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08E-0706)

作品数:7 被引量:215H指数:7
相关作者:孙六一付金华赵振宇高建荣张月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盆地
  • 7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地层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2篇油气
  • 2篇奥陶纪
  • 2篇奥陶系
  • 2篇白云岩
  • 2篇层序界面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岩相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圈闭
  • 1篇油藏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溶孔
  • 1篇盆地南缘
  • 1篇气系统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付金华
  • 3篇孙六一
  • 2篇包洪平
  • 2篇徐旺林
  • 2篇张延玲
  • 2篇郭彦如
  • 2篇任军峰
  • 2篇张月巧
  • 2篇高建荣
  • 2篇赵振宇
  • 1篇卢玉杰
  • 1篇冉新权
  • 1篇史晓颖
  • 1篇周书昌
  • 1篇白海峰
  • 1篇王千遥
  • 1篇曹金舟
  • 1篇马占荣
  • 1篇刘俊榜
  • 1篇闫磊

传媒

  • 3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被引量:83
2012年
通过大量露头与钻井沉积相观察,系统编制了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认为,早奥陶世发育近SN走向的伊盟—中央古陆将盆地分为东、西2部分碳酸盐台地沉积区,其沉积古地理分别受控于华北海及祁连海;由早奥陶世至中奥陶世盆地总体呈现出逐渐海侵及伊盟—中央古陆逐渐缩小的过程,伊盟—中央古陆在中奥陶世大部分被海水侵没并已分化为南、北相隔的2个古陆即庆阳古陆和伊盟古陆,至中奥陶世晚期即达瑞威尔期(马家沟组六段沉积期)海侵达到最大范围;晚奥陶世发生海退,造成现今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内大部分表现为古陆剥蚀区,仅在盆地西缘及南缘发育了较窄的开阔镶边台地及其斜坡相沉积,至晚奥陶世中晚期(凯特期—赫南特期)几乎全部隆升为陆。自早奥陶世晚期(弗洛期)至中奥陶世中期(达瑞威尔初期)即马家沟组一段至五段沉积期,盆地中东部发育大面积的局限蒸发环境,形成局限潟湖甚至膏盐潟湖。盆地西部与南部受贺兰拗拉槽与秦祁海槽发展演化控制,主要发育大陆边缘沉积体系,由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早期的被动陆缘碳酸盐缓坡台地向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的主动陆缘弱镶边碳酸盐台地演化。
郭彦如赵振宇付金华徐旺林史晓颖孙六一高建荣张延玲张月巧刘俊榜刘虹
关键词:奥陶纪层序地层沉积相岩相古地理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类型及特征被引量:36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两隆两鞍两坳陷"的古构造格局。2个隆起在平面上呈"L"型展布,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相带,并控制着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区域展布。奥陶系的储集类型主要包括风化壳溶孔型、白云岩晶间孔型、台缘礁滩孔隙型、岩溶缝洞型4种。风化壳溶孔型储集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在该储集体中目前已发现并探明靖边大气田;白云岩晶间孔型储集体勘探获得初步突破;其他2种类型储集体的勘探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近期勘探已发现一些新的苗头,存在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开拓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新领域的关键所在。
付金华白海峰孙六一马占荣
关键词:奥陶系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及圈闭成藏特征被引量:37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长期以来以奥陶系顶部的古风化壳地层圈闭气藏为目标,近期通过对白云岩成藏机制的深化研究,在古隆起东侧发现了奥陶系中组合新型岩性气藏,其储层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简称马五5)白云岩中,储层特征明显不同于奥陶系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受沉积环境控制,中组合马五5白云岩呈SN向带状展布,其中靖边西白云岩带由于临近古隆起,水动力条件强,滩相沉积发育,后期经白云石化后形成的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岩性纯,南北向连片展布"的特点,且晶间孔发育,为有利的储层。加里东末期,由于盆地整体抬升造成古隆起东侧中组合地层遭受剥蚀,从而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接触,构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受岩性相变控制,中组合马五5滩相白云岩在空间上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黄正良陈调胜任军峰包洪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白云岩岩性圈闭成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钻井、测井资料的研究,识别出8个层序界面,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其中冶里组为SQ1,亮甲山组为SQ2,马家沟组两个(SQ3、SQ4),平凉组两个(SQ5、SQ6),背锅山组一个(SQ7)。层序SQ1—SQ6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层序SQ7发育低位体系域及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被构造剥蚀。SQ1—SQ6总体为开阔台地相沉积,SQ7为台缘斜坡沉积。
曹金舟冯乔赵伟周书昌王千遥刘振卢玉杰李颖莉
关键词:层序界面层序地层奥陶纪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面形成演化与储集层发育被引量:34
2012年
从奥陶系顶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反转入手,探讨构造演化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不同类型储集体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形成演化机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面为一重要的层序界面,其既代表了下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与上部碎屑岩沉积建造之间的构造沉积转换,又代表了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漫长风化剥蚀造成的区域性地层沉积间断。该界面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3次重大的构造格局演变,直接影响了奥陶系储集层的发育及后期保存。盆地东、西部奥陶系顶部岩性差异控制了发育的储集空间类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溶蚀孔洞储集体;而后期层序界面构造倒转则造成盆地东部地区岩溶孔洞型储集空间被充填,影响了有效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范围。
冉新权付金华魏新善任军峰孙六一包洪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集层层序地层层序界面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特征被引量:24
2012年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已有的1∶20万重力资料、1∶10万航磁资料,采用重磁数据处理新技术开展了盆地北部及中部基底构造特征的研究。根据重磁资料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布格重力异常形态简单,变化平缓,盆地内部布格重力异常低,盆地边缘异常则相对较高;盆地沉积岩的磁化率普遍很低,可以视为弱磁化和无磁性,鄂尔多斯盆地的区域磁异常场主要反映了结晶基底太古宇和元古宇岩石的磁性差异及结晶基底的构造形态。依据已知的鄂尔多斯盆地岩石物性差异和已有的重磁数据空间分布范围,解译盆地边缘的断裂构造主要依靠1∶20万重力资料,反映了盆地边缘具有典型的盆山耦合特征;而盆地内部与以往认识不同,发育规律性的大断裂,具有复杂的构造特征。而解释结晶基底内部的基底断裂构造,主要依靠1∶10万航磁资料。依据航磁反演的盆地结晶基底埋深及基底的起伏形态,重新划分了盆地基底的构造单元,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对上覆沉积盖层的控制作用,间接影响到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
李明闫磊韩绍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重磁方法基底断裂油气
鄂尔多斯盆地3条油藏大剖面对风险勘探的意义被引量:21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2条不整合面及多套储盖组合,形成以下古生界奥陶系气藏、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气藏、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藏为代表的3大含油气系统。深入分析盆地内部3条油气藏连井剖面(吴忠—米脂;固原—宜川;包头—澄城)可知:烃源岩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与展布;中生界油藏位于生烃坳陷内部或附近,油气二次运移距离相对较短;古生界天然气可在整个盆地烃源岩范围内短距离运移,且规模较大,最终聚集于奥陶系顶面风化壳有效岩溶圈闭和石炭-二叠系源内或近源低渗透有效砂岩圈闭中。盆地未来风险勘探领域为:①中生界石油勘探以向北扩展和探寻生油层系内部非常规油藏为主;②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向盆地南部扩展和开发海相碎屑岩气藏为主;③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寻找伊陕斜坡中北部、盆地东南部风化壳和台缘礁滩体岩性-构造圈闭气藏为主。
赵振宇郭彦如徐旺林张延玲高建荣张月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风险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