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1-002-002)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郑金凤周勇黄丽芳杨秀惠严延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医科大学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肝炎
  • 4篇乙型肝炎
  • 3篇乙肝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疫苗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接种
  • 2篇病毒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首针及时接种
  • 1篇全程免疫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麻疹

机构

  • 6篇福建省疾病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篇郑金凤
  • 4篇周勇
  • 3篇杨秀惠
  • 3篇黄丽芳
  • 3篇严延生
  • 2篇陈冰
  • 2篇陈雅红
  • 2篇洪荣涛
  • 2篇张山鹰
  • 2篇吴江南
  • 2篇洪思让
  • 1篇何爱华
  • 1篇吴瑞红
  • 1篇蔡少健
  • 1篇张冬娟
  • 1篇潘伟毅
  • 1篇林志强
  • 1篇谢忠杭
  • 1篇曹洋
  • 1篇欧剑鸣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福建省2004-2013年乙型肝炎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为掌握福建省网络直报时代乙肝流行态势与特征。方法对下载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有关福建省2004-2013年乙肝病例个案信息库,采用SAS 9.2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清洗、分析福建省网络直报时代乙肝发病、死亡态势与流行特征。结果福建省2004-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为152.36/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51/10万,病死率为0.03%,报告发病率年平均递增1.68%;青年组报告发病率(240.19/10万)最高;中年组报告发病率(154.14/10万)与全省平均值相近;老年组报告发病率(118.85/10万)低于全省平均值;儿少组报告发病率(59.13/10万)最低;四组特征人群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5,P〈0.01)。各市区报告发病率分布在103.83/10万~504.7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9,P〈0.01),平潭综合实验区(504.76/10万)、福州市(240.44/10万)、莆田市(199.25/10万)高发。月份报告发病率分布在7.77/10万~30.86/10万,月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4,P〈0.01),以每年1~3月份高发。急性乙肝发病率为54.63/10万,死亡率为0.004/10万,发病率年平均递减11.92%;尤其是儿少组人群,年平均递减22.38%,并且发病率(24.56/10万)明显低于成年人群。结论十年间福建省急性乙肝发病趋于下降,并以儿少组下降明显。但全人群乙肝的危害依然严峻,以福建东部沿海为重。急、慢性乙肝公共卫生意义不同,需要单列深入分析,提出不同特征人群针对性防控策略。
张冬娟洪荣涛郑金凤吴瑞红黄丽芳周勇杨秀惠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是预防儿童HBV感染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往研究表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可有效降低儿童HBV感染风险,并促进儿童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和其他疫苗系列接种[1,2].但福建省目前尚无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时间和接种完成状况与预防HBV感染影响关系的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福建省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吴江南周勇黄丽芳何爱华郑金凤张山鹰严延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免疫效果
泉州市2005—2014年乙肝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泉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2005—2014年乙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泉州市10年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67 942例,年发病率85.28/10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12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泉港区、惠安县和丰泽区发病率居前3位;报告病例20~49岁占73.1%,高峰在20~39岁(57.9%),〈15岁儿童发病数占1.5%;性别比2.5∶1;职业以农民(27.9%)和工人(13.8%)为主。3个省级监测市/县2013—201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2012年下降了42.5%,未监测县下降2.9%。结论泉州市乙肝报告病例虽有下降,但仍处甲乙类传染病第1、2位,应提高乙肝报告诊断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以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陈雅红陈冰洪思让
关键词:乙肝流行病学发病率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与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与完成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调福建省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各因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的影响因素,分层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政策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有1 443名儿童纳入分析,χ2检验显示,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不及时与及时组间(〉24hvs.≤24h)儿童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不同,及时组儿童显著高于不及时组儿童(χ2值分别为457.29,、42.96和74.95,P值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者完成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OR值(95%CI)分别为24.36(14.46~41.05)、1.71(1.28~2.29)和2.35(1.68~3.30)。城区儿童完成百白破、麻疹疫苗的OR值分别为0.59(0.45~0.77)和0.36(0.26~0.48)。分层分析显示,乙肝疫苗政策有效降低了及时接种乙肝首针与完成乙肝全程免疫的关系(政策实施前后OR分别为68.09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及时接种乙肝首针能提高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
吴江南周勇黄丽芳林志强郑金凤张山鹰严延生
关键词: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福建省泉州市3个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试点县病例诊断报告质量调查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晋江市及安溪县3个县(市)2011、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工作前后乙肝病例诊断以及报告质量情况,为更好地规范乙肝诊断和报告,了解急性乙肝发病情况,为乙肝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安市、晋江市和安溪县9家医疗机构2011年以及2013年乙肝报告病例,通过查阅病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照乙肝诊断标准进行报告诊断核实调查。并在每个医院选取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其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2011年乙肝病例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3.4%(255/273),误报率6.6%(18/273)。2013年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6.7%(265/274),误报率为3.3%(9/274)。2011年乙肝分类诊断准确率为78.1%,2013年为91.8%。调查64名临床医生,14.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例要反复上报;3.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要上报;3个县(市)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为67.5/10万,较2011年下降了5.9%,其中急性乙肝下降了82.9%,未分类病例减少85.8%。结论 3个试点县(市)开展乙肝监测工作后乙肝诊断报告及分类诊断正确率有明显提高,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肝报告诊断仍有重报、错报、诊断不清现象,需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督导。
陈雅红陈冰石神鉴洪思让杨虹雨郑金凤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福建省乙肝出生队列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出生队列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福建省2005—2012年乙肝监测资料,分析福建省乙肝出生队列流行病学特征,尤其是不同出生年代人群的乙肝发病情况。结果福建省2005—2012年共监测报告乙肝病例455 165例,年均发病率为154.21/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66%;其中报告急性乙肝病例45 416例,年均发病率为15.3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30%;不同出生年代人群乙肝和急性乙肝流行曲线相似,1949—1970年出生人群发病率在150/10万-200/10万和10/10万-15/10万范围波动,1970—1990年出生人群发病率形成高峰,峰值分别为284.12/10万和38.59/10万,之后直线下降;1985年之后出生人群乙肝和急性乙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快于1985年之前出生人群。结论虽然乙肝疫苗的使用和儿童免疫规划的实施对乙肝疫情的防控起到重大作用,但福建省乙肝疫情仍逐年上升,防控策略需进一步调整。
蔡少健谢忠杭郑金凤杨秀惠洪荣涛欧剑鸣曹洋严延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出生队列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HBV Pre-S/S基因变异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HBV Pre-S/S基因序列特征及不同抗原表位氨基酸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法分片段扩增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HBV的Pre-S/S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的标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78例,C基因型42例。序列分析发现,B基因型中有2例出现Pre-S1基因序列缺失;C基因型中有1例出现Pre-S2基因序列缺失。Pre-S/S蛋白区抗原表位变异分析可知,除CTL的3个抗原表位(CTL-7、8、9)外,其它检测的抗原表位均出现变异。相关性分析发现,除B细胞4、5表位,CTL 4、5表位及Th细胞1表位的变异与样品的基因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它表位的变异与样品基因型无统计学意义。抗原表位具体氨基酸变异分析发现,Pre-S1/S2基因位点如27、45、46、48等氨基酸变异可导致多个抗原表位同时发生变异;在"a"决定簇中还发现126、129、131、133、144、145等热门位点的变异,B基因型中有2例发生G145R经典逃逸株的变异;C基因型中发现7例与严重肝病有一定相关性的I126T位点变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HBV Pre-S/S基因上也普遍存在基因变异,其中包括G145R、I126T等热门突变位点,这些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可导致Pre-S/S蛋白区一个或多个抗原表位的改变,进而影响其免疫原性,并导致HB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而引起持续感染。
李东潘伟毅张苏晗杨秀惠杨秀惠陈致飞周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