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CA120024)

作品数:12 被引量:112H指数:8
相关作者:顾小清权国龙王华文蔡慧英姚媛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知识
  • 3篇知识可视化
  • 3篇可视化
  • 3篇教学
  • 2篇地图
  • 2篇电子课本
  • 2篇学习地图
  • 2篇知识表征
  • 2篇课本
  • 1篇地图设计
  • 1篇定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设
  • 1篇知识建模
  • 1篇深阅读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认知
  • 1篇数学
  • 1篇数学概念
  • 1篇数学模型

机构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2篇顾小清
  • 6篇权国龙
  • 4篇王华文
  • 2篇蔡慧英
  • 1篇陈婧雅
  • 1篇傅伟
  • 1篇张茹
  • 1篇吴忭
  • 1篇冯园园
  • 1篇姚媛媛

传媒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4篇开放教育研究
  • 3篇远程教育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进实践与政策创新的教育研究力量——美国2014 AERA年会述评被引量:9
2014年
2014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简称AERA)年会在美国费城召开,"促进实践与政策创新的教育研究力量"是本届AERA年会的主题。研究本届年会上教育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两个主题,可以全面了解本届AERA年会上前沿的教育研究动态。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可以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围绕"学习技术"这一核心要点,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与管理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对年会上涉及的教育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为教育技术自身专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方向。
顾小清蔡慧英王华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技术课堂研究
智能时代的教师工具:唤醒学习设计工具的数据智能被引量:15
2018年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智能技术之一,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诸多行业。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取代教师这一职位,但智能技术能为教师增能已逐渐被人接受。近年来,研究者认识到,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最有价值的智能技术是数据智能,即学习分析技术所关注的数据支持的教学决策。延续本团队在教学设计工具以及学习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学习地图"这一教学设计工具加以数据智能的拓展。文章首先从基于模型的教学设计工具的角度,对学习地图这一教师工具进行分析;然后从利用学习分析工具提供数据支持的学习改进角度,提出挖掘数据智能以便为教学设计增能的可能性及其设计,以期为智能时代的教师工具提供开发思路。
顾小清舒杭白雪梅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习地图
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中的影响——基于协作学习项目的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为关注图示工具在学习中的影响,通过调查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情境下的应用,了解影响学习者使用图示工具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先基于理论提出假定,再借用技术接受度模型之影响因素及其量表,依托中美合作的研究生课程进行调查,最后结合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主要的发现有:影响学习者图示行为意向主要因素包括:任务相关性、产品质量、结果示范和感知有用性,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计算机娱悦性、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易用性。因素路径中尤以任务相关性对感知有用性的作用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的作用甚强;而在经验形成阶段,感知易用性对图示意向的作用比感知有用性显著,且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较强的作用。英语听说水平与图示工具的使用无显著关系。此外,对使用图示工具的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社群影响在同类研究中值得关注。
权国龙王华文顾小清
关键词:影响因素知识可视化视觉认知
图解的设计与应用——可视技术辅助数学应用解答之行动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数学是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因其抽象性也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难点科目"。"解题无思路"是学生数学应用问题解答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研究试图描绘理论上可行的可视设计:拟象图形与结构图表如何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进而解答数学应用题目。通过行动研究中的观察与评估,初步发现拟象图形与结构图表在数学应用解答中有一定效力。结构图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清应用情境中事物的关系和量的关系,而拟象图形在还原性技术条件齐备时,可以更好地辅助学习者理解情境和知识概念。研究分析认为,教学中合理的图解设计与运用可以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增强其将之运用于应用问题解答的技能。研究也发现,类化题型与模型化解题,是帮助学生获得并运用数学概念和掌握解题模型图解方法的可行方式。
权国龙顾小清姚媛媛龚晋瑜
关键词:数学概念数学模型
语义图示影响协作问题解决中交互过程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探究语义图示工具对协作问题解决学习中小组社会性交互过程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协作问题解决的学习项目,并开展了整合和未整合语义图示工具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小组对话数据和小组学习制品数据,深入分析了语义图示工具对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社会性交互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协作问题解决学习中,整合语义图示工具能促使小组学习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能促使学习者更好地浸润在体现知识结构的生成性学习环境中。另外,对比分析前后测数据后发现,在协作问题解决学习中,整合语义图示工具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一研究能为在协作问题解决学习中设计适宜的可视化学习工具提供指导。
蔡慧英顾小清
关键词:概念图
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基于中美学生协作学习项目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如何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绩效一直是数字化学习研究的焦点。本团队从学习科学视角入手,以"语义图示"为技术着力点,试图通过对图示方式的探索以及图示技术的设计与开发,增强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并提高数字化学习效果。理论上,在认知任务更为复杂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语义图示有潜力缓解认知负担从而为协作任务提供支持。本文试图探查作为可视化技术的图示方式与工具在远程协作学习中的使用成效,以了解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使用特点,深入挖掘图示方式与工具在协作学习中的潜力。论文通过文献与理论研究提出假设,采用干预自然教学情境的设计研究方法,将图示工具与方法应用于协作任务设计中,通过观察与访谈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性分析以说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协作任务中,图示方式与工具可以直观明了地呈现内容,并能辅助沟通,缓解学习者认知负荷。其具体表现形式和功用与学习任务、环境与条件有关。初步结论是:图示方式与工具可以通过平衡工作记忆、聚焦思考,促进理解与认知并辅助表达;在协作沟通中,图示工具的使用扩展了沟通方式,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
顾小清权国龙王华文陈婧雅
面向“深阅读”的知识图示设计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数字时代浅阅读现象,提出了面向深度阅读学习的知识图示设计。文中剖析了数字浅阅读的主要问题和深阅读的内在要求;从认知取向的知识可视化设计提取表征知识的主要认知语义类型,陈述知识语义表征方法,列举各种知识表征用到的图形及相应的方法与过程,并陈述了数字读物设计的重点和原则,以便为电子课本内容的可视化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指出,认知语义取向的知识图示和面向深阅读的整体设计,可以帮助学习者还原"情境场",帮助学习者专注于内容要点和知识重点;通过认知语义类型的组合式与嵌套式应用,在阅读内容上增强辨识度、拓展广度、增加深度,从而支持、促使学习者在"读图"阅读中的内容整理和思考动作更多地发生,进而产生深度阅读。
权国龙张茹顾小清
关键词:可视化设计知识表征
面向知识的可视化技术分析与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可视化技术以其直观、易接入的特性,得以在虚拟和数字世界的应用研究中逐渐兴盛。在技术介入的教与学的研究中,面向知识的可视化技术值得进一步观察,包括对可视化的视角、方法、工具及其应用的整理、分析,以便能够深化其设计与应用。目前对其研究主要有传播、视觉文化和信息论三个视角,可视化方法主要有:用图形图像还原知识本源、用概念和命题反映关系、用统计分析揭示规律和用仿真模拟反映事物本质与过程四种,表现出侧重表达呈现、分析呈现和模拟呈现的功能特点,可视化元素周期表、Cmap Tool和Insightmaker三种工具是这三种功能特点的典型代表。图形图像形态、概念合语义网络形式和可视模拟方式是三大可视化设计与应用系列。可视化技术的功能形态,大体上有"拟象"和"解析"两种。认知取向的可视化知识设计与实际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可以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作为知识源泉的情境和作为认知生成的动态交互三个方面加强。
权国龙冯园园冯仰存顾小清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工具
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研究综述被引量:24
2014年
在读图时代,数字化学习要求注重知识的可视特征,并要求克服浅阅读的缺陷以激发思维的发展;电子课本中知识的可视化呈现和相应的语义图示工具,可帮助学习者达到更理想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训练的效果,从而达到深层阅读的目的。文章对"语义图示"和"知识表征与建模"相关的研究成果、方法作以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图示、图式与语义及其相互关系、知识表征、知识建模与模型、建模语言、图示技术与语言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框架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以深层阅读和思维发展为目标的语义图示进行了后续研究展望。
顾小清权国龙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知识表征知识建模电子课本
图示化学习工具促进知能发展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计算机图示化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内隐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过程显性化,是促进知识技能发展的有效方式,也为分析评价知能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学习分析的一种具体体现,分析学习者使用图示化工具的行为模式,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能水平的成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架。本研究提出利用序列分析方法,对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能够促进知能发展的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本文以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诊断知识技能培训为例,介绍一种用于问题导向学习(PBL)的在线图示化学习工具,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比较学习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在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学习表现较好的学生具有"概念建构一假设提出一推理论证"三循环的学习行为模式,反映其较强的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和面向问题解决过程的、有目的的知识建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对于促进专业知能发展有重要作用。
吴忭顾小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