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ZFQ79001)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明生康琪雪鲁元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要素禀赋
  • 3篇要素禀赋论
  • 2篇集聚经济
  • 2篇产业结构
  • 2篇城乡
  • 2篇城乡产业
  • 2篇城乡产业结构
  • 1篇新农村
  • 1篇三农
  • 1篇三农问题
  • 1篇社会关系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逆城市化
  • 1篇农村
  • 1篇主义
  • 1篇外部性

机构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陈明生
  • 2篇康琪雪
  • 1篇鲁元春

传媒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被引量:3
2009年
去掉要素禀赋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而把集聚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就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该框架,城市集聚经济的变化、要素价格变化、产业的集聚经济布局指向和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对于北京市城乡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
陈明生康琪雪
关键词:城乡产业结构集聚经济要素禀赋论
城市聚集经济的产生和变化研究
聚集经济是研究城市经济运行、城乡乃至国家的产业运动、要素流动等的基本范畴。国内外学者对于聚集经济的产生和变化已有很多论述,但未有统一、全面的分析框架。从系统论的角度,综合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外部性理...
陈明生
关键词:聚集经济规模经济外部性
文献传递
我国城乡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研究城乡产业转移的路径。城市要素价格上涨、产业的布局指向、区域要素禀赋、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转移的路径:知识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主要向大城市郊区转移,资源型、环境污染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向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环境容量大的中小城市转移;运输成本所占比重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向郊区转移,所占比重小的则更多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陈明生康琪雪
关键词:要素禀赋论
逆城市化过程中向外转移的城市产业的确定
2010年
我们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向外转移的城市产业问题。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在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增长缓慢,其相对价格上涨;密集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业,包括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中的比较劣势产业,被迫逐渐转移出城市。我国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重工业共23个行业可被确定为土地密集型产业。
陈明生鲁元春
关键词:逆城市化产业转移集聚经济要素禀赋论
我国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基于“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由于生产对于消费、分配、交换和生产关系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产业作为生产的载体,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产业同构问题严重,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强,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从而为优化我国城乡产业结构指明方向。
陈明生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产业结构社会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