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35)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肖唐付杨菲孙嘉龙贾彦龙宁增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锑矿
  • 3篇锑矿区
  • 3篇微生物
  • 3篇
  • 2篇真菌
  • 2篇废水
  • 2篇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絮凝
  • 1篇芽孢杆菌
  • 1篇亚细胞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物絮凝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 1篇水污染
  • 1篇酸性矿山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矿冶研究...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宁增平
  • 7篇肖唐付
  • 6篇贾彦龙
  • 6篇孙嘉龙
  • 6篇杨菲
  • 3篇周连碧
  • 3篇何立斌
  • 3篇刘意章
  • 2篇彭景权
  • 2篇周广柱
  • 1篇连宾
  • 1篇杨菲
  • 1篇曹文川
  • 1篇王翠珍
  • 1篇臧淑艳
  • 1篇李航
  • 1篇刘凯凯
  • 1篇周静

传媒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矿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铊矿山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处理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将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区前期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含铊矿山废水的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培养三天后的发酵液对矿山废水中铊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70.49%,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6℃,搅拌时间为4min。菌株的絮凝活性最高可达到57.32%,最佳影响因子组合为:pH=8,温度为14℃,搅拌时间为4min。铊高耐受性菌株在铊矿山废水微生物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孙嘉龙肖唐付周连碧宁增平贾彦龙杨菲
关键词:矿山废水微生物絮凝
锑矿区水体水环境锑污染及硫同位素示踪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省半坡锑矿区水环境锑污染现状,用硫同位素指示采矿活动对矿区水体的影响,以查明锑矿区水环境中Sb的释放迁移过程和水污染程度。研究发现,矿区水体中Sb和SO42-含量分别高达1377μg/L和1926 mg/L;岔河下游近10 km处仍保持较高水平(182.5μg/L Sb和59.8 mg/L SO42-)。岔河水体中,δ34S-Sb、δ34S-SO42-和Sb-SO42-间均具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p<0.05)、r=0.89(p<0.01)、r=0.72(p<0.05)。表明岔河水体中,δ34S和SO42-能很好地指示矿业活动引起的Sb污染程度和扩散范围。根据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估算,发现矿区下游水体中的硫主要来自矿山,表明矿区下游水体污染受采矿活动影响显著。
宁增平肖唐付杨菲贾彦龙孙嘉龙何立斌
关键词:水污染硫同位素
三峡库区高镉地质背景区土壤镉的赋存形态特征研究
<正>镉(Cd)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表生活化迁移过程及环境效应一直是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显示,长江流域存在大规模Cd异常,被认为是自然背景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但缺...
刘意章肖唐付宁增平杨菲贾彦龙姜涛
文献传递
铊在真菌亚细胞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将前期从铊污染区筛选得到的9株高耐受性真菌菌株用于微生物对铊的富集和亚细胞分布实验,采用酶解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各亚细胞组分,并检测其中铊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生物富集量随着铊处理浓度上升而降低,其影响趋势与对生物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最高可达7 189 mg/kg,最大富集系数为7.19.在亚细胞水平上,铊的富集优先顺序为:细胞质—细胞壁—细胞器.亚细胞水平的区隔化作用是真菌对铊的主要耐受机制,细胞质是赋存铊的主要场所(53.83%~79.45%).
孙嘉龙肖唐付宁增平贾彦龙杨菲彭景权
关键词:微生物真菌亚细胞
锑矿区酸性岩排水产生潜力预测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酸性岩排水(ARD)潜力预测研究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理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酸碱估算法(ABA)和净产酸测试法(NAG),对贵州独山半坡锑矿区的19个代表性样品进行了产酸潜力评价,并应用各种分类标准对样品进行产酸能力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废)矿石样品都具有产酸潜力(PAF),需要对(废)矿石进行有效的防控,以阻止酸性岩排水的产生。围岩样品的产酸潜力取决于采样点,尾矿样品没有产酸潜力(NAF)。ABA和NAG测试结果表明NAPP和NAGpH分类评价法适用于本研究区内样品ARD的预测评估。
宁增平肖唐付周连碧贾彦龙孙嘉龙何立斌杨菲李航彭景权
关键词:酸性矿山排水产酸潜力锑矿区
几株真菌对铊吸附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铊是13种优先控制的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之一,研究微生物与铊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黔西南滥木厂铊矿区采集土壤和沉积物,借助平板筛选法在铊浓度为1000 mg/L水平筛选得到九株高耐受性菌株,用于真菌对铊的胞外吸附作用实验,并采用液体发酵法考察真菌对铊的胞外吸附作用,实验设计了1000 mg/L、1200 mg/L和1500mg/L三种铊处理水平,借助ICP-MS检测分析样品的铊含量,以此计算吸附效率。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水平中,真菌菌株对铊的吸附效率为4.63%~16.89%,且随着环境中铊浓度的上升,菌丝体(或菌丝球)生物量明显减少,导致吸附效率的下降;真菌对常量元素如钙、钠、钾的吸附与对铊的吸附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真菌细胞对钙、钾的吸附方式可能与对铊的吸附方式类似。
孙嘉龙肖唐付宁增平贾彦龙杨菲彭景权
关键词:微生物真菌
铬渣矿物学性质及其湿法解毒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铬渣是铬盐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湿法解毒是铬渣处理和处置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大规模应用依然存在困难。近年来,铬渣的矿物相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结了铬元素性质和铬渣产生过程,介绍了铬渣矿物相研究成果,总结了铬渣的性质,并探讨了其在湿法解毒中的潜在意义,分析了湿法解毒所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
周广柱周静刘意章刘凯凯
关键词:铬渣矿物组成铬污染
细菌和真菌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
2011年
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和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对复合污染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对铜-酚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对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 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的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 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对镉-酚废水的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 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的去除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曹文川连宾臧淑艳
关键词:胶质芽孢杆菌黑曲霉苯酚
锑矿山固体废弃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风险
<正>锑(Sb)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也是一种典型的毒害重金属元素。随着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含锑废石和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它们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大气、水体和微生物作用下,向表生环境释放大量的酸、Sb及其...
宁增平肖唐付贾彦龙杨菲姜涛刘意章
文献传递
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分形理论是研究分形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为人们认识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因无序而具有自相似性的系统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多重分形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发展。近三十年来,多重分形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取得进展,例如在提取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下限值、环境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模式、环境污染指标随时间演变特征、污染物溯源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多成果。多重分形谱计算、浓度-面积(C-A)模型等在环境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多重分形理论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理论,非常值得环境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
周广柱王翠珍刘意章肖唐付
关键词:环境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