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6B08)

作品数:23 被引量:216H指数:7
相关作者:陈杰张蕊蕊胡伟群朱卫刚于淑晶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开大学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田间
  • 4篇毒力
  • 4篇杀虫
  • 4篇杀虫剂
  • 4篇抗药
  • 4篇抗药性
  • 3篇杀菌剂
  • 3篇水稻
  • 3篇黄瓜
  • 2篇新型杀菌剂
  • 2篇室内毒力
  • 2篇霜霉病
  • 2篇田间防效
  • 2篇田间试验
  • 2篇农药
  • 2篇小菜蛾
  • 2篇联合毒力
  • 2篇霉病
  • 2篇醚菌酯
  • 2篇抗性

机构

  • 10篇浙江省化工研...
  • 4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中化集团...
  • 3篇化工研究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化工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沈阳化工研究...
  • 1篇南通泰禾化工...

作者

  • 9篇陈杰
  • 6篇朱卫刚
  • 6篇胡伟群
  • 6篇张蕊蕊
  • 3篇宋玉泉
  • 3篇于淑晶
  • 2篇王满意
  • 2篇李宝聚
  • 2篇唐伟
  • 2篇张晓
  • 2篇赵卫光
  • 2篇边强
  • 2篇李轲轲
  • 1篇卢泳全
  • 1篇常秀辉
  • 1篇汪清民
  • 1篇李建明
  • 1篇何莲
  • 1篇吕龙
  • 1篇李永红

传媒

  • 10篇农药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药
  • 2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世界农药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5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除草剂在温室与田间条件下除草活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比较了温室条件下和同期开展的4个田间试验条件下炔草酯、五氟磺草胺、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和二甲戊乐灵对相同靶标杂草的鲜重防效。结果表明:在温室试验条件下,低剂量处理的炔草酯、五氟磺草胺、精喹禾灵和二甲戊乐灵的杂草鲜重防效显著高于田间防效,高剂量处理的田间杂草鲜重防效与温室试验接近或相当;除氟磺胺草醚的部分试验点外,各除草剂田间试验点对靶标杂草鲜重防效的ED50、ED90值均高于温室试验;炔草酯、五氟磺草胺、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二甲戊乐灵田间试验ED90/温室试验ED90的范围分别为3.2~6.9、16.2~103.9、1.6~3.1、0.8~3.1、1.8~3.4。各除草剂的杂草防效在田间试验点与温室试验间存在差异,可能受到杂草自身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气候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综合试验结果,在进行除草剂温室及田间试验时,应对杂草防效的差异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对新化合物的生物检测也具有参考意义。
唐伟徐小燕陈杰姚燕飞
关键词:除草剂温室试验田间试验
吡虫啉对褐飞虱DNA多态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吡虫啉在对抗水稻褐飞虱虫害中大量使用。本研究结合I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吡虫啉对褐飞虱的遗传多样性影响。利用20个ISSR引物对连续施用吡虫啉的褐飞虱9个世代的19份材料扩增,共获得49个位点,其中只有1个位点出现特异性条带。利用25对AFLP引物对供试材料扩增,结果共有111个扩增位点,呈现多态性条带的位点11个。共获得59个多态性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最高的是G8(10.2%),比例最低的是G1(1.69%)。多态性条带比例变化趋势表明,在筛选的早期G1、G2和G3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较快;在筛选的中期G4、G5和G6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范围在1.69%~8.47%之间;在筛选的晚期G7,G8和G9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波动幅度较小,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变化范围在6.78%~10.2%之间。本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的连续使用,可能会造成褐飞虱DNA的突变,从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褐飞虱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董德臻管利莎童巧琼吕梦园王云佳卢泳全
关键词:吡虫啉褐飞虱ISSRAFLPDNA多态性抗药性
鱼尼汀受体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鱼尼汀受体类杀虫剂由于其独特作用机制而被广泛应用,其抗性风险也逐步增加。解毒酶的作用并非鱼尼汀受体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的主要原因,不同害虫鱼尼汀受体的相关基因的变化可能与其有关。概述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等药剂为代表的鱼尼汀类杀虫剂抗性选育、抗性监测、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冯聪宋玉泉班兰凤
关键词:抗药性
植物病毒病害与化学防治被引量:3
2013年
多种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侵染农作物,引发植物病毒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随着大规模种苗调运、耕作制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病毒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通过改善田间管理、加强植物检疫等措施可以控制植物病毒的传播,同时化学药剂也是防治病毒病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病毒本身结构简单,药剂可作用的位点少,导致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可选择的药剂品种较少。
陈亮刘君丽
关键词:植物病毒病化学防治
我国小麦田除草剂应用及杂草抗药性现状被引量:101
2013年
我国常年遭受严重草害的麦田面积有0.4亿亩,造成产量损失约30%,运用化学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包括多种作用类别的除草剂品种和全方位化学防除体系。但随着化学除草剂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杂草抗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和加重,目前播娘蒿、日本看麦娘、菵草等杂草抗药性已经较为严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几年我国小麦田的优势杂草种类,主要应用的除草剂以及麦田杂草的抗药性现状及防治对策。
吴明荣唐伟陈杰
关键词:小麦除草剂
2种抗TMV活性筛选方法在农药创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找到适合新化合物创制领域的抗TMV活性筛选方法。[方法]采用全株法和半叶法,对利巴韦林、宁南霉素、娃儿藤碱和NK007的抗TMV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数据。[结果]各药剂活体保护与活体治疗试验数据中全株法抑制率数值普遍高于半叶法,而活体钝化试验数据无规律。[结论]全株法适合应用于创制新化合物抗TMV活性初筛阶段,而半叶法可以作为验证和补充研究手段,应用于复筛和深入研究阶段。
王力钟李永红于淑晶张晓
关键词:新化合物
氟唑活化酯诱导玉米抗锈病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初步研究了氟唑活化酯对玉米锈病的诱导作用机制以及施药浓度、施药次数、接种天数对其防治玉米锈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氟唑活化酯5~7 d后,植株体内POD、PAL酶的活性有了显著的升高,说明是氟唑活化酯诱导的生理机制之一。通过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药剂浓度及接种天数对氟唑活化酯诱导活性的影响极显著。在氟唑活化酯的应用过程中,早施药及选择合适的浓度是关键。
张蕊蕊胡伟群朱卫刚陈杰李建高
关键词:诱导抗性施药浓度施药次数
嘧菌酯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增效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延缓嘧菌酯与烯酰吗啉两单剂抗药性的产生。[方法]通过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测定嘧菌酯与烯酰吗啉及二者的5个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结果]通过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计算出,当嘧菌酯与烯酰吗啉质量分数比为3∶1时,二者表现最大的增效作用。[结论]该比例可以作为田间试验的指导比例。
张蕊蕊胡伟群朱卫刚陈杰
关键词:嘧菌酯烯酰吗啉混配黄瓜霜霉病联合毒力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4年
近年来,黄瓜棒孢叶斑病在我国大面积暴发,严重制约着我国黄瓜产业的发展。重点介绍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化学防治、抗药性,并简述了病原菌生物特性、病害的发病规律及检测等方面,以期为病害的研究和建立有效、科学防治技术体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于淑晶王满意田芳赵卫光边强李宝聚
关键词:黄瓜棒孢叶斑病多主棒孢化学防治抗药性
5.5%戊唑·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研制及田间防效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法,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等的筛选,获得5.5%戊唑·氟虫腈悬浮种衣剂优化配方,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5%戊唑·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采用药种质量比1∶200~1∶100进行小麦种子包衣,对小麦全蚀病防效为74.25%~83.93%,对小麦蛴螬防效为82.77%~86.11%,对蚜虫防效为83.91%~90.23%,小麦增产率为16.63%~18.32%。
侯建宇许勇华胡冬松陈杰
关键词:氟虫腈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田间防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