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1043)

作品数:28 被引量:127H指数:8
相关作者:马翎健何蓓如宋喜悦胡银岗李宏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小麦
  • 21篇不育
  • 18篇不育系
  • 15篇雄性不育
  • 13篇雄性不育系
  • 10篇育性
  • 7篇小麦雄性不育
  • 7篇小麦雄性不育...
  • 7篇1B/1R
  • 7篇K型小麦
  • 4篇育性转换
  • 4篇K型小麦雄性...
  • 3篇蛋白质
  • 3篇幼穗
  • 3篇温敏不育系
  • 3篇温敏雄性不育
  • 3篇温敏雄性不育...
  • 3篇可溶性蛋白
  • 3篇花粉
  • 3篇基因

机构

  • 2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驻马店市农业...

作者

  • 27篇何蓓如
  • 27篇马翎健
  • 22篇宋喜悦
  • 21篇胡银岗
  • 14篇李宏斌
  • 4篇余玲
  • 4篇董普辉
  • 3篇范春燕
  • 3篇龚宏伟
  • 3篇靳凤
  • 2篇孙东发
  • 2篇王爱芳
  • 2篇李薇
  • 1篇程旭东
  • 1篇陈小燕
  • 1篇武晗
  • 1篇罗钊
  • 1篇曹丽华
  • 1篇周济铭
  • 1篇方鹏

传媒

  • 9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自莫迦小麦(T. macha)的T型恢复基因Rf3和K型不育基因rfv1的SSR标记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建立非1B/1R类型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对基础遗传材料Tm3314来自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的T型恢复基因Rf3和K型不育基因rfv1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以Tm3314和T型不育系T504A的杂交F2代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从1BS染色体上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与目的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Xbarc8和Xgwm18。然后结合(T504A/Tm3314)F2群体在T型细胞质下的育性分离情况和F2可育株与K型不育系K119A测交所得的K型细胞质下的育性结果,运用Mapmaker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Xbarc8和Xgwm18与Rf3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5 cM和8.1 cM,与rfv1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2.2 cM和19.6 cM,且2个SSR标记位于两个育性基因之间。
董普辉胡银岗林凡云宋国琦宋喜悦马翎健李宏斌何蓓如
关键词:恢复基因不育基因SSR标记
小麦雄性不育材料RAPD扩增体系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以光敏雄性不育系A31及其恢复系1376为材料,使用美国MGREACHE公司生产的PTC-200型PCR,对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模板、Mg2+、dNTPs、引物和TapDNA聚合酶的适宜浓度和最佳的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使用20~40ng的模板DNA,1.5~2.0mmol/L的Mg2+,0.3~0.4mmol/L的dNTPs,0.15~0.20μmol/L随机引物,1.0~1.5单位TaqDNA聚合酶;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然后进行94℃45s,36°45s,72°90s,45个循环后,再在72℃延伸10min,小麦雄性不育材料RAPD扩增效果较好。
马翎健曹丽华周济铭宋喜悦胡银岗何蓓如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材料镁离子TAQDNA聚合酶
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片段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拓宽K型杂交小麦保持系资源,克服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缺陷。【方法】对来自莫迦小麦的1BS染色体片段进行细胞学鉴定,并研究将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片段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后,对其育性、单倍体频率及恢复性的影响。【结果】K Tm3314A含有莫迦小麦的1BS染色体,为非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该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具有稳定的温敏遗传特性,单倍体频率为0,其平均自交结实率(79.4%)较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 D23314A(62.7%)提高16.7%,且有效恢复系(自交结实率大于70%)出现的频率高。【结论】莫迦小麦的1BS染色体片段引入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后,使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具有稳定的温敏遗传特性,其本身和F1代均不产生单倍体,育性更易恢复,恢复源广泛。
宋喜悦胡银岗余玲马翎健李宏斌何蓓如
关键词: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性
1B/1R与非1B/1R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利用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进行农艺性状、抗病性、光合速率及SOD活性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使非1B/1R类型小麦比1B/1R类型不易产生单倍体,农艺性状中除株高具明显优势外,其他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抗病性也无明显差异;非1B/1R的K型不育系光合速率高于1B/1R类K型不育系;1B/1R和非1B/1R类型不育系的SOD活性的变化差异较小,均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差异较大。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均为二核期到三核期。
马翎健胡银岗宋喜悦何蓓如
关键词:小麦1B/1R雄性不育系SOD
Triticum 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花粉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非1B/1R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对2类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花粉细胞膜透性、SOD活性、花粉发育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类型小麦不育系花粉丙二醛含量和花粉提取液电导率从减裂期到散粉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而保持系在花粉发育全过程中2项指标都基本保持平稳。2类型不育系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三核期都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保持系相比,2类不育系的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二核期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三核期均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且呈继续下降趋势。推断2类不育系的败育过程和败育时期基本一致,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均为单核期到三核期。但花粉发育形态的染色观察表明,非1B/1R不育系从二核期出现花粉形态异常,而1B/1R不育系到三核期才出现,似乎又反映出非1B/1R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稍早于1B/1RK型不育系。
马翎健龚宏伟何蓓如宋喜悦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TRITICUMSPELTA花粉败育
几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的K型,C49S型和YS型小麦不育系和保持系旗叶小穗发育的单核期和二核期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后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在小穗发育的单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少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多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和YS光温敏不育小麦A3017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均多1条分子量大小为17 kD的多肽。该研究选取的两个发育时期均为育性发育的敏感时期,在该时期检测到特异蛋白的存在,说明该特异蛋白极有可能是与育性相关的或者是育性发育所必须的。
武晗马翎健何蓓如李薇靳凤王爱芳
关键词:小麦SDS-PAGE雄性不育系蛋白质
两种不同类型K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促进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的研究利用,分别从细胞学、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剪穗后自交结实率三方面对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非1B/1R类型)A731、A732、A733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易位系k3314A的根尖细胞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YS型温敏不育系A732含有4个随体染色体;1B/1R型不育系K3314A有较高的单倍体频率发生,而YS型温敏不育系A731、A732、A733极少有单倍体产生;正季分蘖穗两种类型材料均不结实,1B/1R型K3314A的再生分蘖穗仍不结实,而YS型温敏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再生分蘖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现象,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6.0425%,17.355%和10.525%,表明1B/1R型不育系K3314A为稳定的非敏感型不育系,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育性转换由不育转换为可育,再生分蘖孕穗期(5月下旬)较正季分蘖孕穗期(4月下旬)的主要气象因子日长和气温均明显增加,说明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育性转换主要是由温光条件的明显改变而引起的,因而他们具有温光敏感特性。这些研究为选育优良温敏不育系,促进YS型温敏不育系在两系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肖海峰解松峰丁朋辉罗钊宋喜悦何蓓如李宏斌胡银岗马翎健
关键词:细胞学温敏特性
新型光温敏小麦不育系337S的组织结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不育系337S是一种对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均敏感不育的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对经过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处理的不育系花药及其小孢子的形态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337S的花药异常短小,开花后花丝短,花药难外露。花药发育过程中中层组织发育紊乱,绒毡层提前解体,影响了花粉母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导致短日低温处理下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和长日高温处理下的花粉母细胞发育时期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形成异常小孢子,造成败育。
程旭东孙东发荣德福
关键词:小麦绒毡层花粉母细胞
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变异及遗传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通过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观察了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变异,并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了A31在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A31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日长是影响其育性的主导因素,在相近日长条件下,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影响;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为14.5h。对光敏雄性不育系A31与恢复系1376杂交F2分离群体育性的研究表明,582株F2分离群体的平均结实率为42.16%,变异范围为0~86.67%,由于受异源胞质的影响,F2群体中可育株的平均自交结实率低于恢复系1376的平均结实率。卡方测验表明,F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1对基因的分离比例,所以A31光敏育性可能是由1对基因所控制。
马翎健宋喜悦胡银岗何蓓如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光周期敏感
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的细胞学研究
为了揭示 YS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细胞学机制,通过对 YS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 A3314在拔节至散粉期进行日平均温度17.5℃和22.0℃的人工控温试验,在不同条件下对 A3314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宋喜悦马翎健胡银岗李宏斌何蓓如
关键词:小麦细胞学机制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