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8001040)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黄新莉周晓红羡晓辉韦鹏凌亦凌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损伤
  • 4篇硫化氢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急性肺损伤
  • 2篇休克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源性
  • 2篇外源
  • 2篇外源性
  • 2篇外源性硫化氢
  • 2篇内毒素性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多糖
  • 1篇休克大鼠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氧化硫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作者

  • 6篇黄新莉
  • 3篇周晓红
  • 3篇羡晓辉
  • 2篇凌亦凌
  • 2篇韦鹏
  • 2篇范亚敏
  • 1篇周君琳
  • 1篇齐杰
  • 1篇田风军
  • 1篇马会杰
  • 1篇黎宁
  • 1篇刘宜先
  • 1篇刘会
  • 1篇付洪义
  • 1篇曹华
  • 1篇范伯元
  • 1篇郭赞

传媒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二氧化硫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二氧化硫(SO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IR后肺损伤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IR)组、sham+SO2组、sham+异羟肟酸(hydroxamate,HDX)组、IR+SO2组和IR+HDX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肺泡间隔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数目;测定肺系数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肺内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表达的变化;测定肺组织中SO2含量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观察动物24 h存活率。结果:大鼠肢体IR可引起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同时肺泡间隔中PMN数目、肺系数、肺组织MDA含量和ICAM-1水平以及血清TNF-α和IL-1含量增加,而肺组织SO2含量和AST活性下降、动物存活率降低;预先给予SO2供体Na2SO3/NaHSO3可明显减轻上述指标的变化;而预先给予体内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减少SO2的生成可加重IR所致的上述变化。结论:肺内AST/SO2体系下调参与介导了大鼠肢体IR致ALI的发生;外源性SO2通过抗炎、抗氧化发挥其改善肢体IR所致的肺损伤的作用。
黄新莉周君琳黎宁范伯元
关键词:二氧化硫急性肺损伤再灌注损伤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应用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观察外源性H2S对中性粒细胞(PMN)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肺内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致Sprague-Dawley(SD)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12)。对照组:由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5ml/kg);LPS组:由尾静脉注射LPS(1mg/kg);LPS+NaHS组:注射LPS前10min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NaHS组:腹腔注射NaHS(28μmol/kg)。6h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学变化并计数肺泡间隔中PMN数目(number/HP);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凋亡百分率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LPS后动物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及PMN聚集等病理征象。LPS组大鼠肺组织中PMN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MN凋亡百分率下降,ICAM-1、NF-κB表达显著增高;应用NaHS后每高倍镜PMN数目显著减少,PMN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ICAM-1、NF-κB表达显著降低,肺组织损伤减轻。单独应用NaHS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NaHS可减少PMN在肺内聚集,其机制与其抑制NF-κB通路,从而下调ICAM-1表达、促进PMN凋亡有关。
黄新莉马会杰周晓红范亚敏羡晓辉曹华
关键词:硫化氢肺损伤凋亡ICAM-1
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盲肠结扎穿孔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盲肠结扎穿孔(CLP)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盲肠根部穿过丝线,不行结扎和穿孔,手术前1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g/kg);②CLP组+生理盐水组:结扎盲肠根部并用18号针头穿刺2个孔,2个孔相距约1cm,手术前1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g/kg);③Sham+H2组:手术前10min腹腔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10mg/kg);④CLP+H2组:手术前腹腔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10mg/kg)。各组于手术后8h进行观察:采用生物化学和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CSE/H2S体系的变化。采用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另取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①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g/kg);②H2S组:腹腔注射H2S供体NaHS(56μmol/kg);③H2S+H2组:腹腔注射NaHS前10min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10mg/kg);④H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前10min注射饱和氢气生理盐水(10mg/kg)。于给药后8h测定肺系数,检测肺组织中MDA含量、MPO活性及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含量,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可抑制CLP大鼠肺组织中CSE/H2S体系:减少CLP大鼠肺组织中H2S的生成,抑制H2S的合成酶CSE的活性及mRNA表达(P均<0.05);外源性给予H2S(NaHS)可造成肺组织损伤,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可明显减轻H2S所致的肺组织损伤:大鼠肺系数明显减小(P<0.05),MDA含量下降(P<0.05);肺组织MPO活性下降(P<0.05);大鼠肺间质和肺泡中PMN的浸润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形态及IQA接近正常(P<0.05)。结论: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可通过抑制CLP大鼠肺组织中CSE/H2S体系,发挥其改善CLP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作用。
翟羽周晓红刘会付洪义范亚敏黄新莉
关键词:硫化氢肺损伤盲肠结扎穿孔
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S/CSE)体系在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并初探其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复制ALI模型]、硫氢化钠(NaHS)组和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各组再分为给药后4h和8h亚组,每个亚组8只。于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化学法检测血浆H2S、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含量、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CSE、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红素加氧酶(HO)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肺组织P-选择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NOS、HO-1的蛋白表达。结果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升高,血浆iNOS、HO活性和肺组织iNOS、HO-1蛋白表达增强,血浆NO、CO含量增加,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下降(P〈0.05或P〈0.01)。预先给予NaHS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上述指标的改变;而预先给予PPG可加重内毒素所致肺损伤。使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P-选择素水平,血浆NO含量,肺组织iNOS活性和iNOS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但对血浆CO含量、肺组织HO活性和HO-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H2S/CSE体系的下调在内毒素所致大鼠ALI的发病学中有一定作用,内、外源性H2S具有抗内毒素所致ALI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减轻中性粒细胞所致肺过度的炎症反应以及下调N0/iNOS体系、上调CO/HO-1体系有一定关系。
周晓红黄新莉韦鹏田风军凌亦凌
关键词: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急性肺损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加氧酶
硫化氢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内毒素休克(ES)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与其作用机制的关系。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kg)、脂多糖组(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ES模型)、脂多糖+硫氢化钠[NaHS(外源性H2S供体)]组、脂多糖+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16只。给药后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6h后处死,测定肺系数;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观测肺损伤的定量评价指标(IQA);化学法检测血浆H2S含量、肺组织丙二醛、NO和CO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胱硫醚-1-裂解酶(CSE)、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红素氧合酶(HO)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m印迹检测肺组织诱生型NOS(iNOS)和HO-1蛋白表达。结果脂多糖组大鼠MAP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结构损伤,脂多糖组大鼠IQA、肺系数、肺组织丙二醛含量、MPO活性、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脂多糖+NaHS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均高于脂多糖组,而血压低于脂多糖组,且大鼠肺损伤加重;脂多糖+PPG组大鼠血压高于脂多糖组,且大鼠肺损伤减轻(均P〈0.05);脂多糖组肺组织中eNO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5.26±0.25)U·mg^-1·prot^-1vs(6.45±0.42)U·mg^-1·prot^-1],而iNOS活性和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2.6±0.6)U·mg^-1·prot^-1VS(10.5±0.7)U·mg^-1·prot^-1、(144±25)μmol/L VS(68±5)μmol/L,P〈0.05或P〈0.01];脂多糖+PPG组肺组织中eNOS活性明显高于脂多糖组,iNOS活性[(10.2±0.4)U·mg^-1·prot^-1]、蛋白表达和NO含量[(74±5)μmol/L]均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或P〈0.01),而脂多糖+NaHS组肺组织中eNOS活性[(4.81±0.23)U·mg^-
黄新莉周晓红韦鹏羡晓辉凌亦凌
关键词: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休克脓毒性急性肺损伤
外源性硫化氢对家兔内毒素休克诱发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家兔内毒素休克(ES)诱发肺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家兔经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 mg/0.8 ml/kg)复制家兔ES模型,并提前15 min腹腔注射H_(2)S供体硫氢化钠(NaHS,28μmol/kg)进行干预。随机将新西兰大耳白家兔分为4组(n=8):溶剂对照组、LPS组、LPS+NaHS组和NaHS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应用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家兔离体肺动脉张力变化;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肺动脉管壁结构及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注射LPS后家兔出现MAP降低、MPAP升高,成功复制家兔ES模型;与LPS组相比,LPS+NaHS组家兔MPAP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均﹤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家兔肺动脉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增强,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降低(P均﹤0.01);与LPS组相比,LPS+NaHS组家兔肺动脉对PE的收缩反应降低,而对ACh的舒张反应增强(P均﹤0.05)。③光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结构连续,内皮下弹力纤维完整,平滑肌层排列整齐;LPS组家兔部分肺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内皮下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层结构紊乱;与LPS组相比,LPS+NaHS组家兔肺动脉壁各层损伤减轻;NaHS组肺动脉壁各层形态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扫描电镜检查发现LPS组家兔肺动脉部分内皮细胞缺失;LPS+NaHS组肺动脉内皮细胞形态接近对照组,仅可见细胞间隙稍增宽,未见细胞脱落。结论:外源性H_(2)S可保护肺动脉内皮细胞,调节ES时肺动脉反应性的改变,从而降低ES家兔PAH。
郭赞刘宜先齐杰羡晓辉黄新莉
关键词:脂多糖休克肺动脉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