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地震局科研项目基金

作品数:69 被引量:291H指数:9
相关作者:郑永通陈光黄晓华林立峰关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地震局龙岩地震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技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2篇地震
  • 10篇地震台
  • 9篇前兆
  • 8篇震前
  • 6篇地震前
  • 6篇水位
  • 5篇地震前兆
  • 5篇形变
  • 5篇台站
  • 4篇数据库
  • 4篇台地
  • 4篇体应变
  • 4篇井水位
  • 4篇固体潮
  • 4篇GPS
  • 3篇地倾斜
  • 3篇地形变
  • 3篇地震台站
  • 3篇应变仪
  • 3篇映震

机构

  • 57篇福建省地震局
  • 3篇龙岩地震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泉州基准地震...
  • 1篇天津市控制地...

作者

  • 8篇郑永通
  • 7篇陈光
  • 6篇关玉梅
  • 6篇林立峰
  • 6篇黄晓华
  • 5篇杨佩琴
  • 5篇刘序俨
  • 5篇廖丽霞
  • 5篇刘其寿
  • 5篇杨婕
  • 5篇刘水莲
  • 5篇洪旭瑜
  • 5篇杨锦玲
  • 4篇秦双龙
  • 4篇黄声明
  • 4篇钟继茂
  • 4篇李远兴
  • 4篇王紫燕
  • 4篇洪惠群
  • 4篇全建军

传媒

  • 15篇华南地震
  • 15篇地震地磁观测...
  • 9篇大地测量与地...
  • 5篇华北地震科学
  • 3篇内陆地震
  • 2篇价值工程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全球定位系统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高原地震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福建地震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形变观测典型曲线畸变分类与说明被引量:14
2008年
地形变观测资料中干扰因素较多,而地震前兆与干扰往往不易区分。通过对多年地形变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带有普遍性干扰因素的典型畸变图像列出,并作了简要的物理机制说明,供同仁参考。
黄晓华陈智勇林立峰
关键词:地震前兆
福建地区速度场特征
2011年
利用2005—2009年福建GPS基准站资料,解算了各测站20期的季速度场,结合近年福建及其周边大地震,分析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南海地震发生时段,福建各测站的速度场发生明显变化,反映了福建地区速度场受菲律宾板块运动的影响。
关玉梅李祖宁王紫燕
关键词:速度场
基于GIS的福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GIS平台,完成福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入库工作,根据地震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的影响因子计算服务半径,利用加权Voronoi图生成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范围分区图,分析现有避难场地服务区服务人口负载情况,对避难场地空间配置提出建议。
朱耿青林岩钊王辉山洪惠群王青平
关键词:应急避难VORONOI图
漳州台深井应变不变量同震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在解决钻孔应变观测加衬模型的待定常数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不变量与坐标系选择无关的性质,推导出了5组观测组合计算不变量的简洁表达式,并以玉树地震为例,选取漳州台深井观测系统的探头上、下端面8分量应变观测单元的观测资料,采用加衬模型分别根据探头上下端面的5组观测组合公式计算了地震当天的最大主应变、最小主应变、最大主应变相应的主方向、最大剪应变以及面应变与体应变分钟值,分别给出了探头上端面234观测组合在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发震当天7h30m~9h30m时间窗内的上述不变量分钟值同震响应图像,最后对同震响应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最大、最小主应变以及最大主应变相应的主方向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刘序俨方宏芳张凯张翊宁马超文黄声明季颖锋
关键词:同震响应可靠性分析
华安汰内温泉水化学及水氡映震特征与预测效能检验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在对福建华安汰内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1987年以来该温泉的水氡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化形态和影响因素,结合期间台湾地区发生的多次7级以上强震,研究水氡的异常变化特征,并利用Molchan图表法对其预测效能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显示:该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Na,表明经历了较长的补给路径且具有一定的深层水信息;该温泉水氡呈现夏高冬低的年变动态,与观测水位和气温呈正相关性;在台湾多次7级以上强震前水氡呈现明显的趋势高值异常,地震多发生在水氡高值异常结束或转折时;Molchan图表法检验结果显示该温泉水氡异常与台湾7级以上强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地震主要发生在在异常出现后180 d内,以中短期异常特征为主。通过对华安汰内温泉水氡的异常特征及预测效能评估研究,有助于对台湾及其周围的震情跟踪分析。
秦双龙洪旭瑜洪明泉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台湾强震
福建地区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判定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福建地震台网的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的数字记录,采用波形对比法,分析发生在同一地区的爆破与地震波形特征。结果发现,爆破与地震在震相、P波初动符号分布、振幅比A_S/A_P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据此得出爆破识别的有效判据,并对一次疑爆事件进行有效检验,为今后爆破的识别提供依据。
蔡杏辉邵平荣段刚杨贵
关键词:爆破波形特征振幅比
静压桩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静压桩施工的挤土效应较为显著,而其振动效应则较为隐蔽。本文通过对静压桩施工振动进行一系列测试,分析研究了静压桩施工振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静压桩施工振动与锤击打桩振动不同,静压桩施工振动类似强夯振动,属瞬态冲击振动,震源位于地表,激发的振动波主要为Rayleigh(R)波,振动波的主频较低,对周边民房起主要破坏作用。此外,本文还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隔振沟的减振效果,并对一系列减小静压桩施工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检验。表明了通过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小静压桩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姚道平张艺峰叶友权闫培
关键词:静压桩
福清、泉州综合场地GPS和水准联合分析
2016年
联合福建省近几年福清、泉州综合场地GPS观测数据和水准复测数据,分析了两个跨断层综合场地的三维运动特征。结果显示:16个综合场地GPS测站相对华南块体的无整体旋转速率约为5mm/a,方向为北东向和北西向。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三组次级断裂均存在走滑运动,长乐-诏安断裂带以压性活动为主,且福建地区地块形变具有南强北弱的特征。
占惠杨婕韩志国林志彬
关键词:GPS基线
2007年顺昌M_L 4.9地震余震的剪切波分裂现象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福建省地震局在顺昌ML 4.9地震后布设的流动台网记录到的顺昌地震余震波形资料,应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计算并得到顺昌余震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结果表明,顺昌地区的快波偏振方向为北东向,与顺昌地区断裂带走向一致。
倪晓寅陈光吴声伟叶晓明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快波偏振方向
数字化水位观测仪零漂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数字化水位LN-3型观测仪器存在一定的零漂问题,并通过宁德1号井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室温度、气温、井水温、传感器埋深变化是数字化水位仪器零漂的重要原因,而水位仪器的零漂与湿度、公共数采无关,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提高水位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杨鼎鸿程庆斌邓聪林昊
关键词:数字化水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