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9)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昝启杰胡宏友谭凤仪曾小康雷安平更多>>
相关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红树
  • 4篇红树林
  • 3篇湿地
  • 3篇群落
  • 2篇多样性
  • 2篇演替
  • 2篇植物
  • 2篇红树植物
  • 1篇凋落
  • 1篇凋落叶
  • 1篇盐度
  • 1篇入侵
  • 1篇深圳华侨城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鸟类
  • 1篇鸟类多样性
  • 1篇秋茄
  • 1篇群落动态
  • 1篇群落多样性

机构

  • 4篇香港城市大学
  • 3篇深圳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内伶仃福...
  • 1篇广东环境保护...

作者

  • 5篇昝启杰
  • 3篇胡宏友
  • 2篇卢群
  • 2篇董克钻
  • 2篇雷安平
  • 2篇曾小康
  • 2篇林光辉
  • 2篇谭凤仪
  • 1篇王英永
  • 1篇廖文波
  • 1篇张朝潮
  • 1篇李雄
  • 1篇林石狮
  • 1篇王文卿
  • 1篇许会敏
  • 1篇陈顺洋
  • 1篇陈里娥
  • 1篇樊蓓莉
  • 1篇陈晓霞
  • 1篇谢婉滢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坝光银叶树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被引量:23
2015年
为了解深圳坝光银叶树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与演替情况以及群落内古树保护现状,采用样带法全面调查了深圳坝光银叶树群落,基于生境特点将群落分成3个不同生境类群,分析了不同生境群落多样性及演替趋势。结果表明:该群落由89个种群组成,隶属于35科73属,其中银叶树种群在乔木层、幼树层和幼苗层的重要值均为最高,阴香、九节、海芒果等也占有较大优势。群落中2.5 m以下的幼树占各种群数量的83.26%,其中78.37%的幼树是银叶树,表明银叶树群落的演替趋势处于"金字塔"型的正方向发展。3种生境类型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低呈现为:邻海陆地生境群落>远离海岸的陆地生境群落>滨海沼泽湿地生境群落,随着群落的发展,邻海陆地和远离海岸的陆地生境群落种群的多度将增加,而滨海沼泽湿地生境群落则逐渐衰退。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威胁,坝光银叶树已表现出一些濒危的特征,需加强保护。
陈晓霞李瑜茹正忠昝欣谭凤仪昝启杰
关键词:红树林群落多样性演替古树
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湿地近十年来变化和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评估。根据红树林湿地管理主体、管理要素、管理形式等情况,将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划分为粗放式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模式、风水林管理模式、自然保护小区(公园)管理模式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5种类型。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效果最好,自然保护小区(公园)模式和受委托管理模式次之,粗放式管理模式效果最差。
李瑜茹正忠程华荣王佐霖昝欣
关键词:红树林
中国红树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被引量:9
2012年
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生产是所有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基础.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红树植物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树群落可分为低温广布型、广布型、嗜热广布型和热带分布型4种类型;资源分布可划分为琼东沿海、北部湾沿海、珠江口至粤东沿海、闽南和台湾沿海、闽东至浙南沿海5个区域.其中,北部湾沿海红树林种质资源占全国的75.3%.目前中国红树植物苗木种类开发利用率为52.6%,以胎生红树植物为主.红树林苗木生产应注意繁育方法、种实采集与储存、育苗方式、水分和盐度选择、病虫害防治及越冬防寒措施6个技术环节.结合调查和生产实践,归纳分析了中国现有5种红树林苗圃类型(旱地设施苗圃、红树林滩涂苗圃、光滩苗圃、基围塘苗圃和米草滩涂苗圃)的结构和用途特点,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系统集成管理提供参考.
胡宏友陈顺洋王文卿董克钻林光辉
关键词:红树林种质资源苗木繁育苗圃建设生态恢复
防除滩涂米草入侵的根际缓释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为防除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探讨根际土壤缓释除草剂的新方法。该研究采用扩散法研究了蛭石、PE膜和合成壳聚糖膜3种缓释材料的根际缓释除草剂的性能,同时,采用根部浸泡试验验证根际施药防除互花米草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缓释材料的缓释性能差异显著,蛭石对草甘膦控释能力较弱,初始释放农药量最大,释放迅速,适合淤泥质潮滩;PE膜则表现出较强的控释能力,释放量较小,但整个过程释放量较稳定,适合沙质和近根际水体;壳聚糖膜介于两者之间。根部浸泡试验表明,0.25~1.00g/L草甘膦、0.09~0.23g/L百草枯、0.28~2.30g/L草铵膦根部浸泡2~6d即可显现毒杀互花米草效果,通过饱和土壤一维溶质渗滤模型计算,在点源释放模式下,除草际根部释放点间有效除草间距为50~60cm。研究证明了根际缓释除草剂防除互花米草具有可行性。
胡宏友董克钻林光辉谢婉滢
关键词:互花米草除草剂入侵缓释根际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群落演替被引量:18
2014年
对深圳湾福田凤塘河红树林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变化及演替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演替各阶段群落均由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5个种类组成。(2)演替早期(4 a)群落高度增长较快,之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至17 a时趋于稳定,之后增长速度缓慢。(3)4 a和17 a的群落立木级均分布在Ⅱ级—Ⅳ级,56 a和73 a的群落立木均达到最高级Ⅴ级,该两群落立木在Ⅱ级—Ⅴ级均有分布。(4)随着演替的进展,除了73 a群落盖度较56 a群落稍有下降外,其它演替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胸高断面积表现出与盖度一致的变化趋势;群落个体密度则逐渐下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不断提高,群落优势度则逐渐下降;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表明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5)群落变化及演替为:秋茄+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白骨壤+秋茄群落→白骨壤群落。
卢群曾小康石俊慧陈里娥周凯雷安平昝启杰
关键词:演替群落动态
盐度对秋茄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物质与能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在室内人工模拟潮汐,研究了4种盐度(0、10‰、25‰和35‰,分别代表淡水、低盐、中盐和高盐)下秋茄(Kandelia candel)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物质与能量动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盐处理下的失重率和平均分解速率显著低于淡水和低盐处理,而高盐下的半分解理论值则高于其他处理;盐度对分解过程中的残叶氮磷变化动态有显著影响,其中,残叶氮的释放速率在实验后期会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上升,高盐度下残叶总氮含量显著低于低盐或淡水处理;而在分解第1周,淡水或低盐处理能加速磷的释放,但中高盐度残叶中总磷含量最终会低于淡水和低盐处理;盐度同样能对残叶热值产生显著影响,淡水和低盐处理下的碎屑热值要显著高于高盐处理下的残叶热值,但不同盐度下分解的能量损失差异不显著。
胡宏友张朝潮李雄
关键词:热值秋茄凋落叶盐度
深圳华侨城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深圳华侨城湿地位于珠江口深圳湾北岸,通过箱涵与深圳湾海水相通,总面积69万m2,水域面积约50万m2,是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侨城湿地植被、鸟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侨城湿地共有植物60科162种,其中真红树植物5科6属7种,半红树植物3科4属5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鸟类共有12目36科101种,约占深圳湾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共鉴定出藻类5门11属14种;浮游动物25种。华侨城湿地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包括入侵植物大面积分布、物种单一,鸟类、底栖生物类等生物多样性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及凤塘河口相比较低,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昝启杰许会敏谭凤仪廖文波樊蓓莉
关键词:湿地生物多样性
深圳东涌红树林海漆群落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样地红树林群落的景观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立木级分布和高度级分布等指标,采用样带法和相邻格子样方取样法对深圳东涌5个样地的红树林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东涌红树林以海漆为优势种群;群落由水到陆的生态序列依次为海漆-桐花树群落、海漆群落和黄槿-海漆-桐花树群落;东涌红树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各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5631-1.4603及1.8364-2.6996之间;群落立木级结构分布显示出衰退群落的特征,Ⅳ级(41.96%)和Ⅴ级(41.22%)立木海漆数量占绝对优势。上述结果表明东涌红树林是我国少有的典型海漆群落,但该群落较易受到威胁,需要进行保护。
韦萍萍昝欣李瑜茹正忠昝启杰
关键词:红树林
2007~2011年深圳湾鸟类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变化被引量:12
2017年
2007~2011年,在深圳湾共记录鸟类13目40科141种。物种数排名前四的科是鹬科(28种)、鸭科(11种)、鹭科(11种)和鸻科(9种),其物种数之和占总物种数的41.8%。水鸟是深圳湾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共有79种,占56.0%。冬候鸟和过境鸟为主要居留型,有91种,占64.5%;有留鸟41种,占29.1%;有夏候鸟8种,占5.7%。在141种鸟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鹗(Pandion haliaetus)、黑耳鸢(Milvus lineatus)、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普通鵟(Buteo buteo)、白肩雕(Aquila heliaca)、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 gularis)、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雕鸮(Bubo bubo);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濒危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近危等级鸟类2种;有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附录Ⅱ。2007~2011年期间,累计记录鸟类320 962只,其中有水鸟314 743只(98.1%);深圳湾鸟类数量、种类总体上在增加,2007~2010年期间,鸟类物种数在95~99种之间窄幅波动,2011年,物种数显著增加,达110种。水鸟种类组成较稳定,林鸟的种数增加是鸟种数增加的主要因素。部分种类在数量方面占据明显优势,19种优势度指数≥0.01的鸟类的5 a累计数量之和占累计总数量的90.4%,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琵嘴鸭(Anas clypeata)、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泽鹬(Tringa stagnatili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红脚鹬(Tringa tetanus)、黑尾塍鹬(L
林石狮田穗兴王英永昝启杰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砍伐后萌生更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调查的方法,研究深圳湾福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 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伐后萌枝更新对伐迹地早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伐后4年时,3种红树植物平均萌生枝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桐花树(12.4)>白骨壤(5.4)>秋茄(4.4);桐花树的萌生率最大(72.73%),其次为秋茄(67.42%),白骨壤最小(20.77%)。滩涂潮位可能影响红树植物的萌生率,不同潮位滩涂上的红树植物萌生率为:内滩>中滩>外滩。红树植物萌生植株较人工种植植株的存活率高,且生长速度较快,表明萌枝更新对砍伐后早期红树林群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此外,红树植物种类自身的生理生态差异可能是影响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卢群石俊慧曾小康周凯雷安平昝启杰
关键词:红树植物砍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