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4)
-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7
- 相关作者:宋春晖方小敏苗运法夏维民张启波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11.6~5.0Ma碳酸钙的变化机制
- 2010年
- CaCO3含量可以明确指示黄土-古土壤层序的发生及其气候变化,因而被称之为有效的气候代用指标之一。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出露一套连续完整的晚新生代(11.6~5.0Ma)河湖相地层,对该套地层CaCO3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揭示,在11.6~8.6Ma,CaCO3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平均含量为10.1%。从8.6Ma后,其含量明显减少,平均含量为8.4%。对该剖面磁化率和色度指标以及周边地区气候记录进行对比,认为CaCO3在8.6Ma时期的转变不能简单地运用气候变化进行解释,而很可能与青藏高原阶段性快速隆升带来的碎屑物质的大量快速沉积有关。
- 张启波闫晓丽苗运法方小敏王亚东张涛昝金波杨一搏迟云平
- 关键词:临夏盆地CACO3
- 西宁盆地木化石段孢粉记录对Mi-1降温事件的响应
- 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木化石段(图1)(厚4.5 m,标记为0~450 cm(陈传飞等,2009);年代约为23.3Ma(Dai et al.,2006))富含孢粉(图2),对研究新生代中晚期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植被生...
- 苗运法陈传飞迟云平张涛闫晓丽张志高方小敏
- 关键词:青藏高原西宁盆地木化石孢粉
- 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中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颜色与气候变化被引量:31
- 2009年
- 始新世-渐新世是古近纪气候变化中最显著的时期.通过对西宁盆地42.5—26.0Ma沉积物颜色指标的详细分析,发现颜色参数L^*,a^*,b^*曲线明显以32.8Ma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其中:L^*值在下段(42.5-32.8Ma)波动剧烈并呈缓慢降低趋势,至32.8Ma左右大幅度降低,此后(32.8—26.0Ma)波动变小、稍有回升;a^*,b^*值则与L^*值的变化趋势相反,在下段(42.5-32.8Ma)呈逐渐增大趋势,剧烈波动,在32.8Ma左右时突然大幅度升高,至上段波动变小.结合西宁盆地孢粉、有机质及CaCO3质量分数变化的特征分析,该区域在32.8Ma时可能发生大幅度的降温事件(对应于海洋记录所揭示的Oi-1事件),此事件之前气候干旱程度相对较弱、氧化作用逐渐增强、气候波动剧烈.在Oi-1事件之后大陆性干旱程度增强、氧化强烈、气候波动幅度较小.这是在该区高分辨率获得Oi-1事件前后气候变化的记录,它对始新世—渐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背景下陆地系统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徐丽苗运法方小敏宋春晖夏维民闫晓丽韩文霞张启波陈传飞戴霜
- 关键词:气候变化古近纪西宁盆地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石英砂表面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5
- 2009年
- 中国西北干旱化和风成记录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亚洲冬季风开始时间的认识目前仍存在分歧。利用扫描电镜,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广大典型地区古近系中类似风成堆积的红色砂层石英砂微形态详细研究,发现这些红色砂层中绝大部分石英砂颗粒表面具有流水搬运和改造的磨光面与V型坑微形态特征组合,与现代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金山北缘洪积扇上的现代风沙沉积物石英砂颗粒表面的麻面与蝶形坑组合不同。粒度分析也显示这些沉积物的粒度曲线特征与风成黄土和现代沙丘粒度曲线有明显差别。结合沉积特征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期间不存在大范围的风沙沉积物,推断亚洲冬季风此时可能尚未激发,而该期的干旱环境可能是由行星风系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炎热气候以及全球变冷事件造成。
- 宋春晖孟庆泉夏维民徐丽苗运法杨用彪胡思虎
- 关键词:古近纪古环境青藏高原北缘
- 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木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首次在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发现原始埋藏的钙质木化石,不仅填补了植物大化石缺失的历史,同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植物生态环境演化和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木化石埋藏特征、层位地层岩性和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为近水河岸生长的成年乔木化石,株距3~8m不等,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植物群落,后期由于附近山地的隆起和该区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植物遭受掩埋后经过石膏的交代作用进而形成硫酸钙质化石,说明该地区气候从中新世早中期开始恶化加剧。
- 陈传飞苗运法方小敏宋春晖戴霜闫晓丽张启波徐丽夏维民
- 关键词:西宁盆地木化石早中新世
-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新近纪构造旋转及其意义被引量:11
- 2009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东北部内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的详细记录。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剖面精细古地磁及构造旋转研究发现,20.1~15.1Ma以及15.1~8.2Ma柴达木盆地分别发生了9.7°±7.4°和6.4°±4.4°的顺时针旋转,约8.2Ma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发生了16°±7.5°的逆时针快速旋转。通过分析认为,前两次的顺时针构造旋转事件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有关。而约8.2Ma以来的逆时针旋转事件属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的局部旋转,可能与温泉断裂的右旋走滑有关,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巨型断裂系左旋相对运动的宏观控制下形成的NNW向温泉右旋走滑断裂开始走滑的年代为约8Ma。
- 杨用彪孟庆泉宋春晖胡思虎张平刘平陈传飞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断裂演化过程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2010年
- 基于主干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本文探讨了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性断裂的活动模式、活动时间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断裂演化明显存在两个大的旋回: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间(约54~31 Ma)和下油砂山组沉积至今(约22 Ma至今);其中第2个构造期断裂活动强烈,尤其是狮子沟组沉积以来(约8 Ma至今),中部及北部区域北西西向断裂开始大规模逆冲活动,反映了盆地晚期强烈变形过程。断层生长指数定量分析结果与其空间演化过程相吻合,共同记录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控制下的柴达木盆地在新生代具有阶段性变形特征,从而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分阶段隆升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 李仕远王亚东张跃中方小敏王九一刘栋梁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生长断层
- 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沉积物在8.6Ma前后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临夏盆地黑林顶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物的岩石磁学研究,揭示在11.8~8.6Ma磁化率波动较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低值(0.58~6.9/10-8m3kg-1);从8.6Ma开始受软磁性矿物控制明显持续增加(0.75~10.6/10-8m3kg-1)。通过沉积物磁学性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模式分析,结合盆地周围构造条件研究,认为物源的变化可能是造成黑林顶剖面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
- 闫晓丽张启波方小敏苗运法昝金波孟庆泉宋春晖张涛迟云平
- 关键词:临夏盆地磁化率晚新生代
- 柴达木西部钻孔盐类矿物及环境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沉积和储存了巨量的蒸发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构造特征、盐类沉积和其它资源优势,成为地学领域各方向学者关注的焦点。2008年,中德合作在盆地西部取得千米深的钻孔,上部400m表现为碳酸盐粘土层与盐层的交替,盐层的矿物种类是石盐(NaCl),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无水芒硝(Na2SO4),钙芒硝(Na2Ca(SO4)2),杂卤石(K2MgCa2(SO4)4·2H2O),尤钠钙矾(Na4Ca(SO4)3·2H2O)和白钠镁矾(Na2Mg(SO4)2·4H2O),以石盐和石膏为主。碳酸盐粘土层中还出现了少量重晶石(BaSO4)、碳酸钠钙石(Ca2Na2(CO3)3)、钠钙矾(Ca2Na3(SO4)3(OH))、苏打石(NaHCO3)、斜碳钠钙石(Na2Ca(CO3)2·5H2O)、一水碳酸钠(Na2CO3·H2O)和水硼镁石(CaMg(B3O3(OH)5)2·6H2O)。碳酸盐粘土层中不同形态的石膏单晶、双晶和集合体,形成于次生浓卤水溶液,晶体形状与生长速度、溶液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单盐矿物石盐、石膏和无水芒硝从卤水中直接结晶,复盐钙芒硝、白钠镁矾和尤钠钙矾则由单盐反应形成。尤钠钙矾为罕见的亚稳定矿物,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其它地区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该矿物形成温度远高于室温,可能是由石膏或无水芒硝在富Na-SO4卤水溶液中反应形成。根据矿物种类、组合和阳离子含量推断,古卤水类型主要为Na-Cl型,其次为Na-Ca-SO4、Na-SO4、Na-SO4-Cl、Na-Ca-SO4-Cl,少数层位为Ca-SO4和Na-Mg-SO4型卤水。盐层和碳酸盐粘土层的交替说明,1Ma以来钻孔所在区域为干湿交替气候,18个成盐阶段或气候干旱阶段出现在0.97~0.03Ma,最早的两个蒸发阶段为0.96~0.97Ma和0.87Ma,其它蒸发阶段出现在0.78~0.03Ma,厚盐层集中出现在0.5~0.03Ma。
- 李明慧易朝路方小敏高少鹏张伟林
- 关键词:盐类矿物芒硝柴达木盆地
- 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9
- 2007年
- 通过对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物地化特征的研究表明:(1)天水盆地下山剖面泥岩富MgO、CaO、Nb、Sr、Th,贫SiO2、Al2O3、Ba、Cr、Ni、Rb,高Al2O3/TiO2、Cr/Zr、Cr/Th、Th/Sc,结合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初步认为盆地南区西秦岭北缘各时代花岗闪长岩和偏中性岩主要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而古秦岭洋闭合期蛇绿岩套中的基性-超基性岩有很大的影响,其结果是它们高度混合的物质给盆地提供物源,泥岩样品中K2O的含量随时间增长而增高,说明物源区在溯源侵蚀的过程中富钾值岩大量出现;(2)CIA和ICV值指示天水盆地碎屑沉积物的物源区古风化程度较强,沉积物成熟度较低,源区沉积再循环的物质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在上新世到更新世之间存在化学风化作用减弱的趋势;(3)天水盆地从西秦岭山麓到华家岭地层沉积厚度越来越薄,从湖相逐渐过渡为湖泛平原相,结合主、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认为下山剖面沉积物是在压扭作用下的山前凹陷盆地构造环境中形成。
- 刘平张平刑强宋春晖唐玉虎张军匡永生夏维民潘美慧鲁新川
- 关键词:物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