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85)

作品数:22 被引量:246H指数:7
相关作者:罗守贵高汝熹李文强金芙蓉王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都市
  • 9篇都市圈
  • 3篇上海都市圈
  • 3篇实证
  • 3篇实证分析
  • 2篇制造业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基尼系数
  • 2篇绩效
  • 2篇分工
  • 2篇产业分工
  • 2篇城市
  • 2篇城市间
  • 1篇地理集中
  • 1篇地型
  • 1篇业绩
  • 1篇医药
  • 1篇医药产业
  • 1篇医药产业集群
  • 1篇增长极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市发展和...

作者

  • 18篇罗守贵
  • 6篇高汝熹
  • 4篇李文强
  • 3篇金芙蓉
  • 2篇王爱民
  • 1篇何方也
  • 1篇饶文军
  • 1篇马琳
  • 1篇黄融
  • 1篇周天瑜
  • 1篇翁媛媛
  • 1篇马勇
  • 1篇施继元
  • 1篇陈可达
  • 1篇贾德铮
  • 1篇车春鹂
  • 1篇陈朝芬
  • 1篇李利敏
  • 1篇方振兴
  • 1篇韩帅

传媒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上海管理科学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软科学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系统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都市圈空间集聚扩散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考察了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1981年至2010年间区域集聚扩散功能的演化,并将影响该功能的潜在动因划分为城市空间效应和总体经济增长效应。随后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证明,在过去近三十年间长三角都市圈呈现明显的经济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既是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和空间补充效应的结果,也是部分城市存在空间总体经济增长效应的结果。
贾德铮高汝熹
关键词:长三角都市圈
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从建国初的均衡化发展,到改革开放初以效益为目的兼顾公平的倾斜化发展,再到现在逐渐向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转变,各时期区域的发展模式和成效都和当时的区域政策有一定关系.以1952~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历年的地区GDP增长率及人均GDP为数据基础,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定量讨论区域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潘琛子罗守贵
高级人才空间流动因素分析及建立反区域筛选机制的意义被引量:22
2009年
区域人才筛选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其空间表现为受区域之间经济梯度力的作用,高级人才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或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对44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强势地区对高级人才筛选力量十分强大,这种流动在人才年龄段上表现为双峰特征,与家庭状况密切相关,但与距离基本无关。由于区域人才筛选严重影响区域和谐发展,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及人口质量,必须致力于建立一种反区域人才筛选机制,将弱势区域的经济开发与人才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对弱势地区高级人才建立地区年功序列制度;稳定弱势地区初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为企业吸引高级人才提供制度支持。
罗守贵王爱民高汝熹
近十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造业绩效变动研究
2011年
采用资产利税率和劳动生产率加权的方法对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间截面各省区制造业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造业绩效之间的差距在十年间的趋势不断缩小。引人注目的是,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的制造业绩效相对下降明显,显示出发达地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迫切性;而吉林、江西、河南、内蒙古、辽宁和新疆的制造业绩效相对升幅非常明显,显示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明显效果。但总体上各地区制造业绩效尚不高,都需要从粗放的、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集约的、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
方振兴罗守贵
关键词:制造业绩效
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与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都市圈演化过程中首位城市和成员城市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发展变化,将都市圈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结核期、集聚期、次中心形成期和均衡期。基于这4个阶段的划分,分析都市圈不同演化时期产业分工的形成机理,研究都市圈产业布局分异的产生与强化过程,从调节市场利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有效引导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和实现都市圈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王爱民罗守贵
关键词:都市圈产业分工区域分异
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表现为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的内容和结构不断自我更新,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演进。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包括规模结构、地域结构和职能结构三方面的内容。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证明了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一个互相促进、有着明显耦合性和协同性的协调发展系统,总结出系统演化的内部协调机理。
李文强罗守贵
关键词:产业结构空间结构
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研究——基于区域发展方程式实证分析
2010年
以"Williamson假说"与"Amos假说"为基础,利用区域发展差距方程式,对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差距格式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在1962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呈"Amos假说"的格式,而1996—2006年区域差距呈现"Williamson假说"的格式。
何方也陈朝芬罗守贵
关键词:区域发展差距
我国私人初始投资区域差异研究
2010年
区域私人初始投资的差异不仅反映了区域目前在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且会对区域经济的未来差异构成持续的影响.采用1998~2005年间全国各地区私人初始投资数据,运用集中度、基尼系数和区位商三种指数定量分析了私人初始投资的区域差异程度及结构特点.
韩帅罗守贵
关键词:基尼系数区位商集中度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国际比较:基于改进的区位基尼系数被引量:4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与之相伴的一个问题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本文对区位基尼系数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过的算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0国2005年和中国1978-2007年的区位基尼系数。通过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和本国30年的变动趋势,作者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距。虽然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0.1左右的区位基尼系数是非常困难的,但从长远的角度看,0.2左右的区位基尼系数是应当努力的目标。
李文强罗守贵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发-服务联动创新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和大力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通过考察上海6个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价值链关联,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发-服务联动创新框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联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马勇罗守贵周天瑜陈可达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