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28)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4
相关作者:齐中英邵帅郑永杰陶萍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资源诅咒
  • 4篇资源型
  • 4篇资源型地区
  • 3篇实证
  • 3篇经济增长
  • 3篇技术创新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内生经济
  • 2篇内生经济增长
  • 2篇内生增长
  • 2篇能源
  • 2篇能源开发
  • 2篇资源约束
  • 2篇贸易开放
  • 2篇挤出效应
  • 1篇学说
  • 1篇中国煤炭
  • 1篇融资
  • 1篇融资约束
  • 1篇实证研究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8篇齐中英
  • 5篇邵帅
  • 3篇郑永杰
  • 1篇陶萍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相悖的观点,本文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将这两种不同的可能性纳入到同一个经济机制框架中。本文以Romer的R&D模型为基本框架,将一个被动接受技术外溢的能源开发部门引入其中,...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
关键词: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内生增长资源诅咒
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被引量:48
2009年
以Romer的R&D内生增长模型为基本框架,将一个被动接受技术外溢的劳动密集型的自然资源开采部门引入其中,建立了资源输出型地区的4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市场竞争动态均衡分析及平衡增长路径上稳态解的比较静态分析,为资源输出型地区面对的"资源诅咒"问题提出了机理解释,即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分析表明,丰裕的自然资源和较高的资源价格可以吸引劳动力去从事缺乏技术含量的简单的初级资源开采活动,使制造业部门和R&D部门的劳动力投入相对减少,从而导致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减缓.最后,利用我国西部1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为理论解释提供了有效的经验支持.
邵帅齐中英
关键词:技术创新内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挤出效应
资源约束、贸易开放与技术溢出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探讨了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贸易开放、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平衡增长路径;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以及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各变量以及经济参数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机制,并给出了其经济学的解释。最后,利用我国资源型地区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经验支持。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扩大本地区的贸易开放程度,获取贸易利益,资源型地区能够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实现本地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郑永杰齐中英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贸易开放内生经济增长
资源约束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研究——来自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构建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论证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同时,本文还利用我国资源型地区2000—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源型地区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对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人力资本、贸易开放、能源产业投资额、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越技术溢出的门槛值,资源型地区能够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进步。
郑永杰齐中英
关键词:管理科学贸易开放资源型地区
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8—2009年我国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资源型地区内不同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整个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情况。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变化最大的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落后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效率的进步引起的。提出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郑永杰齐中英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DEAMALMQUIST指数
自然资源富足对资源型地区创新行为的挤出效应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对Rom er的R&D增长模型的改进,在制造业部门生产函数中加入了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同时考虑了自然资源开采部门的资本成本和资源税负成本,建立了资源型地区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其进行了市场竞争动态均衡分析并求出了模型的稳态解,为资源型地区遭受的"资源诅咒"现象提出了一种机理解释,即资源富足对创新行为的挤出效应.分析表明,在不考虑资源开采部门对技术创新存在贡献的条件下,资源富足可以通过降低劳动力供给水平直接阻碍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创新部门劳动力投入的比重使知识的增长率降低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
邵帅齐中英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资源诅咒
基于外部性特征的环境项目融资约束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环境项目的正外部性问题及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阐述排污收费对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投融资的重要影响。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研究环境项目融资的外部约束机制,将外部约束机制从功能上设计为激励与规制两大制度体系,进而构建宏观外部机制及相应的配套制度机制。设计基于外部性特征的约束机制,包括政策制度机制、规制与保障机制、排污收费机制、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等,以期建立有效的投融资经济制度环境,最大化地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分析结果表明,对环境项目融资必须建立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制度约束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陶萍齐中英
关键词:环境项目融资外部性
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被引量:78
2010年
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削弱制造业投入、外资投入、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种传导途径来制约经济增长,其中制造业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最后文章为我国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邵帅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发煤炭城市经济增长资源诅咒
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
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相悖的观点,本文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将这两种不同的可能性纳入到同一个经济机制框架中。本文以Romer的R&D模型为基本框架,将一个被动接受技术外溢的能源开发部门引入其中,...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
关键词: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内生增长资源诅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