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G750010)

作品数:25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祥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主题

  • 13篇神话
  • 12篇女娲
  • 11篇女娲神话
  • 8篇文化
  • 7篇信仰
  • 5篇戏曲
  • 4篇羌族
  • 4篇民间信仰
  • 3篇人类学
  • 3篇民俗
  • 3篇民俗艺术
  • 2篇中国文化
  • 2篇中华戏曲
  • 2篇神话传说
  • 2篇羌族文化
  • 2篇岷江上游
  • 2篇戏剧
  • 2篇剧目
  • 2篇国文
  • 2篇城隍

机构

  • 24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5篇李祥林

传媒

  • 4篇民族艺术研究
  • 3篇内蒙古艺术学...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当代戏剧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民俗研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艺术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 1篇中文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民族视野中的城隍会及傩俗民艺被引量:1
2015年
城隍信仰在中国有广泛分布,也见于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地区。着眼多民族中国的族群交往和文化互动,留意古代中国社会的王朝政治及民间心理,围绕城隍会上五光十色的傩俗民艺,结合地方风土、族群生活、历史语境深入考察相关事象,对于我们无论从事傩戏学研究还是人类学研究,无论从事民俗学研究还是民族学研究,都可以获得诸多有价值的信息。
李祥林
关键词:多民族
从传统剧目和民间演剧看女娲信仰的影响
2013年
女娲神话自古流传,由此形成的民俗事象也蔚为大观,其对"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华戏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体现在剧目创作、演艺习俗、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从传统剧目和民间演剧入手考察女娲神话及信仰的渗透和影响,对研究戏曲艺术和研究民俗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李祥林
关键词:中华戏曲传统剧目民间演剧
女娲神话传说与中国傩戏神灵崇拜被引量:2
2019年
女娲是远古神话中的"大母神",女娲神话传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贯穿古今。考察女娲神话传说与中国戏剧艺术的关系,"傩"是不可忽视的话题。多年来,起源古老、遗存丰厚的"傩"受到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关注。着眼多民族中国社会,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在古与今、文献与田野的结合中从民间仪式戏剧切入,就女娲信仰与傩神崇拜的关联进行考察、透视和解析,无论对于中华戏剧文化研究还是对于中华女性文化研究皆有重要意义。
李祥林
关键词:傩戏神灵崇拜
巴蜀地区的城隍信仰与民俗戏剧被引量:2
2015年
戏剧艺术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是一个跨学科话题,也是一个文化人类学话题。城隍信仰遍及全国,祭拜城隍老爷的民俗氛围自古浓厚,与之相关的戏剧文化事象也相当丰富,为研究者不可忽视。结合历史文献与当代田野,深入考察城隍信仰与民俗戏剧之间的关联,并在百年回眸中就其随时代社会变迁而升降起浮的命运进行透视,由此反思文化遗产及民俗艺术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是不无意义的。
李祥林
关键词:城隍信仰戏剧文化民俗艺术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被引量:9
2015年
在多民族的中国,从民俗艺术角度研究本土民间演艺,尤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艺术。在山高谷深的岷江上游,诞生在黑水民间土壤中的融合着藏羌文化元素的铠甲舞,展现为歌舞艺术,融汇了宗教情感,体现于仪式行为。从文化结构到艺术形态,从象征符号到展演场景,从身体表现到仪式功能,从族群生活到传统风俗,凡此种种,从民俗艺术角度而不仅仅是纯舞蹈学或纯艺术学角度看,其中都有值得舞蹈人类学或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关注的许多东西。
李祥林
关键词:民俗艺术舞蹈人类学
中华女娲神话及信仰所在土壤的文化分析
2019年
《女娲神话是中国文化语境的产物。从"阴阳"词语知识考古、先秦诸子学说透视、农耕文明原始发生入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女娲神话及信仰所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
李祥林
关键词:女娲神话女神信仰中国文化
“人本文化”的口头表述和行为实践——彝族火把节的文化人类学透视被引量:2
2016年
彝族火把节在民间被称为"眼睛的节日",其归根结底是"‘人’的节日""‘人’的颂歌的节日"。火把节之于彝族,是"火"的颂歌,更是"人"的颂歌,对火把节所突出的"人"这个主体以及"人"的智慧、力量、精神、生活,应给予充分关注。无论从口头表述还是从行为实践看,彝族火把节在扬善拒恶的叙事主旋律中所张扬的不是"神本文化",而是"人本文化",是彝族社会中传统深厚的以"人"为本文化的积极肯定与美妙歌唱。从文化人类学角度透彻理解这点,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此少数民族节日的人文价值的认识。
李祥林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人本文化人文价值
戏台·会馆·移民文化被引量:4
2014年
从中国剧场发展史看,在独立的戏园出现之前,或者与独立的戏园相辅相成,会馆、神庙戏台是戏曲演出的极重要场所。从传播学角度看,移民会馆也是向大众传播戏剧文化的重要场地,除了会馆戏台上艺人唱、做、念、打的动态演出,各种静态的戏曲故事及人物雕刻作为会馆建筑装饰,亦可谓是绝妙传神的"无声戏"。结合田野考察与历史文献,考察移民会馆与戏曲文化的关联,是戏曲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课题。
李祥林
关键词:戏曲文化
从性别视角看口头文学中女娲与诸神合作故事被引量:1
2022年
神话属于口头文学,有古老的渊源。女娲是创造大神,在形形色色的女娲神话传说中,除了造人补天,还有许多故事讲述女娲与其他神灵共同完成发明创造。在诸如此类口头文学表述中,往往体现出一定倾向性的民间情感态度及性别话语特点。立足巴蜀地区,从造字、制谷、治水等话题入手,透视口头文学中女娲与诸神合作的故事,其中透露的性别文化信息值得研究者注意。
李祥林
关键词:口头文学女娲神话性别研究
当代语境中女娲神话的地方性言说
2019年
古往今来,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在中国流布甚广,并随着“在地性”赋予而呈现为多种类地方化版本,体现为多声部地方化声音,透射出多样化地方性诉求。将目光投向华夏腹心地带,着眼当代语境,考察地方性叙事中女娲神话及信仰中的现代性建构因素,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神话在当代人类社会的传播、演变乃至利用有重要意义。古老的神话,不只是属于过去,它连接着今天,也启示着未来。
李祥林
关键词:女娲神话当代语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