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70007)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蔡明伦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明代
  • 5篇皇权
  • 2篇言官
  • 1篇对立
  • 1篇制衡
  • 1篇士大夫
  • 1篇述论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制衡
  • 1篇明代官员
  • 1篇互动
  • 1篇宦官
  • 1篇阁臣
  • 1篇关系述论
  • 1篇官员
  • 1篇合流
  • 1篇大夫

机构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蔡明伦

传媒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明代士大夫“好名”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明中后期,士大夫"好名"现象日盛,名实不符、沽名钓誉、门户党争、空谈"好名"者比比皆是。其"好名"动机和缘由,除了儒家立身扬名的传统熏染外,主要是士大夫出于私利和意气,以及考选制度的败坏。对于士大夫"好名",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皇帝普遍厌恶"好名",并以此作为拒谏理由;明代舆论对浅薄"好名"基本否定;朝臣以"好名"作为攻击他人的借口;而卫道士大夫则为正当"好名"辩护。明代士大夫"好名"问题,是明代社会变动的一种反映;而有关"好名"的争论,可视为士大夫与皇权争夺政治话语权的角逐。至清代,君主借革除明代"好名"流弊的时机,实现了皇权政治全面压倒士大夫政治的转换。
蔡明伦
关键词:明代士大夫皇权
从对立到合流: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的互动
2008年
基于身份和政治理念的不同,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有着本能的对立,在宦官为祸炽烈的正德、天启朝,二者的对抗尤为惨烈。但随着明代政治格局的演变,言官与宦官的政治分野逐渐模糊,双方的关系由对抗趋于合流。从整个明代的历史来看,言官群体制衡宦官的作用十分有限,在与宦官的较量中多处劣势。究其由,首先,宦权是异化的皇权,宦官假手皇权压制言官;其次,言官群体分化蜕变,丧失气节,党附宦官,助纣为虐,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蔡明伦
关键词:明代宦官皇权
明代言官与阁臣关系述论被引量:2
2008年
明代言官与阁臣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和谐到恶化的过程。明前期,言官与阁臣素质较高,双方立公为国,和衷共济。嘉靖时期是二者关系的转折点,言官群体在与阁臣的对抗中,其制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隆庆以后,门户日重,言官趋附阁臣,成为权力角逐的先锋。张居正去世后,言路势张,压制阁臣,言路与执政相水火,争斗不已,迄于明亡,晚明时期言官的制衡作用已走向反面。言官和阁臣都是明代皇权强化的产物,二者关系的演变,反映了明代政治逐步浊化的过程,揭示了专制体制下士大夫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蔡明伦
关键词:明代阁臣皇权权力制衡
明代言官的职业风险与保障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明代言官以言为职,在履职时面临着双重风险:一是皇帝的威胁和摧抑,二是周边各种势力的打击报复。为保证言官尽职,明代确立了一些激励和保障机制,包括鼓励直言、慎选言官、畀以重权、给予重赏等六个方面。这些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言官不畏风险,恪尽职守,在明中期以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专制体制下皇权决定一切,而明代皇帝素质又普遍低下,言官保障机制不断被破坏,言官的职业风险更为突出,从而促使言官群体在晚明时期不断分化蜕变,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代士大夫的悲剧命运。
蔡明伦
关键词:明代言官皇权
明代官员进谏模式及其特点被引量:4
2009年
明代官员敢言之风盛行,在传统"五谏"说的基础上,明代官员主要采取婉言讽谏、敢言直谏、犯颜强谏的方式进谏。其中,官员在婉言讽谏时,又往往借灾异、古训、先贤、祖制、史官以及自劾不职等方式进行。明代官员的进谏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进谏理论。与前代相比,群体性的直谏、强谏成为明代官员进谏的显著特点。明代虽谏无专官,由言官掌言责,但进谏的官员不限于言官,层面广泛,进谏风气浓厚,且传统的进谏戒律多被打破。明代官员的进谏模式及其特色,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明代文官集团的成长,以及士大夫为维持士人政治所进行的抗争和努力。但进谏官员多下场悲惨,反映了士大夫政治在膨胀皇权的挤压下日薄西山的态势。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明代官员在进谏方面的努力,可视为中国古代士人政治的挽歌。
蔡明伦
关键词:明代皇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