区扮演的不同作用。基于当前发现,我们从时-空水平上讨论了的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
陈安涛
关键词:POSITIVE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