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907)

作品数:87 被引量:1,443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兴源汤广福刘文华宋强贺之渊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3篇电气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直流
  • 25篇输电
  • 24篇电力
  • 21篇直流输电
  • 20篇高压直流
  • 18篇高压直流输电
  • 16篇电力系统
  • 15篇电系统
  • 14篇输电系统
  • 11篇电压
  • 11篇振荡
  • 11篇直流输电系统
  • 10篇高压直流输电...
  • 9篇无功
  • 8篇晶闸管
  • 8篇换相
  • 8篇交直流
  • 8篇补偿器
  • 7篇暂态
  • 7篇换相失败

机构

  • 49篇四川大学
  • 2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9篇清华大学
  • 11篇中国南方电网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贵州电网公司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乐山电业局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山西电力公司
  • 1篇北京许继电气...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9篇李兴源
  • 19篇汤广福
  • 12篇刘文华
  • 11篇宋强
  • 9篇贺之渊
  • 8篇金小明
  • 7篇郑健超
  • 6篇颜泉
  • 6篇郝巍
  • 6篇杨小兵
  • 5篇吴小辰
  • 5篇鲁宗相
  • 5篇何朝荣
  • 4篇伍凌云
  • 4篇贺洋
  • 4篇查鲲鹏
  • 4篇徐大鹏
  • 3篇范子超
  • 3篇温家良
  • 3篇周双喜

传媒

  • 18篇电力系统自动...
  • 17篇电网技术
  • 15篇中国电机工程...
  • 9篇四川电力技术
  • 5篇现代电力
  • 4篇继电器
  • 3篇电工技术学报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电力系统及其...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华北电力技术
  • 1篇陕西电力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4篇2009
  • 19篇2008
  • 18篇2007
  • 23篇2006
  • 8篇2005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故障限流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06年
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使短路容量增加成为电网发展中的一个日益显著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馈线及母线连接处安装故障限流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不仅如此,作者认为故障限流器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系统稳定性的提高。该文利用故障限流器具有可控串联补偿的特点,采用部分输出量反馈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定的控制规律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M atlab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减小发电机功角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曾琦李兴源温海康
关键词:故障限流器最优控制
适于硬开关变流器的IGCT/二极管综合模型被引量:8
2008年
随着装置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大功率变流器中考虑器件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在硬开关条件下应用器件功能模型的一般化方法,并以当前研究较少的IGCT为例,阐述了开通电压和关断电流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全控器件与其反并联二极管综合考虑的功能模型,可用于仿真变流器器件电压电流波形、估算装置损耗。此模型应用于H桥链节的背靠背等价试验中,试验结果与仿真波形吻合,实测损耗与估算结果一致,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正确性。
范子超刘文华宋强李建国
关键词:IGCT开关损耗
影响多馈入高压直流换相失败的耦合导纳研究被引量:59
2008年
建立了2条交、直流并联的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此模型的直流输电线的耦合导纳和换相失败关系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基于电路基本理论知识,推导出多馈入交、直流并联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耦合导纳和换相电压关系表达式。从该文的理论分析可看出逆变侧换相失败的判断与耦合导纳关系十分复杂,它不仅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逆变侧相连的交流电源的等值导纳有关,而且还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整流侧相连的交流电源的等值导纳有关,更与各直流输电子系统相并联的交流传输线导纳密切相关。
何朝荣李兴源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
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最新进展被引量:25
2008年
介绍了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中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委员会(SC B4)的主要专题和论文。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现有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运行、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可靠性标准,以及±800kV特高压直流和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工程的新进展、灵活交流输电(FACTS)装置的应用和最新发展、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发展和应用等。
汤广福贺之渊
关键词:电力电子高压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电压源换流器
多馈入直流系统中逆变站滤波器投切对谐波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基于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NETOMAC,提出了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混合时域仿真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南方电网2008年多馈入直流系统各个逆变站由于滤波器投切产生的谐波电流的交互影响。对时域仿真得到的谐波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某逆变站退出或投入任意类型的一组交流滤波器会使逆变站流入交流母线的对应谐波电流增大或减小,多个换流站的不同类型滤波器进行组合投切时,不同逆变站之间由于电气距离较近所产生的谐波交互影响可能造成投切效果和预期不同、甚至相反。
郝巍李兴源金小明吴小辰颜泉
关键词:多馈入直流系统混合仿真
基于暂态电压稳定指标的动态无功优化配置方法被引量:56
2009年
以往的动态无功配置方法大多以确保静态电压稳定为目标,而快速可控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更适用于抑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文中首先分析并指出故障后的极限切除时间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一个衡量指标,安装动态无功补偿可以延长故障的极限切除时间。根据这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切除时间指标的动态无功优化配置算法,比较各种配置方案对电网故障后极限切除时间的改变量以得到最优方案。通过IEEE39母线系统的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袁志昌刘文华宋强
关键词:动态无功补偿暂态电压稳定极限切除时间静止同步补偿器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换相失败是交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连续的换相失败还会引发直流闭锁,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如何避免换相失败发生并在故障后使直流系统平稳而快速地恢复,是保证日益扩大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换相失败的发生机理、研究方法和预防措施。从电压交互影响、谐波传递、混合仿真等方面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今后该问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吴冲李兴源黄宗君
关键词:换相失败电压稳定谐波不稳定
基于WAMS的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算法被引量:1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WAMS的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算法。文章从WAMS主站中心角度将辨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数据接收与存储,数据预处理,振荡模式参数计算和辨识结果分析。丢失数据估计、低通滤波、模型阶数优化等改进措施的应用提高了辨识过程的速度和辨识结果的可靠性。结合实际的WAMS系统和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设计了运行于WAMS主站的在线辨识系统。以规划中的南方电网进行的算例研究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
陈树恒李兴源
关键词:低频振荡WAMS相量测量单元PMU在线辨识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判断标准的仿真分析被引量:73
2007年
对2008年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建立了详细的电磁暂态模型,通过对贵广Ⅰ、贵广Ⅱ、北郊、惠州4条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仿真研究发现,当电压降落到75%时并不一定发生换相失败,因此提出了换相失败的标准:电压降落到70%时也不一定发生换相失败,关键应看阀关断角是否小于阀去游离时间对应的最小角度、阀电压是否连续为零、阀电流是否连续:若是,则会发生换相失败,若不是,则不会发生换相失败。
何朝荣李兴源金小明吴小辰颜泉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
基于小波分析的次同步振荡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考虑次同步振荡和轴系的特殊关系,使用小波变换实时监测轴系次同步分量,并在突发故障的情况下,及时检测到突发故障的奇异点,达到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对策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实用,监测设备易于实现。
刘海洋李兴源徐大鹏
关键词:小波次同步振荡轴系实时监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