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2008]2-4)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瑞黄标武张云飞李林春肖运江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环境因子对近江蛏幼贝存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近江蛏幼贝进行海水梯度比重、比重渐升和渐降、不同底质以及耐高温的试验。结果表明:近江蛏幼贝适宜生活的海水比重是1.001~1.010,比重1.016是养殖近江蛏的上限;近江蛏幼贝不能在比重1.018以上的海水水域生存;幼贝对低比重水的适应能力随着个体的生长而增强;近江蛏不能在陆泥底质、淡水中存活,而在海泥底质、淡水中,2d内无不适表现;近江蛏幼贝不能长时间适应34℃以上的高温。
- 黄瑞黄标武吴剑锋肖运江
- 关键词:底质温度存活率
- 近江蛏精子超微形态结构观察及与缢蛏精子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近江蛏和缢蛏成熟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发现近江蛏精子与缢蛏精子在超微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近江蛏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成熟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包括顶体和细胞核。近江蛏精子与缢蛏精子顶体均为保龄球状,但近江蛏精子顶体全长比缢蛏短。近江蛏精子细胞核略扁圆形,外缘具8~9个圆弧形凸起;缢蛏精子细胞核则呈圆球状。近江蛏精子中段由线粒体和中心粒复合体构成,线粒体一般5个,个别4~6个;缢蛏线粒体5个或6个。近江蛏精子尾部为细长的鞭毛,轴丝为"9+2"结构,与缢蛏的相同。从近江蛏与缢蛏的精子形态差异看,两者应属于种间差异。
- 黄瑞黄标武李林春张云飞
- 关键词:缢蛏精子
- 近江蛏养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常规生物学测定、连续观察等方法对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sp.nov.)外部形态、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江蛏的贝壳形态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相似,壳长与壳高之比值较缢蛏大,成体近江蛏(壳长60 mm以上)壳长与壳高之比平均为3.43±0.13,成体缢蛏(壳长60 mm以上)为3.16±0.12;近江蛏壳长(L)与壳高(H)的关系为:H=0.2691 L+1.6053(n=325),相关系数为0.9964;近江蛏繁殖期为10~11月,其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过程与缢蛏基本相同.
- 黄瑞张云飞林旭吟黄标武陈武各杨元乙
- 关键词:性状胚胎幼虫稚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