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Y24002101A)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佳华姚凤梅刘学锋邵小路李先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长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雨量
  • 2篇植被
  • 2篇降雨
  • 2篇降雨量
  • 2篇光学厚度
  • 2篇干旱
  • 1篇地表
  • 1篇地表净辐射
  • 1篇遥感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生长
  • 1篇蒸散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植物
  • 1篇溶胶
  • 1篇水稻
  • 1篇水分
  • 1篇水分控制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遥...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张佳华
  • 5篇姚凤梅
  • 2篇刘学锋
  • 2篇李先华
  • 2篇邵小路
  • 1篇刘丹
  • 1篇许晓宏
  • 1篇陈艳
  • 1篇孟凡超
  • 1篇郝翠
  • 1篇何贞铭
  • 1篇周正明
  • 1篇冯莉莉
  • 1篇张华
  • 1篇张娜
  • 1篇刘星含
  • 1篇王凯
  • 1篇李辉
  • 1篇万灵
  • 1篇安晓丹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干旱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寒地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的模拟
2016年
选择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主栽水稻生育期内所需积温选取3个代表性品种,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_2肥效作用对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开顶式气室(OTC)(3个CO_2浓度:390、450和550μmol·mol^(-1))试验资料对品种的遗传参数进行调试;然后采用经验证的CERES-Rice作物模型分别模拟了3个CO_2浓度水平下,伴随温度升高1、2、3和4℃时早、中、晚熟品种水稻产量.结果表明:随CO_2浓度升高,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均上升;随温度升高,早熟品种产量持续下降,中、晚熟品种产量先上升再下降.若不考虑CO_2肥效作用,除了中熟和晚熟品种在增温1℃时会有3.1%和0.27%的小幅增产外,其余均表现为减产,其中早熟品种减产幅度最大,增温4℃时减产高达57.7%,而中熟和晚熟品种减产10%左右.若考虑CO_2肥效作用,450μmol·mol^(-1)CO_2浓度下,中熟和晚熟品种在增温2℃时仍增产0.75%和3.2%;550μmol·mol^(-1)CO_2浓度下,中熟品种在增温3℃时仍增产4.5%,晚熟品种在增温4℃时仍增产0.39%.而无论是否考虑CO_2肥效作用,早熟品种在增温作用下均表现大幅度减产.与不考虑CO_2肥效相比,大气CO_2肥效作用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CO_2肥效对增产的贡献率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且贡献率均小于10%.
张娜姚凤梅张佳华
关键词:寒地水稻OTC
基于蒸散干旱指数的华北地区干旱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驱动基于地表净辐射、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日温差的蒸散模型来估测日实际蒸散量,并与栾城站涡动相关法测量的实际蒸散作对比验证。定性分析了实际蒸散与各相关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蒸散干旱指数(EDI)分析华北地区的干旱分布特点,并分别与PDSI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作对比。结果表明:ET模型估测的蒸散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很好,其模拟精度对于大面积干旱监测的空间尺度上是可用的;EDI距平指数表征干旱分布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且对旱情的指示和干旱程度的判定比较可靠。
邵小路姚凤梅张佳华李先华
关键词:地表净辐射
不同水分和增温处理对东北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C4植物玉米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检验作物模型模拟得出的结果,本研究在中国辽宁锦州地区设立了红外增温模拟试验,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增温使玉米植株变矮6.5%,同时增温和增水则对株高无影响;增温导致叶面积减小13.8%,增水则影响较小;增温和增水都不利于干物质的累积,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有负效应,同时增温和增水的情况下,则对叶的分配系数影响不明显;增温降低籽粒产量40%,其主要是降低了果穗长、果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同时增大了瘪粒数。
刘丹张佳华孟凡超郝翠周正明李辉张华王凯
关键词:水分控制玉米C4植物
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大气环流特征诊断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1960—2009年华北地区17个站点的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月平均位势高度场、风场等资料,研究近50 a中国华北地区夏季旱涝对应的大气环流的异常。华北地区夏季旱、涝年份对应的大气环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夏季华北旱年的环流特征表现为:中层乌拉尔山附近为低槽区,贝加尔湖地区则为高压脊区,朝鲜半岛附近为槽区,华北地区处于高压控制下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低层蒙古反气旋很强,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偏北风距平,阻挡了南方暖湿水汽向华北的输送。在涝年,中层乌拉尔山附近以及朝鲜半岛附近为高压脊,贝加尔湖地区则为很深的槽区,华北地区位于贝加尔湖至蒙古的低压槽前,西太平洋副高偏北;低层蒙古附近多低压槽活动,在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南风距平,有利于南方暖湿水汽向华北输送。华北旱、涝年前期春季的大气环流形势与同期夏季很相似。
邵小路姚凤梅张佳华李先华陈艳BOKEN Vijendra
关键词:夏季大气环流位势高度场风场
华北平原夏收期间气溶胶卫星遥感探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2014年华北平原在夏收期间气溶胶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对2014年6月MODIS卫星的华北平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细粒子比(FMF)、火点分布及后向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6月华北平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在1.2~2.0之间,远高于年平均值1.0~1.2,而6月的火点分布主要集中在6—14日,此阶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高于6月6日前及14日以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在两个特定研究区——华北南部及长三角地区,通过对6月的3个阶段的细粒子比进行分析,发现火点集中阶段细粒子排放增多,确定此次污染极有可能是由秸秆燃烧造成.在火点集中时期,两个研究区的后向轨迹说明,污染主要来自火点分布密集区域,进一步确定了秸秆燃烧是华北平原在夏收期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安晓丹张佳华刘学锋姚凤梅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秸秆燃烧后向轨迹华北平原
华北及临近海域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滴有效半径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2008—2012年MODIS和TRMM卫星遥感数据产品逐日资料,分析华北地区及临近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月变化,以及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滴有效半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及邻近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陆地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海洋上春季最大、秋季最小;海洋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小于陆地。陆地上,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水云云滴有效半径呈显著正相关,在海洋上二者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随降雨量的增加均增大。陆地上,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冰云云滴有效粒子半径在小雨下呈显著负相关,在中雨和大雨下呈正相关;海洋上,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冰云有效粒子半径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
万灵姚凤梅张佳华
关键词:AOD降雨量MODISTRMM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吉林省植被覆盖度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被引量:26
2014年
植被覆盖度是评价气候变化影响与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NDVI数据对吉林省2001—2010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近10年吉林省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但西部的植被覆盖情况在10年中有显著变好的趋势.根据人口重心原理可知,吉林省10年的植被覆盖度重心有向高纬度、低经度方向移动的趋势;2)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差异很大,林地、农田和草地的植被覆盖度依次减小;3)分析气象站点10年期间的降雨数据后发现,处在东部的延吉站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处在中西部的长春、四平及前郭尔罗斯3个气象站点的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均成负相关.
冯莉莉何贞铭刘学锋张佳华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降雨量
MODIS-TVDI指数监测新疆干旱动态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近年频发的干旱情况不能准确及时监测评估的问题,该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利用2007年到2012年3月~8月MODIS合成产品数据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陆地地表温度,构建LST-NDVI特征空间,得到全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旱情等级空间分布图,分析了新疆干旱变化趋势,验证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降水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年~2012年新疆的干旱面积逐年趋于平稳,空间上表现为南疆旱情高于北疆,春季旱情高于夏季,降水量是影响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为政府部门对新疆旱情严重地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数据保证。
刘星含张佳华许晓宏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干旱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